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5篇 |
免费 | 53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5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62篇 |
内科学 | 310篇 |
皮肤病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47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239篇 |
预防医学 | 100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39篇 |
中国医学 | 27篇 |
肿瘤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58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69篇 |
2007年 | 74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81篇 |
2003年 | 59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心包积液及心脏压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发生率、发生的相关因素、处理以及预后,为PCI的正确操作及合理选用器械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了1246例PCI资料,包括住院病历、PCI操作记录、护理记录和影像学资料,判定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发生原因、时间、临床表现、处理方式和结果。结果 共8例心包积液(0.64%)、3例心脏压塞(0.24%),其中10例(91%)在导管室确诊,1例(9%)延期发现。冠状动脉造影直接发现导引钢丝和/或球囊致冠状动脉穿孔9例(81.8%),其中球囊通过冠状动脉破口未扩张2例,球囊通过冠状动脉破口并扩张1例,冠状动脉穿孔多发生在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通过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证实起搏电极导线致右心室穿孔2例(18.2%),均出现在心肌梗死后患者。球囊通过冠状动脉破口并扩张1例,发生迟发性心脏压塞,6h后急诊外科干预引流后治愈;右心室临时起搏电极导管穿破右心室2例,1例行心包穿刺术,另1例心包穿刺后留置猪尾导管引流2d成功治愈。结论 冠状动脉及右心室穿孔是PCI并发心包积液/心脏压塞的主要原因,前者多发生在CTO患者,后者易出现于心肌梗死后患者。正确的操作方法及合理的器械选择可能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冠状动脉穿孔较心室穿孔易于诊断,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多数能在导管室早期发现,并能得以合理的处理。 相似文献
84.
低频高能量超声消融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血管内低频高能量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融作用。将 3 0例冠状动脉血管狭窄≥ 75 %的冠心病患者分为超声消融组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组 ,测量消融及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前后靶血管的狭窄程度变化 ,检测手术前后心肌型肌酸激酶、心电图ST段及运动试验的改变。结果发现 ,术前二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无明显差异 ( 85 .8%± 5 .4%比 84.6%± 5 .5 % ,P <0 .0 5 )。超声组消融后狭窄为 43 .0 %± 15 .5 % ,较术前狭窄降低 43 .5 %± 17.8% (P <0 .0 5 ) ,5例消融后残余狭窄 <3 0 %。消融术后患者ST段均明显上移 ,运动试验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术后各时相点心肌型肌酸激酶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组术后狭窄较术前明显降低 ( 2 0 .9%± 2 .9%比 84.6%± 5 .5 % ,P <0 .0 1) ,与超声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超声组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组术后运动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 ,低频高能量超声能有效地裂解粥样硬化斑块 ,降低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是恢复冠状动脉血流的又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5.
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血管新生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及体内移植后在缺血区新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分离5—6周龄的小鼠胫骨、股骨,用预冷的DMEM/F12培养基冲洗出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接种后12~16d形成单层贴壁的成纤维样细胞。体外诱导分化鉴定分离的细胞,用传代的细胞进行生长曲线测定,观察其接种贴壁率、分裂指数,检测细胞周期和超微结构,并建立下肢缺血模型。荧光标记的体外扩增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被移植入缺血组织。移植后2周,荧光显微镜及内皮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查荧光阳性细胞与染色阳性细胞的时空关系。结果体外传代培养的单个核细胞倍增时间约为42h。传代10h贴壁率达90%以上。分裂指数曲线与生长曲线相似。细胞周期显示约83%的细胞处于G1期。结论 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稳定,传代后的细胞适应性强,增殖较快,表现出较早期细胞特点,在体外及移植入体内缺血区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有望用于改善组织缺血。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体内移植后在缺血区新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时相关系.方法分离5~6周龄的小鼠胫骨、股骨,用预冷的DMEM/F12培养基冲洗出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体外成内皮细胞诱导分化鉴定分离的细胞,建立下肢缺血模型,荧光标记的体外扩增的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入左侧缺血组织,右侧注射等量培养介质作为对照组,分为7d、14d、28d 3个观察期(n=6),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毗邻切片HE及vWF染色,检查荧光阳性细胞与染色阳性细胞的时空关系,并计算移植前后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在成内皮细胞供及物存在条件下表达vWF,并分泌NO.移植后7d,观察到大量分散开来的DAPI标记细胞存活(蓝色荧光),毗邻切片HE染色显示了高密度HE染色阳性区和荧光阳性区的一致性,MSC来源的供体细胞核浆比大,提示是较幼稚细胞,移植区未见明显炎症反应.移植后14d,组织切片可见大量荧光标记细胞存活,呈与骨骼肌直径大小相似的网状散在分布,对照组未见荧光,在毗邻的切片,大部分荧光阳性细胞vwF因子染色阳性,毗邻切片的HE染色,细胞移植组骨骼肌纤维未见明显异常,而对照组骨骼肌可见部分肌纤维变性.移植的28d,移植组毛细胞血管数量为(57±18)mm2,对照组为(36±12)mm2,移植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能够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移植入体内缺血区能促进缺血区新血管生成,可望用作组织缺血细胞治疗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血管内低频高能量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消融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Rayfiled公司ACOLYSISSYSTEMTM 超声溶栓仪 (4 6kHz,18W/cm2 ) ,通过导管技术对 18例冠状动脉有一支血管狭窄≥ 75 %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消融 ,测量消融前后血管的狭窄程度变化 ,观察消融中有无冠状动脉痉挛、撕裂等影像学改变 ,检测手术前后CK MB、心电图ST段及运动试验的改变。结果 18例患者消融前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为 (84 6 9± 4 6 9) % ,术后残余狭窄为 (4 0 11± 15 33) % ,较术前降低 4 4 5 8% (P <0 0 5 )。 7例术后残余狭窄 <30 % ,术前压低的ST段消融术后均明显上移 ,其中 4例压低的ST段消融术后完全恢复正常 ;术后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诱发ST段下降 0 1mV所需时间、运动诱发ST段下降最大幅度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而消融与超声消融 +PTCA运动试验差异无显著性 ,7例消融后残余狭窄 <30 %的患者 6个月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管狭窄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消融术中无血管夹层、破裂、急性血管闭塞、血栓形成及血管痉挛并发症。结论 低频高能超声消融术明显有效地裂解粥样硬化斑块 ,降低斑块所致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 ,是恢复冠状动脉血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