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LASIK治疗近视术后影响角膜非球面指数变化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会改变角膜的非球面形态,进而对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但手术治疗参数,如切削深度、治疗光区直径如何影响角膜非球面形态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 目的 探讨LASIK治疗近视术中所需切削深度及治疗光区直径大小等手术参数对角膜非球面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3-7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行飞秒制瓣LASIK治疗的近视患者89例175眼,术前等效球镜度为(-5.93±1.98)D,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1.0.采用Orbscan-IIz角膜地形图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角膜中央6.0 mm区非球面指数(Q值),记录每例手术治疗光区直径和切削深度,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手术前后术眼的视力和等效球镜变化,采用多元逐级回归分析法探讨切削深度和治疗光区直径与LASIK手术前后Q值变化的关系. 结果 所有术眼的术前平均球镜度为(-5.57±1.89)D,柱镜度(-0.71 ±0.55)D,等效球镜度为(-5.93±1.98)D;术后6个月的平均球镜度为(-0.25±0.30)D.平均柱镜度为(-0.14±0.22)D,平均等效球镜度为(-0.32±0.37)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2.39、-23.91、-35.18,均P<0.01).术眼术前和术后6个月角膜中央6.0mm区域Q值分别为-0.13±0.09(-0.47~0.08)和1.09±0.54(0.22~2.51),术后Q值明显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7,P<0.01).所有术眼手术切削深度平均为(95±28) μm;治疗光区直径平均为(6.32±0.26) mm.切削深度和治疗光区直径对术后Q值变化量(△Q)的多元回归公式为AQ=1.517+0.015×切削深度-0.3×治疗光区直径,切削深度与△Q呈线性正相关(β=0.803),而治疗光区直径与△Q呈线性负相关(β=-0.149).结论 LASIK治疗近视术后角膜Q值有正性增大趋势,增加手术的切削深度和减小治疗光区直径可导致角膜Q值增加.  相似文献   
122.
肝移植术后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肝移植术后精神心理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回顾性分析18例肝移植术患者的精神心理情况及护理过程, 18例的肝移植病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失眠,其中80% ~90%的病人出现幻觉, 60% ~70%的病人有角色转变障碍,有2例病人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心理反应,肝移植患者术前精神状况评定,针对不同个体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和术后心理辅导将对肝移植手术的成功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辅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Avastin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6例(17只眼)尚有部分视功能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观察新生血管变化,2~3d后根据病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其中2例(3只眼)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其余均采用手术治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11例,11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1例,1只眼),青光眼阀植入术(1例,1只眼),全视网膜冷冻+睫状体冷冻术(1例,1只眼),术后观察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情况、病人满意度.随访3~5个月.结果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2~3d后,15例(16只眼)虮膜新生血管消褪,1例(1只眼)虹膜新生血管明显萎缩、变细,但未完全消退,有效率为93.33%.激光光凝或手术治疗后3个月时,视力较前提高和不变者达94.11%,无1例因手术而致失明.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有1例(1只眼),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恢复到了正常;1例(2只眼)需局部加用2种降眼压药物眼压恢复到正常.手术患者除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有1只眼需局部加用1种降眼压药物治疗,其余眼压均恢复到正常.16例(17只眼)虹膜均未见新生血管.除施行冷冻术的1例患者外,满意度较高.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可作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辅助方法.使新生血管消褪后采用滤过性手术可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更有效的挽救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124.
目的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对Ⅱ期后房人工晶状体(IOL)植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散瞳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不到残留后囊情况,需行Ⅱ期IOL植入术的25例(30眼),术前应用UBM观察周边部残留囊的范围,虹膜和囊粘连的位置和程度,以初步选择后房型IOL的类型和植入方式;术后3个月时观察IOL的位置,并分析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及IOL表面色素沉积情况。结果术前根据UBM显示残留囊情况,分别采用折叠式和非折叠式2种IOL,并计划3种方式植入,分别为A组:睫状沟支撑型折叠式IOL植入(13眼);B组:仅一襻睫状沟缝线固定非折叠式IOL植入(9眼);C组:两襻均以睫状沟缝线固定非折叠式IOL植入(8眼)。此结果与手术过程中手术显微镜直视观察下所见完全一致,均按原计划成功植入后房IOL。术后3个月时,均无IOL脱位发生。UBM示IOL位于角膜中央后的距离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9眼双襻均位于睫状沟(睫状沟-睫状沟固定),另4眼一襻位于睫状沟,另一襻位于睫状体。B组有7眼双襻均位于睫状沟,另2眼一襻位于睫状沟,另一襻位于睫状体。C组有6眼双襻均位于睫状沟,另2眼一襻位于睫状沟,另一襻位于睫状体。IOL光学部与虹膜接触率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IOL襻的位置不同,3组之间角膜内皮数量、眼压变化及IOL表面色素沉积的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所有术眼的裸眼或矫正视力均达到或接近于术前最好矫正视力。结论UBM可作为Ⅱ期后房型IOL植入术前选择IOL类型及手术方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5.
青光眼是临床常见致盲眼病,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术区成纤维细胞增生,致瘢痕形成阻塞滤过道。为提高手术成功率,一些抗瘢痕形成的药物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青光眼滤过手术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中,但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并发症及毒副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正在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和新的抑制瘢痕形成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重患者的护理.方法:将多种形式血液净化治疗模式联合应用,所用机器设备、血透管路、血浆分离器、吸附器、高效滤器等科学组合,并按血液净化操作规程与患者建立体外循环,实施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治疗.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发生;加强血透管路及滤器、机器压力监测.结果:32次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治疗护理过程顺利,患者无出血、管路及滤器无凝血不良反应.结论:准确熟练掌握特殊血液净化的护理操纵技能.可以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体外循环中出现的故障,从而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27.
[Solomonova K et al:Immunobiol 158(4):312,1981(英文)] 近年来,破伤风病例主要发生在未免疫的老年人中间,病情严重,死亡率很高。本文报道对8年前曾接受过破类初免2针(间隔40天),次年加注1针的3个老人院的居民进行加强注射后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28.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护理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配合医院进一步加强全院各系统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护理部积极参与医院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的研制、开发、试运行的全过程的作用。方法组织护理人员参加计算机知识培训;护理人员积极参与信息网络建设。结果在整个医院管理、信息网络系统的研制、开发、试运行的过程中,护理部的积极参与紧密配合,使工程技术人员与临床有了很好的沟通,软件的修改和完善得以顺利进行。结论医院成功地实行了微机全信息管理,培养和造就了一批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的技术人才和干部,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护理管理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9.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视屈光度为-8.50D~-32.00D的22例(40眼)高度近视行有晶状体眼前房角支撑袢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连续观察1年。结果40眼均成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裸眼视力术前数指/20cm~0.08,术后12月0.2~1.2;最佳矫正视力术前0.2~1.0,术后0.2~1.2。术后12月时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或等于术前;术后不同频段的对比敏感度和眩光对比敏感度都较术前改善。结论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疗效好,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早期有症状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对比敏感度(contrastsensitivity,CS)和眩光敏感度(glaresensitivity,GS)的变化,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最佳矫正视力在0.5—1.0的42人共63眼,检查、分析患者术前1d及术后3w的视力、CS和GS。结果术前不同视力患者各频段的CS比较,仅高频段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低、中频段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各频段GS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术后3周时视力、CS和GS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虽然术前矫正视力为0.9~1.0的11眼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不同视角的CS及GS较术前均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视力、CS、GS的变化与白内障的类型、混浊程度、部位、瞳孔大小密切相关,其客观量化仍需深入探讨。结论CS及GS检查可早期、灵敏、全面地反映早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状态,为早期有症状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确定手术时机提供科学依据,亦是评价手术疗效的有效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