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6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巨噬细胞在调控炎症及免疫反应,维持免疫稳态中发挥关键的作用.不同微环境条件下,巨噬细胞功能出现异质性.其可以极化为经典活化(M1)或替代活化(M2)两种不同的极化类型,分别发挥促炎或抑炎的功能.众所周知,许多调控分子参与了巨噬细胞的极化调控过程.在众多的极化调控分子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s)家族是一类最主要的调控分子.Stats家族有7个成员,即Stat1、Stat2、Stat3、Stat4、Stat5a、Stat5b和Stat6.它们结构相似,但功能不同.目前已经明确,Stats分子在机体炎症应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调控着巨噬细胞的极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6岁。因"全身红斑伴发热7 d"于2010年12月9日来我院就诊。8年前患者因反复阵发性咳嗽伴胸闷,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结核,间断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效果较差,并多次出现咯血症状,遂来我院就诊。依药敏结果于8月份开始给予利福布丁、力克肺疾、克拉霉素、乙胺丁醇等药物规律治疗,2个月后仍有咯血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sIUGR)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探讨影响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产科分娩双胎妊娠590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otic,MCDA)双胎sIUGR 42例作为病例组,双绒毛膜双胎sIUGR 47例作为对照A组,同期分娩的无sIUGR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42例作为对照B组.分娩后收集胎盘并分别称重、检测胎盘份额、脐带插入情况.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围产儿结局.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胎盘组织中VEGF的表达,半定量测其表达强度.体重轻者称小胎,体重重者称大胎.结果 病例组、对照A组及对照B组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7.8% (15/84)、6.4%(6/94)、1.2%(1/84),脐带异常插入率分别为48.8%、10.6%、14.3%.病例组大、小胎胎盘重量为(521±149)g vs.(258±53)g.VEGF在病例组、对照A组大婴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强度高于小婴(P<0.01).结论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sIUGR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双胎sIUGR危险因素主要有胎盘份额分配不均衡、脐带帆状插入、胎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下降等.  相似文献   
14.
精神科家属陪护病房的新模式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精神科于1988年开设了家属陪护病房,原先仅针对农村贫困家庭,采取电休克治疗迅速控制临床症状,带药离院.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部分家属不放心病人送入封闭式病房,而自愿要求入住.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江泽飞,宋三泰,莫雪莉,张伟京,黎燕,沈倍奋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问世以来,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已知TNF对许多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能抑制中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原核细胞中表达抗血小板Fab抗体,为研制治疗性抗血小板抗体奠定基础.方法:从含有抗血小板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的克隆载体pGEM T-Easy上经双酶切获得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片段,将其以特定位点分别插入噬菌体抗体表达载体p3MH上,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3MH/P140κ-Fd.转化E. coli XLI-Blu感受态细胞,并进行诱导表达,用ELISA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血小板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片段准确插入p3MH载体,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表达的上清中含有与血小板特异性结合的Fab抗体.结论:在原核细胞中成功克隆并高效表达了可溶性的抗血小板Fab抗体.  相似文献   
17.
新基因LX3与白细胞介素-6诱导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功能未知新基因,JX3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为研究IL-6的作用机制寻找新的靶基因。方法 反转录-PCR(RT-PCR)分析不同浓度IL-6处理的U937细胞及同一浓度IL-6诱导不同时间的U937细胞中新基因LX3的表达差异;Northem Blot分析IL-6诱导前后U937细胞中新基因,JX3表达的变化。结果 LX3基因在U937细胞中的表达量随IL-6诱导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IL-6浓度为500ng/ml时表达量最高,而在0ng/ml时不表达;时间表达谱分析显示在IL-6刺激8h时新基因,JX3的表达量最高;Northern印迹分析显示新基因,JX3在IL-6诱导后的U937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升高。结论 LX3是与IL-6诱导紧密相关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18.
19.
颈阔肌皮瓣修复颌面部瘢痕12例作者单位:558004贵州省都匀市电子工业部414医院整形美容科胡军张强陈杰刘淑红黎燕自1993年以来,采用颈阔肌皮瓣转移Ⅰ期修复颌面部瘢痕12例,均获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16~32岁。烧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报道一种更为灵敏的细胞特异性基因转录水平分析方法.方法:用灵敏度、重复性和线性试验对该法进行评价.结果:本法可以对5×105的细胞进行检测;5×106的细胞受试,杂交信号强度CV值为0.11;在5×105~1×107细胞范围内,杂交信号强度与细胞数的线性关系较好.结论:该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和线性满意,可用于细胞核内新生成mRNA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