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20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2 毫秒
81.
目的 通过文献回顾对比不同国家人群胸椎椎弓根解剖结构的异同,为胸椎手术中椎弓根钉的选择、手术成功率及安全性的提高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 以 “胸椎”、“椎弓根”、“解剖”、“测量”等为关键词,语言限定为英语或中文,在中国知识网、Pubmed、Web of knowledge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根据实验对象来源地将纳入文献进行国别划分,对比不同国家人群胸椎椎弓根解剖参数的异同。 结果 共20篇文献被纳入对比性研究。椎弓根高(pedicle height, PDH)最小值均位于T1,最大值位于T11或T12,中间椎序列PDH变化相对较小;不同国家人群椎弓根宽(pedicle width,PDW)均随椎序数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最小值位于T4或T5;虽然来自不同国家人群椎弓根水平面夹角(transverse pedicle angle,TPDA)数值存在一定差异,但均自T1~T10随椎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 结论 不同国家人群胸椎椎弓根解剖参数随椎序变化呈现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其具体解剖参数尚存在一定差异,熟悉上述解剖差异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与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疏肝滋肾利水方对眼压已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血流动力学、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盘盘沿面积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对视功能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经药物降眼压治疗,眼压控制在10mmHg≤21mmHg的患者60例(109眼),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55眼),对照组30例(54眼)。治疗组给予疏肝滋肾活血利水方水煎剂50mL,2次/天,30天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0.5mg,3次/天,30天为1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检测治疗前后眼血流动力学变化、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盘盘沿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OA的EDV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明显增快(P<0.01);而R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组治疗后患者SPCA、CRA的PSV、EDV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明显增快(P<0.01);RI则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各循环时间缩短,治疗组治疗后A-CT、A-VT明显缩短(P<0.01);也明显比对照组治疗后缩短相对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RNFL有增厚、盘沿面积扩大,分别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分别对应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疏肝滋肾活血利水方可以明显改善眼压已控制的POAG患者眼血流动力学、改善视盘血液循环、改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盘盘沿面积,从而达到保护视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在检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60眼)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诊断为单眼初发的CSC患者进行时域OCT检查,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并对病变图像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其中34例(34眼)在恢复期行OCT复查,对比分析发作期与恢复期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定量测量结果。采用直线相关法对视网膜浆液性脱离区各参数与视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FFA检查结果:单纯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51眼(2眼经OCT检查证实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合并色素上皮脱离),单纯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4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合并色素上皮脱离3眼.其他2眼(经OCT检查证实为单纯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2)OCT检查结果:单纯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49眼,单纯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6眼,神经上皮合并色素上皮脱离5眼。(3)恢复期患者视力较发作期患者有所提高,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恢复期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显著薄于发作期(P〈0.01)。(4)视力与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水平横径、垂直纵径、高度及中心凹6mm范围内容积均显著相关fP〈0.01),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色素上皮脱离范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OCT能够无创伤性地在活体上观察CSC视网膜组织形态学改变,可明确应用于CSC的临床分型及视力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4.
液体治疗是麻醉期间纠正低血压,维持正常的血容量,保证组织灌注的重要措施。但液体治疗的容量扩充效果尚无公认的测量方法。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引入液体动力学的观念[1~6],分析输入的液体在体内的分布及清除情况,探讨合理的临床液体治疗。Hahn等[1]研究中发现性别是影响液体代谢的一个因素,但年龄是否会影响液体代谢没有相关探讨。在临床工作中,老年病人的输液方式与年轻人不同,年龄是否对血液稀释有影响。针对这个假设,本研究通过在年轻组和年老组恒速输注复方乳酸钠,观测全身麻醉下病人的血液稀释变化及血压、心率变化,并分析年龄是否是血…  相似文献   
85.
自1884年Knapp〔1〕首次使用4%可卡因作球后阻滞麻醉以来,并发症也时有发生。现将本院自1994年5月~1995年10月发生的9例利多卡因球后麻醉引起暂时性黑朦病例报道如下。本组病例共9例9眼,男性6眼,女性3眼,右眼4眼,左眼5眼,年龄54~70岁,平均61.2岁,均为青光眼患者。眼压均用药物控制在2.67kPa(1kPa=7.5mmHg)以下才行手术。手术方法:上述9例均用2%利多卡因2ml作球后阻滞麻醉,不加肾上腺素,压迫1~2分钟后以开睑器开睑,固定上直肌。9例均在麻醉后约10分钟内患者发现术眼视力突然消失,检查无光感。视盘边界清,视网膜平,未见视网膜出血、渗出…  相似文献   
86.
项燕  明蕾  龚梦 《中国性科学》2016,(3):107-109
目的:研究男性染色体多态性对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结局的影响及男性染色体多态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试管助孕治疗的男性染色体检查结果分为试验组(41例)及对照组(124例),回顾性分析了两组IVF/ICSI妊娠结局及两组精液质量。结果:(1)试验组IVF受精率(71%vs 87%,P=0.001)、卵裂率(75%vs 89%,P=0.003)、优胚率(51%vs 66%,P=0.049)、临床妊娠率(14%vs62.5%,P=0.033)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着床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相似,无统计学意义。(2)试验组ICSI优胚率(52%vs 59%,P=0.047)较对照组低,其余统计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3)试验组精液质量正常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结:男性染色体多态性对IVF有不利的影响,对ICSI妊娠结局影响不大。男性染色体多态性会降低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87.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做为糖尿病性眼合并症导致视力障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治疗困难的眼病为糖尿病性黄斑病.虽可分为黄斑水肿、缺血性发斑病、视网膜色素上皮症三类,但在临床上最常见的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一、糖尿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表现因本病可持续存在黄斑部的...  相似文献   
88.
缩短平均住院日与提高医院效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实行住院床位医院统一调控,加强住院流程各环节的管理,减少相对低效的诊疗服务时间,控制医院感染,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单病床的效益和效率,实现病人和医院利益双赢。  相似文献   
89.
睫状视网膜动脉是灌注黄斑区血流的动脉,可走行于黄斑区上方或下方,供应黄斑区及其附近视网膜内层的小部分区域。当全身动脉压升高、睫状视网膜动脉灌注压降低或伴有血管炎症等其他异常时导致其发生阻塞,称为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临床上少见,其表现不一,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视网膜血管疾病联合发病。临床上共分为3型:Ⅰ型,单独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Ⅱ型,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Ⅲ型,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合并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现将我院2000-2005年期间收治的单独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0.
90岁以上老年病人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4例 90岁以上高龄老年病人麻醉方法的选择、术中管理及术后治疗进行探讨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老年病人中男性 10例 ,女性 4例 ,年龄 90~ 98岁 ,平均 91.9岁。1.2 麻醉方法  9例下腹部及盆腔手术病人均采用硬膜外阻滞 ,5例上腹部及胸腔手术病人则采用全麻或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硬膜外阻滞用 1%利多卡因与 0 .1%地卡因混合液 ;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 0 .0 5mg/kg、硫喷妥钠 1mg/kg、芬太尼 2 μg/kg、万可松 0 .1mg/kg ,维持则采用 0 .5%异氟醚和万可松及硬膜外阻滞。1.3 术中监测及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