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研究马齿苋的水提物对氟中毒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将21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对照组饮蒸馏水,B组饮含250mg/L氟化钠的蒸馏水,C组饮与B组同样的水,同时每日每只大鼠空腹灌服马齿苋水提物25ml/kg。结果B组全血及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明显低于A,C组,但是肝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明显高于A,C两组。结论马齿苋拮抗慢性氟中毒可能与可拮抗氟中毒所致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与术后调节反应、正/负相对调节(PRA/NRA)、调节灵敏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20年9─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测量患者双眼注视40 cm处调节视标的调节反应、PRA/NRA、调节灵敏度和单眼注视40 cm处调节视标的调节灵敏度。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双眼调节反应为(0.28±0.24)D,比术前[(0.08±0.24)D]显著提高了0.2 D[95%置信区间(CI):0.033~0.363 D,P=0.015]。术后3个月的NRA为(2.46±0.39)D,比术前[(2.17±0.36)D]显著提高了0.29 D(95%CI:0.012~0.571 D,P=0.039);PRA术前为(-2.08±0.95)D,术后3个月为(-3.13±1.65)D,比术前显著改善了-1.05 D(95%CI:0.125~1.979 D,P=0.023)。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双眼调节灵敏度分别为(8.58±2.21)cpm和(9.33±2.39)cpm,比术前[(6.00±2.00)cpm]分别显著提高了2.58 cpm[95%CI:1.485~3.681 cpm,P<0.001]和3.33 cpm[95%CI:1.937~4.729 cpm,P<0.001]。患者术后1个月时主导眼调节灵敏度比术前显著增加了2.58 cpm(95%CI:1.644~3.523 cpm,P<0.001);术后3个月时主导眼调节灵敏度比术前显著增加了4.88 cpm(95%CI:3.665~6.085 cpm,P<0.001)。术后1个月时非主导眼调节灵敏度比术前显著增加了1.96 cp(95%CI:1.019~2.898 cpm,P<0.001);术后3个月时非主导眼调节灵敏度比术前显著增加了5.13 cpm(95%CI:3.915~6.335 cpm,P<0.001)。术后1个月主导眼调节灵敏度比非主导眼显著提高了1.33 cpm(95%CI:0.130~2.537 cpm,P=0.031)。结论: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经过手术治疗后,双眼聚散-调节系统联动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调节功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4.1埃兹蛋白-根蛋白-膜突蛋白结构域包含的7(FRMD7)基因新突变位点导致先天性眼球震颤(CN)一家系的遗传学特征。 方法2021年10月,收集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确诊CN家系四代19例的临床资料。采集家系中3例CN患者和9例眼正常者的外周血样本,检查受试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前节及眼底;评估眼球震颤的类型、头位、是否有中间带及眼位等。应用GenCap液相仪抓取目标基因技术,获取与眼部疾病相关的811个基因的外显子区域及其侧翼区域,对先证者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出致病基因和突变位点,并在家系中进行Sanger测序和共分离验证。使用Mutation Taster软件分析突变位点的基因突变类型;预测突变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功能改变。 结果该家系的先证者(Ⅲ6)男性,11岁。此患者右眼BCVA 0.7,左眼BCVA 0.8。先证者表弟(Ⅲ9)男性,2岁,双眼视力检查配合度不佳。先证者祖父(Ⅰ1)男性,73岁。此患者右眼BCVA 0.3,左眼BCVA 0.4,双眼晶状体混浊。3患者均双眼正位,眼球震颤呈水平钟摆型,无中间带及代偿头位,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此家系患者均为男性,呈现隔代遗传特征,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家系中12例受试者外周血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例患者FRMD7基因第9外显子编码区发生半合子变异,Ⅱ6、Ⅱ8及Ⅲ8等3例眼正常女性者在该区域发生杂合变异,核苷酸变异c.822C>A,氨基酸变异p.Y274X,使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造成蛋白质编码提前终止,大量氨基酸丢失。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该变异被评定为疑似致病性变异。经Mutation Taste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突变性质为无义突变;突变型蛋白质三维结构和功能的预测显示该突变影响FRMD7蛋白结构的稳定性,可能使其功能受损。 结论FRMD7基因核苷酸变异c.822C>A(p.Y274X)为无义突变,属于新突变位点,此变异是该家系CN的可能致病原因,扩大了FRMD7基因突变频谱。  相似文献   
14.
对石家庄市10家汽水厂消毒处理后的汽水瓶进行采样和微生物学检验。比较了8种方法的消毒效果,烧碱法和漂白粉法的消毒效果没有差异,效果都较好,能有效地控制汽水瓶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高锰酸钾法的消毒效果比前两者为差(P<0.005),消毒处理后的细菌总数仍较多。另外,漂白粉消毒后的汽水瓶,往往带有令人不快的气味,因此,建议汽水瓶的消毒处理最好用烧碱法。  相似文献   
15.
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 19世纪的医学文献中就有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个别病例报告 ,2 0世纪 30年代 ,心身医学的创始人Alexander首先认为高血压的发病与心身变化有关 ,到目前为止 ,大量的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研究印证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密切的联系 ,本文将就此对近年来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继发性高血压与本文所指非同一范畴 ,故以下高血压若未有特殊标明 ,均为原发性高血压 )。1 心理障碍与高血压的因果关系1.1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 有横断面调查显示[1] :高血压患者与全国常模比较 ,…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急性获得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连续纳入2015-01/2022-12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手术的非Ⅰ型(AACE)患者112例。收集的患者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发病年龄、手术年龄、发病持续时间(手术与发病的时间间隔)、屈光度、发病前6 mo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术前及术后1 mo三棱镜斜视度及Titmus近立体视。将患者按年龄分为<18岁组22例,18-45岁组67例,>45岁组23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

结果:共纳入患者112例,其中男56例,女56例,手术年龄为29.50(19.25,41.75)岁,近视患者97例(86.6%)。发病前6 mo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8 h患者93例(83.0%)。年龄<18岁组患者发病持续时间为1.00(0.50,1.00)a,右眼屈光度为-0.75(-3.19,-0.56)D,左眼为-1.25(-2.81,-0.75)D,术前看近斜视度为30.00(18.50,80.00)PD,看远斜视度为 35.00(23.75,80.00)PD,较其余两组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18-45岁组患者术前看近斜视度为20.00(14.00,30.00)PD ,看远斜视度为25.00(20.00,35.00)PD,两者均较年龄>45岁组大(均P<0.05)。年龄>45岁组术后1 mo看近斜视度为-4.50(-7.50,0)PD ,术后1 mo看远斜视度为4.50(0,9.50)PD ,较其余两组更小(均P<0.05)。>45岁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最高(100%)。术前立体视>45岁组比<18岁组患者更好(P<0.05),术后1 mo立体视18-45岁组、>45岁组均好于<18岁组(均P<0.05)。

结论:AACE手术患者主要在18-45岁,斜视度特点为看远斜视度比看近大。术前年龄<18岁的患者斜视度较成人更大,但术后早期立体视较成人差。对于18-45岁AACE患者可适当增加手术量(5-10 PD),低龄远视、术前双眼视功能尚未建立的儿童,适当保守设计。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增生和移行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干预RPE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对于PVR的靶向治疗有重要意义. 目的 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对RPE细胞生长、凋亡及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 方法 用低糖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和传代人RPE D407细胞系,选择50代以内的细胞进行实验.应用特异性敲减ILK的小干扰RNA(siRNA) (ILK-siRNA)与100μl无血清培养基和RPE细胞共培养的方式转染RPE细胞作为实验组,应用非特异性siRNA转染RPE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将24孔板置于37℃、体积分数5% CO2孵箱中孵育.转染48 h后,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RPE细胞活力;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PE细胞的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各组RPE细胞中cyclin D1和caspase-3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各组RPE细胞分泌VEGF水平的变化. 结果 转染siRNA 48 h后,MTT法检测见实验组和对照组RPE细胞活力分别为(43.69±0.89)%和(73.95±1.20)%,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了4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524,P=0.000).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实验组处于G1期的细胞数为(83.30±1.26)%,对照组为(47.10±0.93)%;实验组S期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为(12.63±0.92)%,对照组为(36.25±1.21)%;实验组G2期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为(4.07±1.40)%,对照组为(16.65±1.53)%,两组间G1、S、G2期细胞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624、-38.130、-14.860,均P=0.000).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5.18±1.22)%,对照组为(2.20±0.15)%,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42,P=0.000).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示,实验组cyclin D1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而caspase-3的表达量则明显增高.ELISA法检测结果示,实验组RPE细胞的VEGF分泌量为(1314.49±147.23) ng/L,比对照组的(3251.27± 113.87) ng/L降低了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17,P=0.000).结论 体外培养的RPE细胞敲减ILK后导致细胞增生活力下降,凋亡增加,且RPE细胞分泌VEGF的功能受到抑制,有望为PVR的靶向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补镁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镁离子作为人体重要的阳离子,参与人体多种生理活动,与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及预防均有密切关系.镁作为一种治疗剂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镁与人体健康关系进行综述,阐述补镁预防疾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外孕患者的护理。方法:强化官外孕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是患者身心康复的关键。结论: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和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20.
截石位手术中自制固定带的临床应用郭丽莉,于凤娣(沈阳第三临床学院手术室,沈阳110021)关键词手术,截石位,固定截石位手术的体位固定很重要,为了更好的配合手术,作者在原有截石位所需物品基础上,自制截石位固定带(垫),用于临床收到满意效果。1制做及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