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36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57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73篇
  3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01.
丹参酮类化合物是丹参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在心血管类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微生物异源生产能够为含丹参中药制剂生产提供大量原材料,降低提取成本,缓解临床用药压力。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包含多个P450酶,高效优势的催化元件是丹参酮微生物生产的基础,该研究以丹参酮途径关键P450-C20位羟化酶CYP76AK1为研究对象,使用SWISS-MODEL、Robetta和AlphaFold2这3种蛋白建模方法,对所得蛋白模型进行分析,获取可靠蛋白结构,以分子对接和同源比对进行突变体蛋白的半理性设计。筛选发现了影响CYP76AK1氧化活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通过真核表达对所得突变体进行体外功能研究。研究获得了对11-羟基柳杉酚具有连续氧化功能的CYP76AK1突变体元件,解析了影响其氧化活性的4个关键氨基酸位点,并根据突变结果分析3种蛋白建模方法的可靠性。研究首次报道了丹参中CYP76AK1的有效蛋白改造位点,为丹参酮类化合物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C20位不同氧化活性的催化元件,为解析C20位修饰P450蛋白的连续氧化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2.
中药活性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是道地药材形成的关键,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对解析道地药材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为利用合成生物学生产中药活性成分提供元件。随着组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也进入了高速推进的阶段,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推动对中药活性成分合成途径的解析,也使这一方向成为分子生药学研究热点。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在人参、丹参、甘草、雷公藤等多种中药的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研究中取得成果。该文系统梳理当前常用的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功能基因研究方法,重点阐述了以多组学技术为基础的基因元件挖掘,以及以候选基因为对象的植物体内外基因功能验证;并对近年来涌现的新技术新方法,如高通量筛选,分子探针,全基因组关联性分析,无细胞体系,计算机模拟筛选等进行总结,通过该文的综述为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途径解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3.
郭娟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1):178-180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在头面部烧伤患者瘢痕整形修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 取解放军960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76例头面部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 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恢复情况、心理状态、并 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皮片融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 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瘢痕整形 修复手术中全程无缝隙护理的应用价值更高,该护理方式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 不良情绪,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