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136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43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75篇
  3篇
中国医学   109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优化已建立的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预测模型(REACH—B评分模型)。方法收集2004年10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初次入院、HBsAg阳性超过半年的患者,分为HCC组和对照组(非HCC组),回顾性收集相关指标,进行评分评估。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各模型预测价值。结果预测3年HBV相关性HCC发生,共纳入627例患者,其中HCC组151例,对照组476例。REACHB评分模型预测3年HCC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95%CI:0.74~0.82),敏感度为73.00%,特异度为78.70%。联合甲胎蛋白(AFP)建立R—AFP评分模型,对3年HCC发生的AUC升至0.80(95%CI:0.76~0.83,Z=2.50,P=0.01),敏感度为71.03%,特异度为79.13%。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3与AFP之比(AFP—L3%)建立R—AFP—L3%评分模型,对3年HCC发生的AUC进一步升至0.83(95%CI:0.80~0.87,Z=2.45,P=0.01),敏感度为75.01%,特异度为79.32%。预测5年HBV相关性HCC发生,共纳人159例患者,其中HCC组65例,对照组94例。REACH—B评分模型预测5年HCC发生的AUC为0.79(95%CI:0.72~0.87),敏感度为73.60%,特异度为75.43%。R-AFP评分模型对5年HCC发生的预测价值AUC升至0.84(95%CI:0.77~0.90,Z=2.70,P=0.006),敏感度为83.12%,特异度为77.89%。结论联合AFP及AFP—L3%能优化REACHB评分模型对3年和5年HBV相关性HCC发生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3.
程玲  陈薇 《医药导报》2014,33(2):206-209
该文对以CAS/PAS双点位理论指导合成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药作为抗阿尔茨海默病(AD)药物进行综述.AChE抑制药已经广泛用于AD的临床治疗,活性更强的CAS/PAS双点位胆碱酯酶抑制药已经在细胞和动物水平显示出很强神经保护作用,这类双点位胆碱酯酶抑制药具有更广阔的研发前景.  相似文献   
24.
应加强对HIV感染者的有效管理陈薇张玲娜于立江吉林省卫生防疫站(长春市130021)随着HIV感染者在我国的不断增多,流行区域的不断扩大,而HIV感染者又无任何症状,潜伏期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发病,因此加强对HIV感染者的有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省1...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的社区高血压患者4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0例,治疗组给予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定期回访等的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正确用药率及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正确用药率为90.5%,对照组为71.4%;治疗组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分为(90.07±4.23)分,对照组为(65.55±3.2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和系统的全程护理督导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各项炎性指标的变化以及发病前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ACS患者83例为研究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或造影阴性的冠心病患者71例为对照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比较其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以及可溶性P-选择素(Sp-sel)水平。结果:1研究组与对照组发病前感染率分别为41.0%和25.4%,研究组高于对照组(χ2=4.170,P0.05);且年龄70岁的患者发病前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年龄≤70岁的患者(χ2=3.645,P0.05)。2研究组患者血清中CRP、IL-6和Spsel水平分别为(7.52±1.62)mg/L、(247.55±62.17)ng/L和(90.14±23.71)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56、18.391、14.091,P0.05)。结论:ACS与发病前急性感染可能存在相关性,且ACS患者血清中的炎性指标明显升高,提示临床可以通过对患者炎性指标的检测对ACS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定量荧光PCR(QF-PCR)在染色体畸变中诊断的准确性,探讨QF-PCR、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核型分析)这3种技术在染色体畸变的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多方法联合诊断的优势和必要性。方法采用QF-PCR检测106例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的产前羊水的染色体畸变,同时使用CNV-seq(102例)及核型分析(4例)检测;统计QF-PCR与后两者之间的阳性符合率。结果在21、18、13、X、Y共5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方面,QF-PCR与CNV-seq及核型分析的阳性符合率均为100%。对于所有46条染色体畸变的检测,CNV-seq阳性但QF-PCR无法检出的共21例,其中20例微缺失或微重复均小于5 Mb,核型分析可能均无法检出。结论QF-PCR对5种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QF-PCR结合CNV-seq,相互补充和印证,快速且覆盖面广,具有部分替代核型分析的潜力;多方法联合诊断对染色体畸变的检出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究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体层扫描成像(18F-FDG PET/CT)在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22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乳腺癌原发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状态将患者分为三阴性乳腺癌和非三阴性乳腺癌两组;基于PET图像和CT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用于预测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CT形态学特征和PET代谢参数的差异,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建立联合临床特征的综合性影像组学模型。结果 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在肿瘤直径、边缘、合并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累犯邻近皮肤乳头及PET代谢参数等方面表现出更显著的侵袭性(t=-3.19,χ2=7.30、8.10、5.34,t=3.80、3.30、3.42,P< 0.05)。构建的18F-FDG PET/CT影像组学模型能够有效预测三阴性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5%CI 0.78~0.88),预测准确度为75.9%,灵敏度为74.5%,特异度为77.2%。构建的综合性影像组学模型AUC为0.86(95%CI 0.81~0.90),预测准确度为77.2%,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75.9%。结论 18F-FDG PET/CT在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诊断中发挥重要价值,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和综合性影像组学模型进一步提高了PET代谢参数的预测效能,有助于临床上尽早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9.
自1979年11月至1982年3月。我院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抗生素玻璃体腔灌注治疗6例感染性眼内炎,现报告并讨论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6例感染性眼内炎中,男5例,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 (DM)患者诱发电位 (EP)的改变与各临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NicoletVikingTV型肌电图 诱发电位仪对 3 0例 2型糖尿病病人 (DM组 )及年龄和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人 3 0例 (对照组 )进行视觉诱发电位 (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体感诱发电位 (SEP)、事件相关电位 (ERP)的检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比较DM组各项EP参数的变化与病程、血糖、血脂、肾功能、血管病变等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DM组EP异常VEP 2 0例 (66 7% ) ,BA EP 18例 (60 0 % ) ,MNSEP 2 0例 (66 7% ) ,TNSEP 2 2例 (73 3 % ) ,ERP 11例 (3 6 67% )。 (2 )异常表现为波形缺失、波潜伏期延长及波幅下降。 (3 )DM组EP参数的改变与病程、血糖、血脂及肾功能、动脉硬化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1、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视觉、听觉、体感、认知功能的障碍 ,神经病变程度与病程平行 ,控制血糖、血脂、保护肾功能、防治血管病变有利于阻止患者的神经病变的发展 ,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