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沐舒坦)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76例(81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二组,用药组40例,用沐舒坦针剂鼓室内注射并口服沐舒坦;对照组36例,用地塞米松和α-糜蛋白酶针剂混合液行鼓室内注射,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纯音测听和鼓室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3周随访,用药组中24例25耳显效,12例15耳有效,4例5耳无效,总有效率达88.9%。对照组中14例14耳显效,9例9耳有效,13例13耳无效,总有效率63.9%。结论:沐舒坦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32.
33.
综述听觉监测在耳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价值。听觉监测主要是通过对术中听觉通路的监测和预警作用来保护听觉。常见的听觉监测有听性脑干反应、耳蜗电图、听神经直接动作电位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其中听神经直接动作电位比其他方法更能体现实时监测的优势。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和监测经验的积累,听觉监测能在耳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中为听觉的保护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声带切除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年 1月~2 0 0 0年 4月在我院接受声带切除术的 31例声门型喉鳞癌 (T1期 2 5例、T2 期 6例 )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喉腔形态基本恢复正常 ,气管套管拔管率 10 0 % ,拔管时间中位数 6天 ;术后进食均无误咽现象 ,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中位数 5天 ;96 .4 %的患者对自己术后声音质量表示满意。 31例患者中 ,2 9例术后病理切缘阴性 ;局部无复发者 2 8例 ;随访中无患者发生近远处转移。其 3、5年局部控制率均为 90 .3%。结论 对于早期声门型喉癌 ,声带切除术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较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大范围实施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UNHS)的可行性,以及对筛查出的听力障碍新生儿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 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上海市实施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情况,包括筛查人数、初筛率、初筛和复筛阳性率、确诊人数以及听力障碍程度的分布.筛查技术采用筛查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法,于出生后3 d内和42 d内分别进行初筛和复筛,对复筛未通过者三个月内转至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予以确诊.确诊后的婴幼儿六个月内进行干预,并进行跟踪随访和评估,比较干预和未干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2002~2005年筛查总人数分别为56 191、82 662、86 940、121 460例,初筛率分别为83.38%、93.93%、94.01%和98.03%,初筛阳性率分别为12.53%、11.41%、12.00%和11.92%;复筛率分别为63.92%、63.47%、71.50%和70.04%,复筛阳性率分别为10.40%、13.48%、11.00%和10.74%,最后确诊人数分别为125、128、129、433例.由此得出上海市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2.35‰(815/347 253).确诊患儿中双侧中度以上听力损失319例(39.14%,319/815),截止2005年6月随访资料完整者194例,其中中度以上进行系统干预者34例,因经济原因等未行干预者31例,两组语言及认知发育相差显著(P<0.05),接受干预组语言和认知发育接近正常儿童水平.结论 在较大范围内实施政府统一协调和学科合作的UNHS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对确诊患儿进行早期干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小儿喉气道阻塞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分析6例不同原因引起喉气道阻塞息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结果:6例患儿中先天性喉囊肿3例;先天性喉蹼(声门型)1例;先天性舌根囊肿1例,先天性环状软骨畸形1例。除1例先天性舌根囊肿外余例均于术前或术中行气道切开,2例先天性喉囊肿行支撑喉镜下囊肿切除术,1例行喉裂开囊肿切除术。1例先天性舌根囊肿,表面麻醉后直接喉镜下穿刺抽取囊液。1例先天性喉蹼行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喉蹼,4例患儿均于术后1周堵管,堵管2周拔管。1例先天性环状软骨畸形予喉裂开置喉模术,术后7周堵管,现术后2个月,堵管随访中。结论:小儿喉气道阻塞在明确病因后应早期积极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方法,去除狭窄、重建气道,对改善通气和发音、恢复小儿正常的喉气道功能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累及颞骨岩部的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2003年2月~2006年6月该科收治的138例胆脂瘤患者中,有6例累及颞骨岩部,其中迷路上型1例,全迷路型3例,侵及岩尖者2例;先天性胆脂瘤1例,获得性胆脂瘤5例。面神经功能VI级(House-Brackmann分级)3例。6例患者中4例行耳蜗径路手术清除岩尖胆脂瘤,1例行扩大乳突根治术,1例行乳突根治术 完桥式鼓室成形术。结果6例患者术后随访2~30月。面神经功能VI级2例,IV级1例。1例行完桥式鼓室成形术后仍为轻度聋,其余均全聋。1例随访2月,其余随访至少1年,均未见胆脂瘤复发。结论累及颞骨岩部的胆脂瘤病变范围广泛,可侵及内耳、面神经、大血管、硬脑膜等重要结构。乳突根治术或耳蜗径路的手术可彻底清除胆脂瘤。CT和MRI可以判断胆脂瘤的范围,并与岩部的其他疾病鉴别。MRI判断术后胆脂瘤是否复发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PA)手术中应用听觉监测(IAM)的意义。方法在26例桥小脑角手术中,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蜗神经动作电位(CNAP)进行听觉监护,患者术前均有听力且ABR能引出。6例(23.1%)行保留听力的听神经瘤摘除术,14例(53.8%)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3例(11.5%)行前庭神经切断术,3例(11.5%)行桥小脑角占位摘除术。结果ABR监护26例,2例(7.7%)监护失败,3例(11.5%)听神经瘤患者出现永久性潜伏期消失,21例(80.8%)成功全程监护并保留术后听力,15例(57.7%)联合ABR和CNAP进行监护。10例(38.5%)患者由于术中听觉潜伏期延长,采用罂粟碱干预,其中7例(70.0%)波形恢复。结论术中听觉监护能有效协助手术,了解听觉通路的状况,CNAP更能定位蜗神经;使用罂粟碱进行干预,能部分恢复术中延长的ABR V波潜伏期,减少术中听觉损伤,降低术后听力下降的发生率;术中应联合应用ABR和CNAP。  相似文献   
39.
纤维内镜检查儿童鼻咽喉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内镜检查在儿童鼻咽喉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在表面麻醉下应用纤维内镜检查1112例患鼻咽喉疾病儿童。结果1112例患儿中,患腺样体中、重度肥大者702例,占63.13%;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者59例,占5.31%;患喉部疾病者257例,占23.11%,以患声带小结和喉炎者为主,分别为132例(11.87%)和102例(9.17%),其次为声带息肉8例(0.72%)。结论儿童声嘶最常见的病因为慢性喉炎和声带小结,其次为声带息肉。纤维内镜检查能立体地展示儿童鼻咽部腺样体的大小,突入鼻腔或阻塞后鼻孔的程度。纤维内镜检查在诊断儿童鼻咽喉疾病中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鼻声反射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OSAHS患儿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进行鼻声反射检查,其中20例患儿术中用“排水法”对切除的腺样体实际体积进行测量,并与通过鼻声反射所得到的腺样体体积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个月患儿鼻咽部容积均明显高于术前。20例患儿术中用“排水法”所测得的腺样体实际体积要高于通过鼻声反射所得到的腺样体体积,但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在OSAHS患儿中,鼻声反射是评估腺样体大小的较好方法,可作为腺样体切除术前常规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