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电话传送心电图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意义及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用Cardiobeeper电话心电图记录和接收装置(包括Survival导电橡胶电极)对9例室上速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结果显示TTM、ECG、Holter对室上速的诊断分别为100.0%、0%、12.5%,TTM记录图形不失真.结论 TTM是一种对室上速可靠、有效、及时地辅助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最佳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饲料饲养、维生素D3结合高脂饲料饲养、维生素D3结合普通高脂饮食饲养3种方法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比较3种方法的模型建立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成功情况:单纯高脂饲料喂养大鼠主动脉内膜光滑,未见斑块形成;高脂饲料联合维生素D3组仅2例主动脉内膜形成粟粒样斑块;普通高脂饮食喂养同时加维生素D3灌胃后2个月后可见主动脉内膜明显钙化斑块,呈环状,斑块遍及整条动脉。结论高脂饲料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成模率低,普通高脂饮食饲养联合维生素D3每周间隔灌胃方法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成模率高、动物死亡率低,是较好的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2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同时所有患者行颈动脉B超检查,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依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或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142例,占64.5%)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78例,35.5%)。结果: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组24h平均收缩压[(124.52±14.46)mmHg比(133.16±13.62)mmHg]、白昼收缩压[(127.23±16.42)mmHg比(136.25±12.44)mmHg],24h平均脉压[(56.74±8.98)mmHg比(64.66±10.20)mmHg]、白昼平均脉压[(56.97±7.23)mmHg比(66.52±14.62)mmHg]夜间平均脉压[(55.61±6.32)mmHg比(63.92±7.42)mmHg]显著升高,24h、自昼、夜间血压变异性也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与动态血压、脉压水平升高,血压变异性、昼夜节律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蛋白及基因表达及斑块形态学的影响,以揭示辛伐他汀抑制炎症反应,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和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灌胃进行干预,给药4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主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HMGB-1的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HMGB-1的基因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HMGB-1蛋白表达. 结果 (1)HMGB-1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表达呈强阳性,辛伐他汀组HMGB-1表达较单纯动脉粥样硬化组减少.(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动脉粥样硬化组HMGB-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辛伐他汀干预组HMGB-1基因表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组(P<0.01),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动脉粥样硬化组及辛伐他汀组血清HMGB-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辛伐他汀组血清HMGB-1表达低于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 结论 (1)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血管HMGB-1的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强.(2)辛伐他汀能够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斑块形成,降低HMGB-1的蛋白及基因表达,通过减轻炎症反应的途径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蛋白及基因表达变化,以揭示与炎症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主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HMGB-1的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大鼠主动脉血管HMGB-1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正常血管壁内存在HMGB-1表达,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HMGB-1分布不均匀,炎症细胞浸润区和坏死区周边基质内表达明显增高,炎症细胞浸润区内以单核-巨噬细胞胞核、胞浆和间质内表达为主,后者成条带状分布于坏死区边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HMGB-1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正常血管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血管HMGB-1的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水平与心脏结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性收录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CRF患者作为CRF组,40例无肾脏疾病的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血清PON1等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变,以及和心脏结构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质量(LVM)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KD5期患者总抗氧化态(T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氧化应激指数(OS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KD患者血清PON1水平与LVM(r=-0.641,P=0.033)和LVMI(r=-0.562,P=0.029)呈负相关。血清PON1水平作为自变量能分别进入LVM(P=0.013)和LVMI(P=0.037)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方程。结论 CRF患者体内PON1水平明显下降,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对心室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陡峭轴透明角膜切口对手术源性散光(SIA)的长期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1日所有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56例(63眼,右眼32只,左眼31只)。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手术由同一医师完成,采用IOL-Master 700测量并记录术前及术后于2021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随访患者的角膜曲率、角膜散光陡峭轴及平坦轴的屈光力和轴向,运用矢量分析法计算SIA。比较不同眼别、不同陡峭轴方向角膜切口(顺规散光组对应上方切口组、逆规散光组对应颞侧切口组、斜轴散光组对应斜轴切口组)、不同时间段(白内障术后36~48个月组、24~36个月组、12~24个月组)及使用不同计算方法的SIA(矢量分析法与质心法)。采用单因素方差齐性检验与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63眼中,不同眼别比较SIA,右眼为(0.45±0.19)D,左眼为(0.48±0.34)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3,P=0.045);不同陡峭轴方向切口比较SIA,顺规散光组对应上方切口组、逆规散光组对应颞侧切口组、斜轴散光组对应斜轴切口组分别为(0.44±0.36)D、(0.47±0.23)D、(0.50±0.20)D,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2,P=0.800);术后3 个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8,P=0.756);使用矢量分析法计算与质心法计算SI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P=0.800)。结论:通过矢量分析法计算SIA,右眼手术切口的SIA明显小于左眼切口,但在所有患者中不同陡峭轴方向切口、不同时间段、不同计算方法后的SIA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8.
<正> 1 临床资料病例1 女性69岁,2006年5月因"阵发性心悸半年余,加重1d"入院。多次检查动态心电图符合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改变,最长RR间期为2.26s。入院完善检查后植入法国ELA公司生产的Symphony DR2550型起搏器。术程顺利,术后左氧氟沙星预防感染,3d后患者出现消化道不适,改用阿奇霉素。术后7d局部伤口愈合良好,无渗出及异常分泌物,起搏器感知及起搏功能正常,停用抗生素、拆线。术后12d患者出现起搏器囊袋处疼痛,查体见局部皮肤红、皮温升高、有液波感。抽取囊袋中约5ml淡红色积液,涂片可见大量白细胞、少量阳性球菌。当天行起搏器囊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在冠状动脉造影(CAG)的老年患者中观察并发肾动脉狭窄(RAS)的发生率,并分析并发RAS的影响因素。方法 CAG同时行肾动脉造影(RAG)患者277例,分析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RAS发生的关系。结果 经CAG证实冠心病患者212例,RAS发生率19%,CAG正常患者RAS发生率8%,冠脉多支病变组中RAS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及冠状动脉正常组(P<0.01),多因素分析,独立预测因子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OR=1.89,95%可信区间:1.35-2.65,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有较高RAS发生率,发现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应常规行RAG检查。  相似文献   
40.
心绞痛多是在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发生的心肌供血不足所引起的胸痛症状。典型心绞痛的发作有自己独特的症状特征,可通过症状表现进行临床诊断。冠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最具准确性的检查项目,多可通过此检查证实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改变。近日我科收治1例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典型,左右冠脉交替痉挛,伴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而冠脉造影结果正常,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