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38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动脉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疾病,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由于大动脉炎可累及不同部位、不同脏器的动脉,因此除脉搏减弱或消失外,还可出现其他多种临床表现.患者多以乏力、头晕、头疼、低热为主诉就诊于其他科室,而以眼部不适为主诉首诊的相对较少,我们曾于2008年收治1例以眼部症状首诊的大动脉炎患者,现将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2.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属低发区。但近年来研究表明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之增长速度居肿瘤之首,发病高峰年龄较欧美早10余年。我院近8年来肠镜和手切除标本并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43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28例,占总数的  相似文献   
53.
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摘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的发生和加重相当常见,白内障摘出难以避免,目前尚无统一的术式。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前路超声乳化法,不仅可以克服术中存在的低限压,亦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相似文献   
54.
本文报告27例31眼用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成功后,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21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随访时间平均24个月。26眼(84%)最后视力为20/40或更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未发现再发性视网膜裂孔和脱离。 1.术前情况:27例31眼(男16,女11)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53.1岁。白内障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62.7岁。视网膜复位术与白内障摘出术的间隔时间为4~360个月  相似文献   
55.
魏文斌  李冬梅 《眼科》1996,5(3):149-150
报道14例16眼先前经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成功后的白内障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最终视力12只眼(75%)≥0.3,6只眼≥0.5。并发症发生率低,经平均14.1个月随访,未发现再发性视网膜理解孔和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56.
与传统的时域OCT相比,谱域OCT(spectral domain-OCT,SD-OCT)的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能分辨视网膜尤其是外层视网膜内的细微病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SD-OCT扫描可以提供病变视网膜的细节及局部立体结构信息,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术后SD-OCT对视网膜尤其是IS/OS连接层的观察有助于判断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眼内微小磁性异物早期简易定位及电磁铁吸出术的优点。方法眼内微小磁性异物伤后48h内17例(17只眼)。置角膜吸附型眼内异物定位器X线下正侧位摄片定位,在睫状体平坦部距异物最近处全层切开4~5mm,板层缝线牵引切口,电磁铁头部贴于切口吸出异物。结果电磁铁一次吸出异物15例,1例仅切开巩膜未能吸出,后切开睫状体平坦部后顺利吸出;1例异物嵌入巩膜壁内,后从结膜侧眼球外进路用镊夹出异物。本组病例术后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早期简易定位电磁铁吸出眼内微小磁性异物,手术简易快捷,创伤小,未发生感染。在暂未开展玻璃体切除术的单位,可以作为早期后段眼内微小磁性异物摘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8.
59.
60.
近年来玻璃体内药物注射的发展非常迅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制剂已成为眼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因此更有必要认真审视其并发症,尤其是眼内炎这一玻璃体内注射最严重的并发症。研究显示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制剂后眼内炎发生率约0.02%~0.09%。危险因素包括注射前危险因素(活动性外眼感染、按压眼睑、较粗注射针头、青光眼、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注射中危险因素(飞沫传播、无菌操作不严格)和注射后危险因素(多次注射)等。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预防的效果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