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8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比较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女性抑郁症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SSRI(氟西汀胶囊、舍曲林胶囊、西酞普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善情况、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MECT对记忆的影响、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4、8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MS中的再认、图片、联想、及背数记忆四个项目,MECT治疗的第1天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在治疗的第1、2周末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组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联合SSRI治疗抑郁症急性期的疗效优于单用SSRI治疗,且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陈莲  唐农  荣震 《广西中医药》2015,38(1):56-57
<正>肝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高,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生多处肝内转移或远处转移,或合并有严重肝硬化,失去手术、放化疗机会,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0年肝癌死亡人数达31万,高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1],目前肝癌的总体治疗效果不理想。中医治疗本病经验丰富,治疗多从疏肝健脾、清热利湿解毒、活血化瘀、滋养肝肾之阴出发,鲜见温阳。笔者从事肝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对减轻索拉菲尼治疗原发性肝癌后毒副反应的疗效。方法:将4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应用索拉菲尼治疗。治疗组23例在应用索拉菲尼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将患者分为两型,津亏血燥型予增液汤合当归饮子治疗;胃阴不足型予麦门冬汤加味治疗。两组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白细胞计数、肝功能、甲胎蛋白等指标及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毒副反应评分总和等方面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在减轻原发性肝癌索拉菲尼治疗后毒副作用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6):2342-2344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但是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的产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三高”症状,即: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产生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现象,从而使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次研究对不同地区、性别、年龄、工种等人群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综述,总结不同人群体质量指数(BM I )、血压、血糖、血脂的特点及规律,从而指导我国居民建立良好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及时控制自身的血压、血糖和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的发病率,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脉络膜骨瘤患眼的眼底多模式影像特征。

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选取2015-10/2019-08在西安市第三医院眼科检查确诊且资料完整的脉络膜骨瘤患者9例15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眼底彩色照相、短波长眼底自发荧光(SW-AF)、红外眼底自发荧光(IR-AF)、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以及眼眶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

结果:眼底彩色像显示15眼中,病变累及黄斑及视盘5眼(33%),仅累及黄斑8眼(53%),位于视盘旁2眼(13%); 所有患眼的脉络膜骨瘤均呈橙红色或黄白色,表面有色素沉着。SW-AF检查显示15眼(100%)的脉络膜骨瘤及其周围均有斑驳状低荧光及高荧光,而IR-AF检查则显示所有脉络膜骨瘤所在部位有点、片状高荧光及低荧光。FFA显示15眼(100%)的脉络膜骨瘤在造影过程中亮度逐渐增强,其中6眼(40%)有剧烈渗漏荧光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SRNV)呈现。ICGA显示9眼(60%)存在SRNV,造影早期所有脉络膜骨瘤对应部位呈低荧光,造影过程中瘤体亮度逐渐增强。OCT显示10眼(67%)的脉络膜骨瘤呈强、弱不均匀反射,5眼(33%)的脉络膜骨瘤呈弱反射,所有患眼均有视网膜神经上皮下暗反射腔。15眼(100%)的脉络膜骨瘤在CT图像上均呈高密度骨性肿块。

结论:脉络膜骨瘤呈橙红色或黄白色,其在CT图像上为骨性表现,这是诊断脉络膜骨瘤的重要依据。脉络膜骨瘤所在区域有视网膜色素上皮受损所致斑驳状强、弱不均的SW-AF及IR-AF。FFA及ICGA可明确病变区域异常循环状况。OCT可显示瘤体切面反射强弱不一,并有助于观察视网膜下积液及新生血管状况。  相似文献   

16.
自拟止嗽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莲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51-2551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bma,简称CVA),是一种以顽固性咳嗽为特征的非典型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隐匿性咳嗽、咳嗽性哮喘。是近年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病,为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仅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而无典型哮喘的喘息和肺部阳性体征,易误诊为支气管炎或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止嗽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临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A类 (retinoid ,又称维甲类 )化合物是诱导分化剂中最重要并用于临床治疗的一类药物 ,由维生素A衍生而来。维生素A包括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 (维A酸 )。维生素A类化合物在视觉、调节生长、生殖、上皮的分化和增殖方面起重要作用 ;由于维生素A缺乏可使上皮细胞癌变率增加[1] ,从而引起人们对维生素A类在肿瘤治疗和预防方面的极大兴趣。体内存在的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维生素A代谢产物 ,有全反式维甲酸 (ATRA)、3 4双脱氢维甲酸(ddRA)和 9 顺式维甲酸 (9 cRA)等。 80年代 ,上海瑞金医院在世界上首次应用全反…  相似文献   
18.
小儿炎症阑尾肌间神经丛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小儿炎症阑尾壁肌间神经节及节内神经节细胞(节内细胞)数量变化,形态以及肌间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纤维的数量变化的意义。方法 应用HE染色对1-13岁(平均6.9岁)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7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0例及42例对照组进行观察,分别取每个标本的尖端、中部、根部三处,测定肌间神经节密度(神经节总数/周长)及节内细胞数,并对其中各类型阑尾各6级及对照组7例的肌间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纤维进行观察。结果 炎症阑尾肌间神经节密度及节内细胞数较对照组减少,并随炎症的加重而明显减少;同一病理类型阑尾炎,从根部至尖端两参数亦呈递减趋势,而神经节细胞的成熟度无异常。胆碱酯酶阳性纤维也随炎症加重而明显减少。结论 炎症阑尾肌间神经节密度、节内细胞及胆碱酯酶染色数目减少与阑尾炎症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视黄酸受体在胚胎肾上腺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对神经母细胞瘤发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以原位杂交方法测定20例胎儿肾上腺和5例神经母细胞瘤的视黄酸受体RARα,β,γ和RXRα,β,γ,并以阳性细胞光密度值作统计分析。结果 视黄酸受体阳性集中显示于神经母细胞结节,随胎龄增加表达增强,胚胎19周后表达减弱;在分化不良型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视黄酸受体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分化良好型。结论 视黄酸受体参与了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的分化过程,与神经母细胞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4例胆总管未闭锁型胆道闭锁的临床疗效,旨在指导临床对此类胆道闭锁的手术方式进行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5至2006年间收治的24例胆总管未闭锁型胆道闭锁患儿手术、术后病理及随访资料.对空肠肝门吻合(A组)与胆囊肝门吻合(B组)在自体肝生存率、黄疸清除率、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等方面比较分析;并对胆道闭锁胆囊病理标本及正常对照组胆囊进行胶原纤维Van Gieson染色和CD68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其纤维化及炎性反应的差异.结果 平均(51±29.02)个月随访期内,自体肝生存率为66.7%.A组自体肝1年生存率为78.6%,3年生存率78.6%;B组1年生存率为66.7%,3年生存率33.2%,两组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个月黄疸清除率明显高于B组(86.7%比33.3%,P<0.05);术后1年胆管炎发生率,A组为60.0%,B组为44.4%(P>0.05).胆道闭锁患儿胆囊表现为明显纤维化和CD68阳性细胞浸润.结论 胆囊肝门吻合治疗胆总管未闭锁型胆道闭锁的疗效较肝门空肠吻合差,可能与胆囊肝门吻合后残余胆道存在纤维化及炎症细胞浸润有关,对其治疗推荐采用肝门空肠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