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291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77篇
  3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1997年3月以来,我们应用纤支镜对26例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胸腔检查寻找到漏气部位后,于破裂口局部喷注自体血和凝血酶治疗,效果显著。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6例患者皆为住院病人,男17例,女9例;年龄16~71岁,平均38.2±7.6岁;行持续胸腔闭式引流1~2周仍持续漏气而确诊为交通性或张力性自发性气胸,平均引流时间1.3±0.2周;治疗前肺压缩在50%—90%,平均为65%±7.5%;特发性气胸12例,继发  相似文献   
102.
医院健康教育作为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一年来,我们将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在护理程序中加以应用,分三个阶段重点教育,采取口头、书面、示范三种教育形式,适应了现代护理观的发展,提高了病人的住院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03.
强直性脊柱炎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脊柱关节病,临床上以脊柱活动受限,关节、腰背疼痛为主要症状,目前对于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预防均还存在一定争议,现对其进行全面综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极端气温对非意外死亡数和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的影响,以期为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卫生决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收集和整理2015至2019年山东省淄博市逐日非意外死亡资料和气象资料,计算逐日YLL,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极端低温和极端高温[分别定义为研究期间日均气温分布的第2.5(-4.2℃)和97.5百分位数(29.1℃)]对非意外死亡数和YLL的滞后效应,并识别脆弱人群。结果 研究期间,淄博市共报告了144 310例非意外死亡,YLL为1 886 493年。极端低温对非意外死亡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单日和累积滞后效应分别在暴露第4和21天最大[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05(95%CI:1.04~1.07)和1.23(95%CI:1.10~1.39);YLL的变化值分别为56.51(95%CI:37.92~75.11)和259.55(95%CI:116.45~402.65)年];极端高温的影响较为短促,单日和累积滞后效应分别在暴露当天和第7天最大[死亡的RR分别为1.19(95%CI:1.15~1.24)和1.45(95%CI:1.34~1.5...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雌激素调节长链非编码RNA-339(lncRNA-339)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基质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EMs子宫内膜中lncRNA-339的表达。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白细胞介素-1β(IL-1β)抑制剂ACZ885分别处理经雌二醇(E2)刺激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系ThESCs。另外,E2处理条件下对ThESCs细胞进行过表达或沉默lncRNA-339,并且过表达lncRNA-339后用ACZ885处理ThESCs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lncRNA-339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hESCs中IL-1β的水平,Transwell法检测ThESCs细胞的迁移率和侵袭率。结果 lncRNA-339在EMs子宫内膜中表达增加(P<0.05)。E2或者过表达lncRNA-339都能促进ThESCs细胞中lncRNA-339和IL-1β的表达(P<0.05),促进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而当抑制E2、沉默l...  相似文献   
106.
骨痹散治疗腰椎管狭窄症4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 67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 (中药骨痹散治疗 )45例和西药组 (扶他林等治疗)22例, 2个疗程后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症状量表分析法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中药组显效率为 77. 78%,西药组为 50 .02%, 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中药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缓解疼痛方面较西药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比较在行腹腔镜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断流术时联合脾切除或采取脾保留对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3 0例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接受腹腔镜下断流术联合脾切除术,另30例采取断流术和脾保留术。结果 术后2 w,脾切除组门静脉内径和血流量分别为(1.1±0.2) cm和(820.1±101.1) ml/min,明显低于脾保留组【分别为(1.3±0.2) cm和(941.0±188.1) ml/min,P<0.05】,平均血流速度为(19.2±3.1)cm/s,明显快于脾保留组的(16.2±2.5) cm/s(P<0.05);术后3 m,脾切除组血清层粘连蛋白水平为(100.9±29.1) ng/L,显著低于脾保留组的(126.7±30.1) ng/L(P<0.05);随访发现脾切除组门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和腹水发生率分别为3.3%、0.0%和10.0%,显著低于脾保留组的16.7%、26.7%和33.3%(P<0.05),脾保留组死亡2例(6.7%)。结论 对于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行腹腔镜下曲张静脉断流术时要谨慎采取脾保留手术,可能带来不利的临床后果。  相似文献   
108.
形状记忆聚合物在适当的刺激(温度、光、电、磁、溶剂)下,可以完成从暂时态到永久或者初始形状的转变。其中,热致型形状记忆聚合物最具代表性,可以通过转变温度来完成形状记忆。在医疗领域,生物相容性、机械性能、可降解性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凭借形状记忆效应,可降解形状记忆聚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形状记忆聚合物的记忆机理、可降解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分类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9.
杨梅  陈兰举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1):1473-1476
目的:检测肝脏核因子(NF)-κB的表达,评估γ-干扰素(IFN-γ)对乳鼠感染轮状病毒(RV)后的作用。方法:将乳鼠分为肠道外感染对照组、IFN-γ大小剂量干预组。腹腔注射RV建立2日龄RV肠道外感染模型。用大小剂量(2μg,0.2μg)IFN-γ在BALB/C乳鼠背部皮下注射3 d。模型建立后第5天取材,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NF-κB表达。结果:IFN-γ小剂量干预组乳鼠肝脏病理损伤评分较肠道外感染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FN-γ大剂量干预组乳鼠肝脏病理损伤评分均较肠道外感染对照组和IFN-γ小剂量干预组明显增高(P<0.01)。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IFN-γ大小剂量干预组NF-κB表达随IFN-γ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1)。结论:IFN-γ能刺激NF-κB的表达。肝脏的病理损伤与NF-κB在肝脏的表达量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国产英卡膦酸二钠单次静脉滴注(注射剂)和连续口服(片剂)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安全性,比较国产英卡膦酸二钠与国产氯屈膦酸二钠(洛屈)治疗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骨转移疼痛:多中心,开放,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A 组:英卡膦酸二钠注射液10mg,静注,d 1;英卡膦酸二钠片5mg,Po 3次/日,d 6~21。B组:氯屈膦酸二钠注射液300mg,静注,d 1~5;氯屈膦酸二钠胶囊800mg,Po 3次/日,d 6~21。结果 163例病人入组,其中109例可评价不良反应,100例可评价疗效,用药第6天,英卡膦酸二钠英和氯屈膦酸二钠镇痛的疗效分别为58.70%及55.07%,P=0.6457;第21天,疗效分别为70.09%及69.57%,P=0.3547;用药第6天,英卡膦酸二钠英与氯屈膦酸二钠改善活动能力的疗效分别为31.11%及30.43%,P=0.9271;第21天,疗效分别为41.11%及39.13%,P=0.8007。不良反应发热、骨肌肉一过性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的发生率,英卡膦酸二钠分别为29.79%、19.15%、8.51%、6.38%、4.26%、4.26%;氯屈膦酸二钠分别为7.25%、5.80%、13.04%、11.59%、2.90%、0%,发热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002),骨肌肉一过性疼痛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2)。对发热和骨肌肉一过性疼痛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不同的试验组用药是影响发热的最显著因素,P=0.0071;组别并不是影响骨肌肉一过性疼痛的因素,P=0.0776。结论英卡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的疗效,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活动能力,不良反应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