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 斑秃病因至今尚未明了,目前多倾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但精神因素也有密切关系。我科应用2%苯甲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斑秃200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选择有典型症状斑秃患者256例。2%苯甲醇注射液组200例,男134例,女66例,男:女为2∶1;年龄最大62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1岁。0.25%普鲁卡因注射液组56例,男42例,女14例,男:女为3∶1;年龄最大60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38岁。临床症状:多突然发生,秃发区一至数个,呈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圜形脱发区,直径1cm~2cm或更大。二、治疗方法 2%苯甲醇注射液组:常规消毒皮损区后作局部皮内点状注射,每点注射0.1ml,两点间距1cm~2cm,每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乙型肝炎病毒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氨酸(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10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拉米夫定联合医用臭氧组)50例和对照组(拉米夫定组)58例。治疗组采用拉夫米定联合医用臭氧治疗,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12、24、48周肝功能(ALT、AST)、HBVDNA及治疗后24、48周HBeAg、HBeAb、YMDD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12、24、48周ALT、AST、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治疗组治疗后12、24、48周ALT、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12周HBVDN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48周HBVDNA水平均较对照组治疗后12周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24、48周HBeAg阴转率分别为32.0%、5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3.8%(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48周HBeAb阳转率为1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P〈0.05),治疗组治疗后48周YMDD检出率为8.0%,较对照组的24.1%低(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医用臭氧对提高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减少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的临床特征(附9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出现肾脏损害的36例临床资料,肾损害发生率占40%。仅有尿沉渣改变者23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明显异常者13例。本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建立五重巢式PCR技术同步检测单细胞DMD基因和性别,探讨该技术在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植入前诊断(DMD-PGD)的可行性。方法 获取正常男性、女性单个淋巴细胞和无DMD家庭史的单个胚胎细胞,用五重巢式PCR技术检测DMD基因外显子17、19、44、48和SRY基因。结果 在正常男性单个淋巴细胞扩增成功率为96.7%(145/150),假阳性率为4%(1/25),假阴性率为0(0/25)。在正常女性单个淋巴细胞扩增成功率为98%(147/150),假阳性率为0(0/25),假阴性率为0(0/25)。15个胚胎细胞扩增成功率为100%(66/75),假阳性率为0(0/25)。结论 本文建立的单细胞DMD基因外显子17、19、44、48和SRY基因五重巢式PCR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望应用于DMD-PGD。  相似文献   
95.
1 临床资料张×× ,男 ,60岁 ,因阵发性心前区痛 5年 ,加重1周于 1999年 11月 2 0日入院。入院查体 :体温、脉搏、呼吸均正常 ,血压 (BP) 90 /60 mm Hg(1mm Hg=0 .133k Pa) ,颈静脉不充盈 ,双肺无罗音 ,心界左侧扩大 ,心率 90次 /分 ,律齐 ,心音钝 ,未闻及杂音 ,肝脾肋缘下未扪及。结合 ECG、心肌酶学检查 ,诊断为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功能 2级。治疗 4周后症状消失 ,ECG中 ST回至等电位线 ,倒置 T波变浅 , 、 、a VF导联 QS波存在。 12月 2日出现右胸剧痛 ,吸气时加重。查体 :BP 10 5 /75 mm Hg,双肺闻及湿性罗音 ,血沉 (E…  相似文献   
96.
狼疮性肾炎合并妊娠相关问题的探讨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主要累及生育年龄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但不影响生育能力.新近更多的前瞻性研究表明,狼疮静止期妊娠对母亲来讲是安全的.狼疮性肾炎孕妇的胎儿和母亲的预后与怀孕时的狼疮活跃情况、肾功能、抗磷脂抗体的存在有很强的相关性.为避免肾脏的并发症,建议怀孕后给予适当激素预防,并在预计分娩前几天及分娩后强化激素治疗,然后快速减至产前维持剂量.妊娠时狼疮活跃的治疗药物包括皮质激素、羟氯喹、硫唑嘌呤、环胞素A等.血压控制可选择的药物包括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  相似文献   
97.
汶川地震中挤压综合征合并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地震中挤压综合征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感染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地震后挤压综合征患者的感染部位、病原体、治疗及转归,并将其与单纯挤压综合征患者(20例)作对比。结果伤口和肺部是主要的感染部位。感染菌种主要为鲍曼氏不动杆菌16例、铜绿假单胞菌10例、大肠杆菌9例、阴沟肠杆菌8例。伤口感染菌种以鲍曼氏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孢菌为主,肺部感染菌种以鲍曼不动杆菌及阴沟肠杆菌为主。感染者中接受筋膜切开术28例,行血液透析30例,其中26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合并感染患者肾功能损害持续时间[(27.4±11.1)d]显著长于单纯挤压综合征患者[(13.0±11.2)d,P〈0.05],但病死率无明显差别(8.1%VS5.0%,P〉0.05]。结论感染是挤压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应加强监控,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98.
陶冶  王佑娟 《临床荟萃》2001,16(11):484-485
目的:了解尿毒症患者肺、呼吸肌、呼吸中枢的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了30例尿毒症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能气量(MB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25)、肺弥散量(DLco)、最大吸气口腔压(MIP)和口腔阻断压(P0.1)等参数。结果:尿毒症患者反映肺通气功能指标FVC、MBC、FEV1、PEF、MMEF、V25及弥漫功能的指标DLco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呼吸肌力指标MIP也明显降低;而呼吸中枢兴奋性指标口腔阻断压(P0.1)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尿毒症患者在肺通气及弥散功能降低的基础上,存在着呼吸肌力的下降和呼吸中枢兴奋性的增高。  相似文献   
9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调节性T细胞(Treg)的异常表达与SLE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reg所表达的共信号分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CD134(OX40)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 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均被证实与SLE的发生有关。共信号分子在Treg的发育和功能的维持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的研究表明IL-2在SLE的治疗中是一把双刃剑,TGF-β可以抑制Treg的分化,而IL-10在SLE发病中起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8例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另选择同期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7例子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24个月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随机对其中42例恩替卡韦治疗者、36例阿德福韦酯治疗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个月行肝组织穿刺术作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评分比较.结果 恩替卡韦组患者治疗12、24个月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8.4%、80.4%,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组患者的31.1%、41.9%(P均<0.05);2组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Ⅲ、LN、HA、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且恩替卡韦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P均<0.05).恩替卡韦组治疗后24个月组织学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评分均低于阿德福韦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与抗病毒疗效密切相关,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较阿德福韦酯更能抑制HBV复制,可改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