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精亏损型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消鸣汤治疗,连续服用4周,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疗法联合补肾消鸣汤治疗肾精亏损型神经性耳鸣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发热只是一种人体自身的保护性症状,体温的升高有助于机体免疫系统杀灭病菌,只有确定发热的原因才能针对病因进行用药。  相似文献   
13.
强脉冲光脱毛50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8月~2006年8月,我们应用强脉冲光子(IPL)脱毛系统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脱毛,治疗后随访6~24个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宫颈E6/E7 mRNA和液基细胞学(TCT)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宫颈有高危HPV感染者311例,进行TCT、E6/E7 mRNA及组织学检查,以组织学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的敏感性为72.97%,特异性为90.08%,阳性预测值为81.82%,阴性预测值为85.51%;E6/E7 mRNA检查对HSIL组诊断的敏感性为69.64%,特异性为59.3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7.56、80.27%。TCT对HSIL组诊断的敏感性为56.25%,特异性为88.94%,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12、81.94%。结论 E6/E7 mRNA检查的敏感性比TCT高,而TCT检测特异性高于E6/E7 mRNA。E6/E7 mRNA与TCT联合后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显著提高,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都在80%以上。E6/E7 mRNA及TCT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筛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群体药物动力学原理分析复方冠心Ⅱ不同组成条件对主要组分芍药苷及阿魏酸体内过程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后分别静脉注射芍药苷(PPE)或阿魏酸(FA)提取物水溶液、灌胃给予PPE或FA水溶液及不同组成的水煎液,HPLC法测定血浆中芍药苷和阿魏酸浓度,以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法分别对芍药苷和阿魏酸的血药浓度数据进行群体药物动力学解析。结果:芍药苷的体内药物动力学过程可用吸收相包含一级降解过程的二室口服吸收模型进行表述,参数CL1、V1、CL2、V2、Ka0和Ka1分别为0.509 L/h, 0.104 L,0.113 L/h,0.123 L,0.135/h及0.0135/h;阿魏酸的体内过程可用二室口服吸收模型表述,参数CL1、V1、CL2、V2,、Ka及F分别为0.295 L/h、0.025 L、0.0331 L/h、0.0518 L、0.110/h及0.40。模型化中对个体间差异进行了估计,并以给药组方因素(DF)作为固定效应对参数进行了校正。结论:群体药物动力学方法可以用于分析中药复方冠心Ⅱ中组方变化对其中指标成分的体内吸收和分布产生的影响,较以往的方法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陈文倩  黎秀银  苏钻璋 《妇幼护理》2023,3(22):5351-5353
目的 探讨早产儿采用三阶梯俯卧位对无创辅助通气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8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三阶梯俯卧位.评估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血气指标、呼吸功能和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aCO2指标水平降低,而观察组的PaO2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RR、FiO2均降低,观察组的OI升高(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