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7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视觉运动觉是一种基本的视功能。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应用,通过由计算机控制,在显示屏上呈现随机点、条状视标、光栅等运动方法,对视觉运动的基本特性、视觉传导途径、运动中枢等的研究以及在视觉网络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已发现有些眼病如青光眼、视神经病变、黄斑病变等,常选择性地损伤视觉运动觉,利用视觉检查,可以对这些疾病进行早期诊断,达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2.
视觉运动觉(MotionPerception)是一种基本的视功能。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应用,通过由计算机控制,在显示屏上呈现随机点、条状视标、光栅等运动方法,对视觉运动觉的基本特性、视觉传导途径、运动中枢等的研究以及在视觉网络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已发现有些眼病如青光眼、视神经病变、黄斑病变等,常选择性地损伤视觉运动党,利用视觉运动觉检查,可以对这些疾病进行早期诊断,达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3.
蓝/黄运动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正常值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宝文  梁炯基  严厉  吴德正 《眼科》2004,13(3):140-143
目的:设计蓝/黄运动觉检测方法和研究正常人运动觉特性。方法:设计等亮度随机点蓝/黄运动觉测试软件,由微机控制,测定21~64岁正常人43例(86只眼)运动觉的阈值。结果:正常人运动觉功能与性别及眼别无相关关系,而与年龄具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建立了多位点蓝/黄运动觉检测方法和正常参考值,为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国人锥细胞的正常值特征。方法:利用条状视标的刺激方法,通过颜色对比分离正常人(54眼)锥细胞的闪烁阈值。结果:正常人锥细胞的闪烁阈值与性别、眼别无关,但与年龄因素明显相关。结论:设计了运动觉测量方法,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建立了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设计视野多位点运动觉检测方法和研究正常人运动觉特性。方法 设计随机点运动觉测试软件,由微机控制,测定18-71岁的正常人22(44只眼)运动觉的阈值。结果 正常人运动觉功能与性别及眼别无相关关系,而与年龄具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建立了运动觉视野检测方法和正常参考值,为临床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知觉学习是个体从外界环境中提取信息提高能力的过程,是练习与生理成熟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基础研究发现知觉学习与成年人视皮层可塑性具有明确的关系,而临床试验也证实,知觉学习能够有效地治疗青少年及成年人弱视,而且具有主动、实效的特点.作为传统弱视治疗方法的补充和替代,知觉学习系统的开发,为弱视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就知觉学习的机制、方法及其在弱视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7.
知觉学习是个体从外界环境中提取信息提高能力的过程,是练习与生理成熟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基础研究发现知觉学习与成年人视皮层可塑性具有明确的关系,而临床试验也证实,知觉学习能够有效地治疗青少年及成年人弱视,而且具有主动、实效的特点.作为传统弱视治疗方法的补充和替代,知觉学习系统的开发,为弱视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就知觉学习的机制、方法及其在弱视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8.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是一种新型超声诊断仪,能够无创伤地显示眼前节的结构和病变,对于虹膜后面的虹膜睫状体囊肿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我们就应用UBM检查出的682眼虹膜睫状体囊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9.
知觉学习是个体从外界环境中提取信息提高能力的过程,是练习与生理成熟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基础研究发现知觉学习与成年人视皮层可塑性具有明确的关系,而临床试验也证实,知觉学习能够有效地治疗青少年及成年人弱视,而且具有主动、实效的特点.作为传统弱视治疗方法的补充和替代,知觉学习系统的开发,为弱视治疗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就知觉学习的机制、方法及其在弱视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0.
玻璃体后脱离的B型超声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花  张国明  陈青山  顾宝文  李志  彭云  何静 《眼科》2009,18(2):118-120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玻璃体后脱离B型超声检查的形态特征及玻璃体后脱离与视网膜之间的关系。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玻璃体后脱离病例超声资料991例(1107眼)。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后脱离病例B型超声资料,根据玻璃体后界膜与后极部球壁的附着关系,分为完全和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主要指标玻璃体后脱离的形态及类型构成比。结果完全玻璃体后脱离710眼(64.1%),其中伴有周边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69眼(17.3%),且玻璃体后皮质与周边部隆起视网膜裂孔盖牵拉16眼(23.0%)。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397眼(35.9%):部分性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159眼(40.0%),其中伴有玻璃体后皮质增殖及劈裂的部分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76眼(47.8%);玻璃体后皮质与黄斑部球壁粘连者121眼(30.5%);玻璃体后皮质与视盘处球壁粘连者117眼(29.5%)。结论超声检查可直观动态地观察不同类型玻璃体后脱离的形态特征及其与视网膜的关系,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眼科,2009,18:118-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