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2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评价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用各种方法处理小瞳孔,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42例(48眼).结果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33眼(68.75%),0.3~0.5者5眼(10.41%);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5者39眼(81.25%),0.3~0.5者3眼(6.25%);手术并发症为虹膜损伤、角膜水肿及后囊破裂等,术后42眼(87.50%)瞳孔恢复圆形,6眼瞳孔较大且不规则.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小瞳孔白内障,具有对虹膜损伤小、术后炎症反应轻、视力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5,5:361~362)  相似文献   
82.
眼球穿孔伤是较常见的眼外伤,致盲率较高.现将我院1994年6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的169例(170眼)眼球穿孔伤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对BalB/c小鼠感染单纯疱疹病毒-1(HSV-1)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8,-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TIMP-2表达变化及其在单疱病毒角膜炎(HSK)病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5μl(105PFU)HSV-1感染小鼠单侧右眼角膜,建立单疱病毒角膜炎的动物模型。对实验组小鼠右眼角膜行羊膜移植术。分别在HSV-1感染后的第2,7,14 d处死小鼠,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小鼠感染HSV-1后MMP-2、MMP-9、MMP-8、TIMP-1、TIMP-2的表达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它们在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在对照组,角膜中MMP-2、MMP-8、MMP-9及TIMP-1、TIMP-2在第2天出现表达且表达主要位于浅表基质层及上皮下的炎性细胞中。感染后第14天可见坏死性角膜炎及角膜溃疡形成,同时角膜基质和浸润的炎性细胞中尤其溃疡处,可见MMP-2、MMP-9及TIMP-1、TIMP-2表达显著增加。溃疡区域有大量MMP-8阳性染色的中性粒细胞。实验组各时间点MMP-2,-9,-8活性均低于对照组,TIMPS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行羊膜移植可抑制角膜细胞和浸润的炎性细胞分泌产生MMPs,促进TIMPS表达,可能对上皮性角膜炎与溃疡形成过程起重要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4.
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损伤后将无法再生,继而引起进一步视力损害。根据目前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轴突再生的基础研究,视神经损伤后必须采取以下有效措施:提高RGCs内在的再生潜力,改善生长抑制环境,优化RGCs神经再生,而诱导再生轴突靶向延伸是理想的促进视神经的再生与修复方式。本文查阅国内外最新实验性视神经再生研究类文献,从调控眼内炎症因子、提供合适外源性神秘生长因子、激活RGCs再生潜能、阻断抑制性轴突再生信号传导、给予适当的再生刺激信号、改善抑制性细胞外微环境等方面阐述促进视神经再生的研究现状,以期对早日实现基础研究成果尽快向临床应用转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5.
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以往多行单纯的晶体摘除术[1],随着手术显微镜的应用和现代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开展,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3年12月,对10例晶体脱位患者进行了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为单眼,男7例,女3例,年龄18~46岁。脱位原因;外伤8例,Marfan氏综合征1例,自发性1例。7例为不全脱位,2例为全脱位,另有1例晶体脱入前房。6例眼压正常,4例有继发性青光眼。7例晶体全混浊,3例晶体混浊不明显。2手术方法:依照一般白内障囊内摘除和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按常规进…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对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 对22例(26只眼)行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且于术后第1周,1、3和6个月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形态学定量对比分析.结果 激光治疗前与激光治疗后各时间段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定量分析表明,治疗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P<0.05),平均细胞面积及变异系数增加(P<0.05).结论 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对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有一定的损害,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87.
高氧液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后视觉诱发电位(VEP)变化规律及VEP检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作用,并评价高氧液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84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分为37例治疗组(高氧液治疗组)和47例对照组,分别于第1,7,14,21天进行VEP检查,分析比较振幅、潜伏期、视力变化情况及最后治疗效果。结果 伤后1~7d已开始出现VEP振幅下降,7~14d达峰值,21d已明显减轻;治疗组VEP异常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视力和预后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VEP异常程度越重,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结论 高氧液对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有显著疗效,VEP是检测并评价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8.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是指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或视网膜复位手术后 ,以及眼球穿通伤后 ,由于玻璃体内以及视网膜表面的细胞增生和收缩 ,造成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病变。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不及时治疗 ,终将导致全视网膜脱离而失明。近 30年来玻璃体手术虽快速发展 ,手术技巧已有很大提高 ,但PVR的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随着对PVR病因学认识的深入和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快速进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 ,应用基因治疗PVR已成为一个新…  相似文献   
89.
邢怡桥  刘芳  李拓 《眼科新进展》2019,(11):1036-1039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缺血型和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黄斑区深浅层视网膜血流密度、深浅层血流比(deep-superficial flow ratio,DSFR)及浅层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的差异。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颞侧BRVO患者45例45眼纳入研究,依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结果将患眼分为两组,其中缺血型BRVO 23例23眼(缺血组)、非缺血型BRVO 22例22眼(非缺血组)。另选取与其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22人(22眼)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均行OCTA检查,扫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3 mm×3 mm的范围,以设备自带软件自动识别并测量此区域内深浅层血流密度及浅层FAZ面积,再计算出DSFR。比较缺血组、非缺血组及对照组各区域内深浅层黄斑区血流密度、DSFR、FAZ面积的差异。结果 三组黄斑区浅层和深层总血流密度、最严重无灌注区DSFR及浅层FAZ面积缺血组分别为(39.82±5.01)%、(41.61±6.28)%、0.95±0.20、(0.30±0.10)mm2,非缺血组分别为(39.26±5.07)%、(42.48±5.77)%、1.11±0.23、(0.32±0.19)mm2,对照组分别为(49.00±2.72)%、(53.05±3.26)%、1.08±0.10、(0.32±0.13)mm2。与对照组相比,缺血组和非缺血组深浅层血流密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浅层FAZ面积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非缺血组DSFR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缺血组最严重无灌注区DSFR较非缺血组和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缺血组与非缺血组相比,深浅层血流密度及浅层FAZ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结论 缺血型BRVO较非缺血型BRVO的黄斑区血流缺失更重,且深层较浅层更重;DSFR可作为BRVO血流改变异常新的生物标志物,可反映深浅层血管的相对损伤。  相似文献   
90.
肿瘤相关性视网膜病变(cancer-associated retinopathy,CAR)是一种与肿瘤有关的视网膜变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认为是肿瘤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抗视网膜蛋白的抗体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非眼部原发肿瘤的占位压迫或全身其他部位肿瘤转移所引起.CAR对视功能的影响很大,目前该病已逐渐被眼科医师所认识.本文从CAR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