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以下简称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三联术治疗各种类型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7例(128眼)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手术并发症和滤过泡情况。结果:术后视力迅速恢复,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随访6mo~2a,113眼≥0.5(88.3%);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11眼术后眼压<20mmHg,16眼加滴1~2种降压药后眼压控制满意且稳定。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性滤过泡83.6%。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不但能良好地控制眼压,迅速恢复视力。而且并发症少,手术适应证广,在白内障青光眼并存情况下采用超声乳化三联手术是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 对比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与0.5%妥布霉素稀释液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冲洗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102只眼,术眼先用0.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d,再随机分入安尔碘组与妥布霉素组,于冲洗前后,取结膜囊拭子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在手术与术后随防中观察术眼眼表改变.结果 结膜囊冲洗前细菌培养阳性率:安尔碘组为20%(10只眼),妥布霉素组为17.3%(9只眼);冲洗后阳性率:安尔碘组为0;妥布霉索组为5.8%(3只眼),冲洗后两组阳性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冲洗前后细菌培养阳性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占多数.所有病人术中及术后随防半年均未观察到角结膜药物毒性或过敏反应;两组病人基础泪液分泌(Sit)与泪膜破裂时间(BuT)在术后1d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应用安尔碘冲洗结膜囊的白内障术后病人术后7d、30d、半年的Sit与BUT值与文献报道接近;培养的细菌对部分抗生素存在耐药现象.结论 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消毒.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对比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与0.5%妥布霉素稀释液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冲洗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102只眼,术眼先用0.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d,再随机分入安尔碘组与妥布霉素组,于冲洗前后,取结膜囊拭子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在手术与术后随防中观察术眼眼表改变.结果 结膜囊冲洗前细菌培养阳性率:安尔碘组为20%(10只眼),妥布霉素组为17.3%(9只眼);冲洗后阳性率:安尔碘组为0;妥布霉索组为5.8%(3只眼),冲洗后两组阳性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冲洗前后细菌培养阳性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占多数.所有病人术中及术后随防半年均未观察到角结膜药物毒性或过敏反应;两组病人基础泪液分泌(Sit)与泪膜破裂时间(BuT)在术后1d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应用安尔碘冲洗结膜囊的白内障术后病人术后7d、30d、半年的Sit与BUT值与文献报道接近;培养的细菌对部分抗生素存在耐药现象.结论 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消毒.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使用Monarch Ⅱ折叠推注系统,通过2.6mm角膜切口植入低度数或负度数丙烯酸脂(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68眼)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使用Monarch Ⅱ折叠推注系统通过2.6mm角膜切口植入低度数或负度数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术后随访时间平均6个月(3-12个月)。结果:所有人工晶状体均能顺利植入眼内,没有发生人工晶状体断裂、擦痕、断襻或襻变形等情况,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12~0.25者8眼(11.8%),0.3.0.5者21眼(30.9%),0.6~1.0者36眼(52.9%),大于1.0者3眼(4.4%);随访期间出现黄斑囊样水肿2眼,无出现视网膜脱离和后发性白内障者。结论:在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超声乳化吸除、低度数或负度数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中,应用Monarch Ⅱ折叠推注系统可以将通常需要3.5mm左右的切口减少为2.6m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5.
张少斌  黄惠春  郑煜 《新医学》2004,35(7):406-40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35眼)不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观察组)进行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并与同期行单纯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46例(65眼)作对照(对照组).两组术后随访(16±4)月.结果观察组眼压由术前(3.7±1.9)kPa降至术后(1.5±0.6)kPa,对照组由术前(3.7±1.8)kPa降至术后(2.1±1.0)kPa,两组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全部患眼不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即可将眼压控制在2.8 kPa以下,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6±0.5)mm增加到术后的(2.3±0.3)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有6眼出现前房纤维渗出,2眼出现少量前房出血;对照组术前中央前房深度为(1.6±0.7)mm,术后中央前房深度为(1.5±0.6)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术后出现低眼压26眼,浅前房15眼,前房出血7眼,前房纤维渗出2眼,脉络膜脱离5眼,出现不同程度白内障10眼.结论超声乳化透明晶状体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对比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与0.5%妥布霉素稀释液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冲洗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102只眼,术眼先用0.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d,再随机分入安尔碘组与妥布霉素组,于冲洗前后,取结膜囊拭子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在手术与术后随防中观察术眼眼表改变.结果 结膜囊冲洗前细菌培养阳性率:安尔碘组为20%(10只眼),妥布霉素组为17.3%(9只眼);冲洗后阳性率:安尔碘组为0;妥布霉索组为5.8%(3只眼),冲洗后两组阳性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冲洗前后细菌培养阳性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占多数.所有病人术中及术后随防半年均未观察到角结膜药物毒性或过敏反应;两组病人基础泪液分泌(Sit)与泪膜破裂时间(BuT)在术后1d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应用安尔碘冲洗结膜囊的白内障术后病人术后7d、30d、半年的Sit与BUT值与文献报道接近;培养的细菌对部分抗生素存在耐药现象.结论 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消毒.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与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对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修复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1月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6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31眼)。试验组术后给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滴眼液促角膜修复,对照组术后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角膜修复。所有患者术前1 d进行裸眼视力检查,术后1 d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和裸眼视力检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和裸眼视力检查。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逐渐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时间点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719.096,P<0.001)。术后1周,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4.83±2.28)、(3.89±1.87) s;术后1个月分别为(5.86±2.48)、(4.60±1.97) s,术后3个月分别为(8.33±...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对比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与0.5%妥布霉素稀释液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冲洗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102只眼,术眼先用0.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d,再随机分入安尔碘组与妥布霉素组,于冲洗前后,取结膜囊拭子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在手术与术后随防中观察术眼眼表改变.结果 结膜囊冲洗前细菌培养阳性率:安尔碘组为20%(10只眼),妥布霉素组为17.3%(9只眼);冲洗后阳性率:安尔碘组为0;妥布霉索组为5.8%(3只眼),冲洗后两组阳性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冲洗前后细菌培养阳性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占多数.所有病人术中及术后随防半年均未观察到角结膜药物毒性或过敏反应;两组病人基础泪液分泌(Sit)与泪膜破裂时间(BuT)在术后1d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应用安尔碘冲洗结膜囊的白内障术后病人术后7d、30d、半年的Sit与BUT值与文献报道接近;培养的细菌对部分抗生素存在耐药现象.结论 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消毒.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对比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与0.5%妥布霉素稀释液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冲洗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102只眼,术眼先用0.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d,再随机分入安尔碘组与妥布霉素组,于冲洗前后,取结膜囊拭子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在手术与术后随防中观察术眼眼表改变.结果 结膜囊冲洗前细菌培养阳性率:安尔碘组为20%(10只眼),妥布霉素组为17.3%(9只眼);冲洗后阳性率:安尔碘组为0;妥布霉索组为5.8%(3只眼),冲洗后两组阳性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冲洗前后细菌培养阳性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占多数.所有病人术中及术后随防半年均未观察到角结膜药物毒性或过敏反应;两组病人基础泪液分泌(Sit)与泪膜破裂时间(BuT)在术后1d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应用安尔碘冲洗结膜囊的白内障术后病人术后7d、30d、半年的Sit与BUT值与文献报道接近;培养的细菌对部分抗生素存在耐药现象.结论 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消毒.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比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与0.5%妥布霉素稀释液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冲洗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9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102只眼,术眼先用0.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3d,再随机分入安尔碘组与妥布霉素组,于冲洗前后,取结膜囊拭子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在手术与术后随防中观察术眼眼表改变.结果 结膜囊冲洗前细菌培养阳性率:安尔碘组为20%(10只眼),妥布霉素组为17.3%(9只眼);冲洗后阳性率:安尔碘组为0;妥布霉索组为5.8%(3只眼),冲洗后两组阳性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冲洗前后细菌培养阳性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占多数.所有病人术中及术后随防半年均未观察到角结膜药物毒性或过敏反应;两组病人基础泪液分泌(Sit)与泪膜破裂时间(BuT)在术后1d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应用安尔碘冲洗结膜囊的白内障术后病人术后7d、30d、半年的Sit与BUT值与文献报道接近;培养的细菌对部分抗生素存在耐药现象.结论 5%安尔碘Ⅲ型稀释液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白内障术前结膜囊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