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背景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Fs)的异常增生是导致抗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找抑制HTFs增生的药物对抑制青光眼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瘢痕化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紫杉醇对体外培养的HTFs增生、凋亡、细胞周期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抗青光眼滤过术中切除的人眼Tenon囊组织,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HTFs并进行传代,取3~6代细胞用于实验。采用小鼠抗人角蛋白抗体、小鼠抗人波形蛋白抗体、小鼠抗人结蛋白抗体、小鼠抗人S-100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培养的HTFs。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1×10^-8、1×10^-8、1×10^-6mol/L紫杉醇,采用实时细胞电子分析系统(RT—CES)观察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后HTFs的细胞指数变化;采用DAPI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紫杉醇作用后HTFs各细胞周期比例;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和ELISA法检测各组HTFs中MMP-1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以MMP-1mRNA/GAPDHmRNA和MMP-1蛋白质量浓度(μg/L)表示。结果组织块原代培养7d内可见细胞游出,呈长梭形和不规则三角形,培养的细胞抗波形蛋白抗体染色阳性,而抗角蛋白抗体、抗结蛋白抗体和抗S-100抗体染色阴性。培养基中加入紫杉醇作用24h后,1×10^-8、1×10^-7、1×10^-6mol/L紫杉醇组平均细胞指数值分别为1.09±0.191、0.665±0.093和0.473±0.117,均明显低于0mol/L紫杉醇组的1.514±0.2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紫杉醇作用后,HTFs的细胞核内可见呈DAPI蓝色荧光的颗粒状物质,荧光强度随着紫杉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强。l×10^-8、1×10^-7、1×10^-6mol/L紫杉醇分别作用12h后,G,/M期HTFs的比例分别为(9.20±0.80)%、(12.37±0.45)%和(13.80±0.35)%,明显高于0mol/L紫杉醇组的(7.17±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0、0.000)。与0mol/L紫杉醇组比较,1×10^-8、1×10^-7、1×10^-6mol/L紫杉醇作用30min后HTFs中MMP-1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1×10^-8、1×10^-7、1×10^-6mol/L紫杉醇作用24h后,HTFs中MMP-1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0mol/L紫杉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02、0.001)。结论1×10^-8~1×10^-6mol/L紫杉醇可抑制体外培养HTFs的增生,诱导细胞凋亡,阻断细胞的有丝分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中MM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 了解云南地区蝙蝠轮状病毒的基因组特征和进化关系,并分离病毒。方法 采集84只云南地区蝙蝠,经解剖后收集肠道组织,混合为3个样本库后进行高通量测序。病毒全基因组扩增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使用RVA自动分型工具进行分型。采用MA104细胞分离培养病毒株。结果 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1个样本库中存在A组轮状病毒相关的序列。随后成功分离该蝙蝠轮状病毒并扩增获得全长或接近全长的11条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分型结果显示该病毒株属于G3-P[3]-I8-R3-C3-M3-A9-N3-T3-E3-H6基因型,命名为CHYNC82。序列分析表明,CHYNC82的4条基因片段(VP1、NSP2、NSP3和NSP4)与蝙蝠病毒株MYAS33和MSLH14亲缘关系近且进化树聚为一支;VP2与人09US7118株和猿猴TUCH株进化距离最近,处于同一进化树枝;VP6和NSP1与已知病毒同源性较低,但与蝙蝠和人来源轮状病毒具有共同进化起源;而剩余4条基因片段(VP7、VP4、VP3和NSP5)与人类病毒株包括CMH222株和MS2015-1-0001株具有最高同源性,且处于同一进化树枝。结论 推测CHYN...  相似文献   
93.
94.
青光眼是全球常见且不可逆的严重致盲眼病,其视功能损害的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进行性死亡和神经纤维的丢失.神经节细胞死亡主要是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进行的,其在本质上与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包括氧化应激与能量障碍是一致的.而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起着主开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肩锁关节脱位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5~10∶1,不全脱位与完全脱位的比例约为2∶1,其手术目的在于恢复肩锁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重建肩关节稳定性,恢复肩关节正常活动功能,防止继发性关节炎和疼痛[1]。手术方法大致有经肩锁关节内进行修复、不经肩锁关节而在喙锁关节进行修复、锁骨远端切除和肌肉动力移位等[2]。笔者在2005年1月—2009年4月共收治肩锁关节脱位93例,均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湿性愈合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普外科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n=20)采用湿性愈合治疗,对照组(n=20)采用常规碘仿纱治疗.结果 干预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换药频率、换药次数、换药过程中疼痛强度均较对照组减少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湿性愈合比碘仿纱更能有效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  相似文献   
97.
为满足医学治疗的需要,提出一种以期用于血液透析的聚砜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以聚砜(PSF)为膜材料,一缩二乙二醇(DEG)为致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改性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应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中空纤维血液透析膜。采用扫描电镜、透析实验、接触角和孔隙率测试、拉伸测试等方法,表征不同质量分数的聚砜(17%、19%、21%、23%)对膜的微观结构、渗透性能、亲水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利用肌酐、磷酸氢二钠和维生素B12配制成模拟液,进行模拟血液透析实验,测试不同聚砜质量分数的透析膜对溶质的清除效果。对不同分子量(1 000、2 000、4 000、6 000、10 000、20 000)聚乙二醇(PEG)的水溶液进行溶质截留测试,计算得到透析膜的平均孔径和切割分子量。结果表明:当铸膜液中PSF的质量分数为21%,添加剂DEG和PVP的质量分数均为10%时,能够得到性能最优的透析膜;所得透析膜超滤系数达185.1 mL/m2·h·mmHg,对中小型分子的清除率达50%,断裂强度达5.22 MPa,膜表面孔径为5.00 nm,切割分子量为14 200。基于其良好的渗透性能和机械性能,该聚砜中空纤维膜有成为理想的血液透析膜材料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两种术前健康教育方法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行自控镇痛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样法选择四肢骨折手术后使用PCA泵的患者112例,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术前1 d由麻醉医师进行术前健康教育,介绍PCA泵的使用方法,术后由当班护士口头宣教;实验组术前1 d由护士进行系统化口头自控镇痛宣教,并发放书面的健康教育资料,术后再接受护士的个别指导.评价并比较两组术后6 h、24 h、36 h、48 h的疼痛强度.结果 术后6 h、24 h、36 h、48 h,对照组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化口头宣教及书面的健康教育资料能有效提高自控镇痛的健康教育效果,并能有效降低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术后不同温度冲洗液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病人康复的影响,选择最佳的术后冲洗液温度。方法将150例病人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每组冲洗液温度分别为25℃、28℃、31℃、34℃、37℃。对各组病人体温、膀胱痉挛发生的频率、冲洗前后血红蛋白浓度、病人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随着冲洗液温度的升高,低体温、膀胱痉挛发生率逐渐下降;34℃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25℃、28℃、3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组冲洗前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与其他各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应用34℃膀胱冲洗液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0.
高氧诱导SD大鼠ROP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SD大鼠建立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动物模型,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新生SD大鼠24只分为2组,每组12只,实验组大鼠置于IPR-2小鼠隔离包,连续吸高浓度O27d后,再置于空气中饲养7d;对照组大鼠置于空气中饲养14d。通过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免疫组织化学观察VEGF和CD34蛋白的表达。结果:视网膜铺片显示实验组见大量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芽,较对照组明显多。HE染色显示实验组内皮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多。免疫组织化学表明CD34和VEGF在突破内界膜的细胞呈阳性表达。VEGF半定量测定显示实验组平均灰度值较对照组低,面密度值较对照组高。两组鼠生长发育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高氧诱导SD大鼠成功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可作为探究ROP疾病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的可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