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观察半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黄斑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的疗效.方法 经临床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确诊为黄斑区的中浆患者15例15只眼,采用半量PDT进行治疗,维替泊芬注射15 min后689 nm激光进行照射83 s.治疗后随访1~12月,平均4.5月,术后行视力、眼底、FFA及OCT检查.结果 最佳矫正视力0.4~1.2,平均0.78,视力明显改善者14只眼,视力稳定者1只眼,FFA检查显示渗漏完全消失者13只眼,部分消失者2只眼.治疗后1、3月OCT检查显示黄斑厚度恢复正常14只眼,部分吸收1只眼;眼底检查显示黄斑水肿基本消失,未见病情恶化者,半年后1只眼复发.结论 半量PDT是治疗黄斑中心区中浆的有效方法,病程越短显效越快,黄斑OCT可以很好显示治疗效果,但是尚需要进一步的对照研究来观察其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
张学东  雷春涛 《重庆医学》2003,32(11):1449-1449
眼内新生血管的药物治疗一直是眼科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目前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药物。奥曲肽是世界上第 1种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类药物 ,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本实验从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对奥曲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在国内外首先利用奥曲肽腹腔注射的给药方法 ,观察其对眼内新生血管的治疗作用 ,为奥曲肽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有益的探讨。奥曲肽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张学东$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400016 @雷春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400016  相似文献   
33.
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囊样水肿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黄斑囊样水肿运用曲安奈德(TA)后视力及黄斑厚度变化.方法 选择经临床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确诊的黄斑囊样水肿患者22例25眼,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TA 4ms/0.1 ml,在1周、1月、2月及3月时分别检查患者视力、OCT及眼压等.结果 23眼视力有明显提高,OCT检查黄斑犀度有显著降低(P<0.01),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TA可显著减轻糖尿病性黄斑囊样水肿,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4.
方静  张学东  雷春涛  李琦 《中国药房》2004,15(12):723-725
目的 :探讨川芎嗪、环丙沙星对人结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噻唑蓝法 ,观察不同浓度川芎嗪、环丙沙星对人结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川芎嗪、环丙沙星对人结膜成纤维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与浓度呈正比。结论 :川芎嗪、环丙沙星可有效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35.
Graves眼病发生和病程持续与某些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水平异常有关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由于对这些因子的抑制及抗细胞增殖的作用而引起眼科学家的重视。本文对生长抑素类药物的特性及其在Graves眼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6.
目的:调查描述和比较汉族和彝族人群的眼轴长度分布。方法:通过记录295例病患的眼轴长度和实际植入人工晶状体度数情况,比较两民族之间的差异。结果:汉族和彝族人群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0.6~34.6(中位数为23.0)mm和20.5~31.0(中位数为23.3)mm。结论:汉族和彝族人群的眼轴长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际置入的人工晶状体度数与理论值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7.
目的调查四川省安岳县50岁以上农村地区人群中翼状胬肉的发病与分布情况,为翼状胬肉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岳县18个乡镇50岁以上的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翼状胬肉的发病与分布情况。结果完成调查对象3288人,共发现胬肉患者435人,患病率为13.23%;男性患者191人,患病率为15.03%,女性患者24人,患病率为12.10%;超过30%的胬肉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接近10%的患者盲。结论翼状胬肉是影响50岁以上人群视力的重要原因,需要加强眼健康宣教及基层医院的胬肉手术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环丙沙星对人结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效果.方法:应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环丙沙星对人结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环丙沙星对人结膜成纤维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效果呈浓度依赖性.结论:环丙沙星对防治PVR有效,本研究为环丙沙星应用于临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 通过对比第1次(1987年)与第2次(2006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四川省视力残疾原因构成及对比不同年龄段的视力残疾原因构成,以期发现近20年来四川省视力残疾人主要致残原因及其变化,为防盲治盲提供依据.方法 第1次,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均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分别采用数据表、卡方检验、配对t检验等对比分析1987年和2006年两次视力残疾原因构成比及各年龄阶段构成比变化.结果 第1次(1987)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四川省抽调了36131户人家,总人口145201人,男73483人(50.61%),女71718人(49.39%),盲人629人(0.43%),低视力747人(O.52%).第2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四川省抽调40351户人家,总人口125641人(男62735人,49.93%;女62906人,50.07%),盲人966人(0.77%),低视力1513人(1.20%).与第1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相比,视力残疾的首要原因仍是白内障,第3位均为角膜病,第1次调查居第2位的沙眼在第2次调查中已由视网膜疾病取代,沙眼已降至第9位,视网膜疾病由1987年的第5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2位.其余视力0致残眼病的构成比变化不大.结论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疾病(白内障、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和角膜病,将是主要视力致残眼病,是的防盲重点;沙眼随着人民群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只是在部分老年人群中残留,推测未来将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40.
一个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缝隙连接蛋白基因新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鉴定一个中国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白内障(autosomal dominant congenital cataract,ADCC)家系其致病与缝隙连接蛋白a3/a8(gap junction protein alpha3/alpha8,GJA3/GJA8)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对一个ADCC家系5名家系成员和100名正常健康人进行全面眼科检查.抽取外周血5 mL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GJA3/CJA8编码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纯化的PCR产物通过直接测序以筛查致病突变.结果 通过双向序列分析,发现GJA8基因第2外显子的第138位发生碱基G→A转换(c.138G》A,GGG→GGA),产生同义突变(G46G);第139个碱基因G→T颠换发生错义突变(c.139 G》T,GAT→TAT)导致第47位编码天门冬氨酸密码子突变为酪氨酸(D47Y),家系中非患者和100名对照者基因组序列均无此改变,而且生物信息检索显示GJAB基因第47位编码的天门冬氨酸具有高度的物种保守性.家系3例患者CJA3基因突变筛查未见任何碱基改变.结论 在一个中国人ADCC家系中发现GJAB基因新致病突变(D47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