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中耳乳突手术后迟发性面瘫的产生原因、治疗措施及结果。方法回顾2000~2004年发生的4例中耳乳突术后迟发性面瘫病例,均采用保守治疗,并行面神经肌电图检测,面神经功能评估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法。结果4例迟发性面瘫均发生于术后5~10天,面瘫程度为Ⅲ~Ⅴ级,采用药物治疗,辅以局部理疗。3例痊愈,面神经功能恢复至Ⅰ级;1例好转,面神经功能恢复至Ⅱ级。结论中耳乳突术后一周左右发生的迟发性面瘫为非神经直接损伤所致,属于神经失用,保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病人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波形改变的意义。方法对手术证实为听神经瘤的23例病人ABR的潜伏期、波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3例病人中,11例潜伏期延长,Ⅰ~Ⅴ波间期耳间差(IPL)大于0.4 ms;2例潜伏期延长,但Ⅰ~Ⅴ波间期耳间差小于0.4 ms;2例V波缺失;8例无波形反应。全部患侧波形均异常、重复性差,2例出现对侧波形异常。结论ABR波形变化在听神经瘤诊断中有重大意义;波形异常、重复性差可作为判断ABR异常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鸟类耳中毒后氨基甙类药物外环境的持续存在是否影响其听功能的恢复。方法 将罗曼小鸡于生后第 3天开始按 2 0 0mg .kg-1.d-1连续肌肉注射卡那霉素 10天。然后再随机分组。经典施药组 :不再注射任何药物 ,于药毕后 1、3、7、10、15天时接受ABR检测。延长施药组 :继续按 2 0 0mg .kg-1.d-1肌肉注射卡那霉素 ,于连续给药 13、17、2 0、2 5、30天时接受ABR检测。结果 小鸡延长施药时 ,其ABR阈移于连续施药 10天时达到极限 (约 4 3dB) ;其后虽继续施药 ,鸡听功能已开始恢复。连续施药 2 0天内 ,鸡听功能的恢复与施药 10天即停药者非常相似 ;施药 2 0天后 ,鸡听功能出现下降趋势 ,至连续施药 2 5天时 ,鸡ABR阈值已显著高于施药 10天毕后 15天时 ,差异非常显著 ;连续施药 30天时 ,鸡ABR阈值明显高于连续施药 2 0天时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那霉素延长施与阻碍了鸡耳中毒后听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中度以上听力障碍患儿早期听力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中确诊为中度以上听力障碍的婴幼儿接受早期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2001年11月至2005年6月在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接受听力学评估的听力障碍患儿,在出生后6个月开始接受听力干预,并进行听力学跟踪随访,共计20人为干预组,同样接受听力学评估而不愿接受干预者36人为未干预组,随机选取听力正常年龄相仿的36人为对照组,采用视觉强化行为测昕评估他们的耳聋程度,Gesell发育量表评估语言发育得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裸耳平均听阈为73.81±20.63 dB HL,干预后平均听阈为24.33±10.92 dB HL,Gesell语言发育商数得分为92.25±17.32分;未干预组平均听阈为70.47±22.43dB HL,Gesell语言发育商数得分为70.44±29.99分;对照组平均听阈为15.20±6.02 dB HL,Gesell语言发育商数得分为100.29±8.86分.中度耳聋以上干预组与未干预组平均听阈与语言发育商数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度以上听力障碍婴幼儿早期干预效果良好,其听觉及言语能力明显高于未干预听障儿.  相似文献   
15.
听神经瘤是常见的桥小脑角肿瘤,来源于前庭神经雪旺氏细胞,年发病率约为10×10-6[1],肿瘤生长较缓慢.本文对3例行伽玛刀治疗失败后的患者行扩大迷路进路肿瘤切除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单侧听力障碍对3岁以下婴幼儿言语能力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单侧听力障碍对3岁以下婴幼儿言语能力发育的影响。方法19名3岁以下的单侧听力障碍婴幼儿,均为上海市新生儿普遍性听力筛查中发现并在出生后6个月内经听力学评估确诊为单侧耳聋,其中轻度聋10名,中度及以上程度聋9名,听力正常婴幼儿32名作为对照组。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言语能力测试,并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言语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分别为:中度及以上程度聋组为103.44±20.83,轻度聋组为91.10±26.95,正常对照组为91.84±15.85,各组间言语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不使用助听设备的情况下,单侧听力障碍在言语发育初期(3岁之前)对婴幼儿言语能力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多频听觉稳态反应(ASSR)和短纯音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Tb-ABR)与纯音测听(PTA)阈值的差别和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听力耳50例(正常听力组)和听力障碍耳36例(又分为轻、中、重度听力障碍组),分别进行ASSR、Tb-ABR和PTA测听检查,比较两组的ASSR、Tb-ABR反应阈及PTA阈值,同时就ASSR、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SSR和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听力障碍组中,Tb-ABR的反应阈与PTA阈值接近,而ASS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差值较大。ASS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的相关性要普遍优于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的相关性。结论ASSR和Tb-ABR均为较好的评估行为听阈的客观测听方法。  相似文献   
18.
儿童腺样体肥大再次手术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是在盲视下采用腺样体刮匙刮除,手术带有盲目性,加上手术器械本身的局限性及手术者的技术水平,术后易残留致复发,复发率高,常需再次手术治疗。我科自2004年1月以来,采用鼻内镜及XPS动力吸割系统,在电视显示系统监视下行腺样体吸割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此诊治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患儿曾经接受过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因术后症状复发而需再次手术。我们对20例再次手术患儿的复发原因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CPA)手术中应用听觉监测(IAM)的意义.方法 在26例桥小脑角手术中,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蜗神经动作电位(CNAP)进行听觉监护,患者术前均有听力且ABR能引出.6例(23.1%)行保留听力的听神经瘤摘除术,14例(53.8%)行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3例(11.5%)行前庭神经切断术,3例(11.5%)行桥小脑角占位摘除术.结果 ABR监护26例,2例(7.7%)监护失败,3例(11.5%)听神经瘤患者出现永久性潜伏期消失,21例(80.8%)成功全程监护并保留术后听力,15例(57.7%)联合ABR和CNAP进行监护.10例(38.5%)患者由于术中听觉潜伏期延长,采用罂粟碱干预,其中7例(70.0%)波形恢复.结论 术中听觉监护能有效协助手术,了解听觉通路的状况,CNAP更能定位蜗神经;使用罂粟碱进行干预,能部分恢复术中延长的ABR V波潜伏期,减少术中听觉损伤,降低术后听力下降的发生率;术中应联合应用ABR和CNA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探讨前庭功能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59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根据前庭功能结果探讨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59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在治疗前共进行了183项前庭功能检查,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异常的突聋患者显示出更低的治疗总有效率;oVEMP和cVEMP正常的突聋患者受损频率听力提高更明显。冷热试验(Caloric Test)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的正常与否对突聋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受损听力的提高无影响。cVEMP和oVEMP都异常的患者治疗无效率比仅其中一项异常的患者高,受损听力恢复程度也比仅其中一项异常的患者差。 结论 oVEMP和cVEMP异常的突聋患者疗效较差,oVEMP和cVEMP正常的突聋患者有更好的听力恢复。oVEMP和cVEMP功能可能是预测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前庭功能异常提示突发性聋患者的内耳病变范围较大、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