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2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6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91篇 |
内科学 | 57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138篇 |
预防医学 | 61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6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7篇 |
肿瘤学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二尖瓣双孔成形术在儿童特别是婴幼儿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监护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重度二尖辫关闭不全的小儿行二尖瓣双孔成形术术后监护护理。结果:全组患儿均存活,无灌注肺、术后重度心衰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11年,病人心功能评价NYHAI级73例,II级5例,III级0例。超声心动图显示双孔成形瓣膜活动良好,无瓣口狭窄,跨辫压差均≤13mmHg,术后22例无瓣膜反流、无左房增大,26例二尖瓣微量反流,22例二尖瓣轻中度反流,6例中重度反流者,2例重度反流密切随访,尚未再次手术?无近远期死亡?术后常规行阿司匹林抗凝治疗3—6个月。结论:双孔瓣膜成形技术治疗儿童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修补后瓣膜形态稳定,早中期疗效满意,通过积极,有效,合理的监护技术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3.
探讨血液透析并发症失衡综合症的发生原因、机制及处理措施,并结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患者的资料分析结果,介绍我院对失衡综合症处理及预防措施和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64.
放、化疗等联合治疗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影像技术及定向技术的发展,125I间质内放疗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了肯定。本文就125I籽粒治疗颅内胶质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168例宫颈病变患者行LEEP刀治疗。结果:宫颈病变LEEP刀治疗治愈率高。结论:LEEP刀对宫颈病变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有效阻断癌前病变发展为浸润癌。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掌握云南高原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接触水体和参加劳动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云南省鹤庆县金墩乡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西甸和磨光2个行政村作为调查试区,对6~65岁居民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居民是否接触水体、接触水体原因、参加劳动情况。问卷后,对调查对象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检查,了解其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接触过水体和没有接触过水体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88.35%和11.65%,灌溉和游泳玩耍是居民接触水体的主要原因。因游泳玩耍、洗澡、灌溉、洗手和其他原因接触水体的居民中有血吸虫病病史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16%、0、30.8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6,P0.01);因上述原因接触水体的居民中本次IHA阳性的居民比例分别为18.60%、0、37.60%、23.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P0.05)。居民中没有参加劳动、每周劳动5次、每周劳动≥5次、没有回答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39.81%、16.50%、43.20%、0.49%,有血吸虫病病史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3.41%、19.12%、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7,P0.01);IHA阳性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9.51%、38.24%、35.96%、50.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4.21,P0.01)。结论生产性劳动是血吸虫感染的主要途径,改变人们的接触水体行为和劳动方式对有效控制血吸虫病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目的 了解云南省高原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野外自由放牧和野外大便 (野便) 行为情况。 方法 方法 选择鹤庆县西甸、 磨光2个行政村作为研究试区。随机抽取30%的6~65岁居民, 以询问式问卷调查的形式, 调查其野外自由放牧和野便的行为情况, 并对调查对象进行血清学检查, 了解其血吸虫病感染情况。 结果 结果 共调查居民412人。居民对家畜饲养回答圈养、 自由放牧、 不知道和没有回答的人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5.34%、 4.85%、 26.94%和12.86%。居民无放牧行为、 每周放牧< 5次、 每周放牧≥ 5次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5.49%、 16.02%和8.50%。居民无野便行为、 每周野便< 5次、 每周野便≥ 5次和没有回答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比例分别为68.45%、 27.67%、 2.91%和0.97%。 结论 结论 鹤庆县血吸虫病流行区居民野外自由放牧和野便行为较普遍, 对当地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影响较大, 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仍应突出人畜粪便管理和禁牧措施, 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 以实现传播阻断目标。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目的 了解云南省宾川县人群片形吸虫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方法 2014年2-3月, 选择宾川县州城镇 2个行政村的6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 对 ≥ 5岁的常住人口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抗体检测, 采用Kato?Katz法和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对血检阳性者进行粪便虫卵检查。对筛检出的片形吸虫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 同时选择同村性别相同、 年龄相近的血检阴性者作为对照, 按1∶2进行匹配, 开展病例对照研究, 以探索片形吸虫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结果 共血检1 207人, 36人阳性, 人群片形吸虫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2.98%; 不同性别及年龄组人群血检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 1.686、 7.106, P均 > 0.05); 但不同行政村及自然村人群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103、 13.181,P 均< 0.05)。血检阳性者中有2例粪检阳性, 其中1例为新病例, 粪检阳性率为6.45% (2/31)。病例对照研究表明, 食用外购凉拌菜 (4.30)、 生薄荷 (1.22)、 生韭菜 (4.30) 和饮生水史 (3.75) OR值较高, 但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 = 0.524、 0.046、 0.524、 1.571,P均 > 0.05)。 结论 结论 宾川州城地区片形吸虫感染仍然存在, 呈散发状态。进食被片形吸虫囊蚴污染的生蔬菜和生水可能是当地人群片形吸虫感染途径, 寻找到确切入口途径是控制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和金标免疫法(DIGFA)诊断血吸虫病的可靠性。方法采集经粪便孵化法确诊且未经治疗的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标本46份和健康人血清42份,分别用IHA和DIGFA进行检测,观察2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IHA法每份血清做1∶5、1∶10、1∶20、1∶40共4个滴度。结果46份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检测结果:IHA法1∶5、1∶10、1∶20、1∶40滴度检出率分别为91.30%(42/46)、76.09%(35/46)、65.22%(30/46)、45.65%(21/46),DIGFA法检出率为69.57%(32/46);42份健康人血清检测结果:IHA法1∶5、1∶10、1∶20、1∶40滴度阳性率分别为7.14%(3/42)、4.76%(2/42)、0%(0/42)、0%(0/42),IHA(1∶5)和IHA(1∶10)特异度分别为92.85%、95.24%,DIGFA的特异度为97.62%(41/42)。结论IHA和DIGFA检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阳性率(敏感度)偏低;用IHA和DIGFA诊断血吸虫病可信度较差;IHA的阳性阈值滴度为1∶5阳性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分析儿科学早临床长学制医学生开展临床课程的可行性,为后续课程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长学制儿科学医学生90人,包括早临床组(G1,二年级第三学期,n=47)和临床见习组(G2,四年级第七学期,n=43)。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从临床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进行对比。两组分别抽取24名、20名学生参与一次临床课程教学,对比组间形成性评价和随堂测试得分,以了解两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的差异。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不满足卡方检验条件时采用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两组学生临床兴趣及早临床兴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1.000)。学习方法有部分差异:G1组课后学习时间更长(Z=-2.36,P=0.018),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Z=2.53,P=0.011),学习方式更依赖于作业(P=0.020),预习率更高(Z=-5.07,P<0.001)。学习能力有部分差异:G2组文献检索能力更强(χ2=10.57,P=0.001),G2课堂及延展课堂表现得分更高(t=-3.18,P=0.004;t=-10.14,P<0.001)。学习效果方面,G2仅一道多选题正确率高于G1(t=-2.46,P=0.022)。结论 儿科学早临床长学制医学生有一定的兴趣和能力接受临床课程。充分的课前准备和恰当的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早期培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