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功能磁共振成像对旋转光栅视觉刺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卢光明  张志强  梁平  邵庆  李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16(7):506-508,F004
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视觉皮质对旋转光栅刺激的生理反应,分析其可能的组成成分,用于进一步探索其在弱视治疗中的生理学基础。方法:对旋转光栅物理性质进行分解,分别以旋转光柑、白光作为刺激状态,白光、黑暗作为控制状态,对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检查,采用组块模式设计方案,分三个刺激步骤进行,在GE-singa1.5T磁共振成像仪下运用EPI序列采集图像,SPM99软件进行数据离线后处理。结果:通过不同刺激状态组合,发现旋转光栅在激活初级视觉皮质区的同时,也大量激活位于高级视觉皮质区的视觉运动区(V5区),6例均有相同反应。结论:旋转光栅形成的生理刺激,除具有单纯光感觉外,还具有视觉运动的成分。fMRI能直观视觉皮质的活动情况,可用于探索弱视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22.
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3种不同术式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术中3种不同后囊处理方法对后发性白内障的预防作用。方法 42例(51眼)白内障儿童,年龄2~14岁,在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分别采用3种不同后囊处理方法:Ⅰ组行大面积后囊抛光,保留完整后囊;Ⅱ组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Ⅲ组行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随访2个月~3a,对术后视力、后囊混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3级以上后囊混浊Ⅰ组为71%,Ⅱ组为24%,Ⅲ组为0%.各组均无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Ⅰ期后囊环形撕囊,一定程度上减少后囊混浊的发生:后囊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可有效地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其远期效果及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22例27眼。并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22例27眼,随访3~36mo,除1眼矫正不足外,余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额肌瓣悬吊术适用于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4.
视觉皮层功能检测中旋转光栅作为刺激方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旋转光栅刺激下皮层功能核磁共振的成像情况,探讨视皮层功能测定中有效便捷的视觉刺激方式。方法:以旋转光栅作为视觉刺激,采用组块设计方式,以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17例视力正常者和9例弱视患者的视皮层BOLD-fMRI数据。观察分析不同任务/控制状态下对应皮层的成像部位。结果:旋转光栅含有多种视觉刺激成分,所有受检者均获得了与相应视觉刺激对应的视觉皮层反应脑图,且各组反应趋势基本一致。结论:旋转光栅是视皮层功能测定中良好便捷的视觉刺激方式。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CT、MRI对眼眶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oma )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原发性MALToma 12例,其中11例行眼眶MR扫描,6例行眼眶CT扫描.重点观察眼眶原发性MALToma病灶的数目、位置、形态、对眶周结构的侵犯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12例中,单侧发病10例,双侧发病1例,另1例首先左眼发病,手术切除病灶2年后右眼再发.CT、MRI能准确地反映病灶的眶内位置、形态及邻近结构的累及情况.6例眼眶MALToma病例CT上均表现为等-稍高密度软组织肿块,CT值介于46~66 HU.其中1例行增强扫描,其病灶平扫CT值66 HU,增强后CT值约94 HU,强化均匀.所有病灶均未伴发肿瘤灶内钙化及周边骨质侵犯.11例眼眶MALToma病例行MRI检查,T1加权呈等-稍高信号,T2加权呈等-稍高信号,信号均匀.其中7例行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至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常规CT及MRI扫描均有利于眼眶原发性MALToma的定位诊断,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可提高术前定性诊断率.  相似文献   
26.
儿童白内障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对儿童后发障的预防作用。方法:对42例(48只眼)在植入人工晶状体前施行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有21只眼,占48.3%,随访期间有40只眼(83.3%)保持中央视轴区透明或基本透明。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施行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安全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后囊混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有效治疗儿童下睑赘皮性倒睫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睫毛外翻缝线术治疗儿童下睑赘皮性倒睫46例92只眼,年龄3~12岁,平均5.4岁。术后随访观察6~24个月。结果治愈82只眼,治愈率89.1%;好转10只眼,好转率10.9%。随访期间无加重。5只眼复发,再次手术后均治愈。总有效率100%。结论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睫毛外翻缝线术治疗儿童下睑赘皮性倒睫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分期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22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7例 89只眼,女性83例 138只眼;平均年龄(65.6±8.0)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2.4±6.5)年。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参照早期DR治疗研究组制定的分级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无DR(NDR)组、非增生型DR不伴黄斑水肿(NPDR/ME-)组、非增生型DR伴黄斑水肿(NPDR/ME+)组、增生型DR不伴黄斑水肿(PDR/ME-)组、增生型DR伴黄斑水肿(PDR/ME+)组,分别为99、64、5、25、5只眼。选取既往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的19例29只眼作为PRP治疗(PRP-DR)组。行PRP治疗的时间距离本研究SD-OCT检查时间为0.25~18.00个月。与患者年龄匹配的正常人17例32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SD-OCT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测量受检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统计分析时,因NPDR/ME+组和PDR/ME+组样本量较小,未行组间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NDR组、NPDR/ME-组、PDR/ME-组、PRP-DR组SFCT分别为(310.2±54.8)、(251.1±81.4)、(262.5±83.2)、(286.2±76.8)、(327.4±83.1) μm。与正常对照组SFCT比较,NDR组、NPDR/ME-组SFC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4、2.140,P<0.05)。PDR/ME-组SFCT较NDR组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4, P<0.05)。PRP-DR组SFCT较PDR/ME-组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1.500, P<0.05)。结论 早期DR患者SFCT变薄,随病变程度加重,SFCT逐渐增厚;行PRP后早期SFCT增厚。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和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燕尾状切开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35例(48只眼),对照组38例(48只眼),两组在性别、平均年龄、青光眼分类和术前平均眼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将两组术后眼压控制情况、有效滤过泡形成率及前房形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眼压控制率在观察组为95.8%,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效滤过泡形成率在观察组为91.7%,在对照组为75%(P<0.05);前房形成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技术能在术后早期灵活地控制滤过量,能更直接、长时间地建立良好的房水外引流通道,控制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30.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眼内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关于RB发病机理的研究逐渐深入,但仍保持较高的病死率,急需寻找更好的治疗策略。自噬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研究表明,自噬在RB疾病进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RB治疗的新靶标。本文综述了自噬在RB疾病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为将来RB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