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4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216篇
内科学   16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3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124篇
综合类   371篇
预防医学   19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71篇
  4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其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常规S-P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17例)、异位子宫内膜(30例)进行IGF-Ⅰ及其受体的检测, 取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 结果:IGF-Ⅰ及其受体在3组子宫内膜的腺细胞强表达,IGF-Ⅰ在3组子宫内膜间质弱表达,IGF-Ⅰ受体在子宫内膜间质不表达。IGF-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的表达均强于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P<0.01)。IGF-Ⅰ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的表达强于其在位子宫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P<0.01)。 结论:IGF-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重度牙周炎致前牙松动脱落患者的治疗和美学修复,阐明多学科综合治疗对前牙美学区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患者,男性,57岁,因上下前牙松动不适半年余就诊。专科检查见11、21、22、41松动Ⅲ°,42松动Ⅱ°。经多学科会诊后,行牙周基础治疗,炎症控制后,拔除11、21、22、41、42并行即刻种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引导骨再生(GBR)技术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因患者美学要求,12、13、23、31、32、33、43根管治疗后行牙体预备,13-23、33-43行固定修复。结果:种植术后显示种植体位置良好,种植体周围骨量充足,口内见牙龈软组织愈合良好,牙槽嵴丰满度较好;修复完成后较好地恢复了患牙的咀嚼发音功能,患者对美学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应用,成功实现了对重度牙周炎患者前牙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为前牙美学区的诊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Prader-Willi综合征(PWS)高效、特异的检测方法 ,分析其遗传学发生机制. 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CR)及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对疑似20例Prader-Willi综合征患儿的DNA样本进行基因分析. 结果 MSPCR结果 提示2例阳性患儿均存在父源15q11-13区域的缺失,母源15q11-13区域存在.MLPA结果 提示病例1的发病原因为父源15q11-13区域的缺失,病例2为母源同源二倍体. 结论 Prader-Willi综合征与父源15q11-13印迹基因功能异常相关,MSPCR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特异的方法 检测PWS患儿,应用MLPA技术可以判别阳性病例是由于基因缺陷或单亲二体所致,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
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及复发的作用。方法将90例首发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回访,用BPRS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用SDSS评价患者出院1年后的各种社会功能缺陷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出院6、12个月时实验组患者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1年后两组间SDSS第1、5、6、9、10项及总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复发率实验组明显低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疗效的维持及病情的进一步恢复有促进作用,能有效地延缓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复发及其社会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单用及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应用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及途径.方法:细胞培养24 h后随机分为4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rmhTNF组,C组为5-FU组,D组为rmhTNF 5-FU组),加入相应药物后继续培养72 h,应用TUNEL法检测4组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4组细胞中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4组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①TUNEL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各药物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细胞胞浆Cyt-C释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各药物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S期细胞明显减少,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rmhTNF可诱导BGC-823细胞凋亡,增加5-FU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6.
背景与目的 切口疝的微创修补理念在疝外科界已经形成共识,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但腔镜下的补片固定技术仍然是一个难点。本研究旨在介绍一种新式的切口疝补片固定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120例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手术(IPO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的补片固定方式采用“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观察组),另60例采用传统疝钉双圈固定方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以及经济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病程以及疝环最大缺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平均补片固定时间短于对照组(35.5 min vs. 47.7 min,P<0.05),平均疝钉固定数量少于对照组(36.6枚 vs. 44.2枚,P<0.05),平均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2分 vs. 4.6分,P<0.05),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3.9万元 vs. 4.8万元,P<0.05)。两组患者在血清肿、补片感染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随访26.3个月与25.8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切口疝复发率(1.7% vs. 5.0%,P=0.61)及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7% vs. 8.3%,P=1.00)。结论 “对位对线”补片固定法可缩短补片固定时间,减少疝钉使用数量,节约住院费用,并且可降低切口疝术后早期疼痛的发生,该方法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制备载乳铁蛋白壳聚糖微球/nHA/Co复合材料作为组织工程材料拟修复骨缺损。方法:通过乳化交联法法制备载乳铁蛋白壳聚糖微球,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改良酸酶法提取Ⅰ型胶原,应用京尼平交联制备复合材料,SEM检测材料的微观结构,测定壳聚糖微球对乳铁蛋白的载药率和包封率。结果:复合材料及各组成成份扫描电镜观察均具有较好的微观形态,壳聚糖微球对乳铁蛋白的载药率为(1.06±0.06)%,包封率为(88.2±2.9)%。结论:载乳铁蛋白壳聚糖微球/nHA/Co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微观形态。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周期性张应力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特性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L929细胞分为加力组与对照组,加载周期性张应力的细胞为加力组,不加力的为对照组。应用细胞应力加载系统对L929细胞加载8%形变率、0.1 Hz的周期性张应力,分别在加力1 h、2 h、4 h和8 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分析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加力组加力1 h(q=5.532,P<0.01)与2 h(q=6.569,P<0.01),S期细胞比率(S-phase fraction,SPF)较对照组出现了下降,并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加(P>0.05);加力组在加力4 h后,SPF较对照组下降(P>0.05),细胞数量增加(P>0.05);加力组在加力8 h后,SPF较对照组开始出现增高(q=4.287,P<0.05),细胞数量显著增加(q=5.202,P<0.01)。结论 8%形变率、0.1 Hz的周期性张应力引起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表现为随应力加载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增殖活性出现先被抑制、后被促进的改变。  相似文献   
39.
40.
本文针对医学院校医用化学课程中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现状,提出完全采用时间顺序优化知识框架,突出讲授内容内在联系的时序法授课模式,并结合物质结构的讲授介绍近几年的在教学中的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