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2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所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2008-01期间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急性视网膜坏死所致视网膜脱离患者15例(15眼),分析其视网膜脱离的特点,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行巩膜外环扎术10例,术中均行硅油填充术,术中视网膜出血2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4眼,高眼压1眼,低眼压1眼,取硅油后视网膜脱离复发1眼。术后6mo患眼最佳矫正视力除1眼放弃治疗外其余14眼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所致视网膜脱离的最佳治疗方法,对于部分病例,需联合行巩膜外环扎术。  相似文献   
12.
儿童弱视综合疗法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特点及效果。方法128例(172眼)患儿按照全国统一弱视诊断标准确诊后,进行戴镜、遮盖以及增视训练等方法治疗。并对弱视的类型、弱视的程度、患者的年龄与疗效的关系,以及弱视治愈的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弱视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6%,其中治愈率为73.26%,进步为20.35%,无效为6.4%;治愈疗程平均为6.5个月。屈光不正性弱视、~6岁组治愈率最高。结论弱视的疗效与弱视的类型、弱视的程度、患者的年龄密切相关,综合疗法可以提高弱视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
氩激光联合口服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明  陈茜  贺涛  邢怡桥 《眼科研究》2007,25(1):68-69
目的 观察卵磷脂络合碘联合氩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 将68例136眼确诊为Ⅲ-Ⅳ期DR的患者随机分为卵磷脂络合碘联合激光光凝组和单纯激光光凝组。高血糖治疗均采用口服降糖药,不用胰岛素。激光治疗后,卵磷脂络合碘联合激光光凝组给予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3个月;单纯激光光凝组只给氩激光治疗。定期复查患者的视力和视网膜水肿、渗出及出血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视力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卵磷脂络合碘联合激光光凝组视力优于单纯激光光凝组(P〈0.05)。治疗有效者卵磷脂络合碘联合激光光凝组63眼(92.6%),单纯激光光凝组50眼(73.5%),经统计学分析,前者疗效优于后者(P〈0.05)。卵磷脂络合碘联合激光光凝组用药后未见甲状腺功能异常改变,T3、T4均值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卵磷脂络合碘联合氩激光治疗DR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二维电泳法观察光损伤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蛋白质组的表达。 方法 运用冷白光以(2200±300)Lx光照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 19)6 h,建立光损伤模型;提取细胞可溶性蛋白并通过二维电泳分离和凝胶图像分析,寻找光损伤细胞的蛋白质谱变化。 结果 软件分析显示全细胞可溶性蛋白在图谱上出现(390±10)个清晰斑点,11个蛋白斑点有明显表达差异。光损伤细胞内8种蛋白表达上调,1种下调,2种蛋白表达缺失。 讨论 二维电泳实验能够找出光损伤RPE细胞与正常细胞的蛋白表达差异,为进一步研究在此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局部使用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反义寡核苷酸对实验性单疱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病理过程的影响。 方法 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将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注入所有小鼠右眼(注射眼)前房内,建立单疱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的小鼠模型。实验组中分别于HSV-Ⅰ型感染前1 d,感染后1、4 d,将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作用于TNF-α的反义寡核苷酸2 μl注射于感染小鼠的左眼(非注射眼)球结膜下;对照组则于相同的时间段内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于感染小鼠的左眼(非注射眼)球结膜下,观察两组小鼠眼部的炎症改变并根据有无前房炎症反应、瞳孔和虹膜血管扩张、白内障形成、玻璃体混浊等行临床评分。于病毒感染后10 d处死所有小鼠,观察其组织学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小鼠脉络膜视网膜的TNF α含量。 结果 感染后,两组小鼠右眼均表现为急性炎症改变;实验组小鼠左眼炎症反应临床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组织学观察结果:对照组有12只小鼠左眼表现程度不等的坏死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实验组有2只小鼠左眼表现为轻度的脉络膜视网膜炎,两组间视网膜、脉络膜及睫状体部位炎性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房、玻璃体腔及虹膜部位无明显差别(P>0.05)。ELISA测定结果:实验组脉络膜视网膜TNF-α含量为(60±1.25) pg,对照组脉络膜视网膜TNF-α含量为(305±1.03)pg,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作用于TNF-α的反义寡核苷酸局部治疗小鼠单疱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能明显降低感染小鼠眼内细胞因子TNF-α的含量,减轻眼内脉络膜视网膜炎症反应。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245-248)  相似文献   
16.
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超声乳化吸除术,研究组使用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术中平均超声乳化能量、时间、术后视力和手术并发症,并分析对比术后第1周、第1个月及第3个月的角膜内皮计数。结果两组病例术中超声乳化能量及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平均超声能量为11.5%,平均超声时间为(0.68±0.62)min,术后第1天、第1周及第1个月时,裸眼视力≥0.5的术眼分别占51.85%、81.48%及90.47%,术后第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和0.8者占88.98%及74.07%。所有术眼术中前房稳定,无切口热损伤,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后囊破裂2眼(占3.70%),轻度虹膜损伤4眼(占7.40%);术后第1周,研究组平均角膜内皮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平均角膜内皮密度差异则无显著性。结论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吲哚青绿(indocyaninegreen,ICG)辅助内界膜(internallimitingmembrane,ILM)剥离治疗3或4期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macularhole,IMH)的疗效。方法33例(33眼)3期(14眼)或4期(19眼)IMH患者,均行玻璃体切割术,ICG染色辅助ILM剥离,术毕填充14?F8气体,术后患者俯卧位2周,随访6~24月,平均11月。结果术后最终随访30眼裂孔闭合,闭合率90.9%,Snellen视力表提高2行以上者28眼(84.8%)。结论ICG辅助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治疗3或4期IMH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蛋白质组学是对由一个基因组,或一个细胞、组织表达的所有蛋白质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是后基因时代的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心。蛋白质组学技术为研究视网膜生理活动规律和疾病病变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我们就蛋白质组学在视网膜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对急性碱烧伤小鼠角膜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 ,MMP 9)的表达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将 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采用 1mol·L- 1 氢氧化钠溶液烧伤小鼠角膜 ,建立炎症性角膜碱烧伤动物模型 ;对实验组小鼠右眼角膜行羊膜移植术 ,对照组不行羊膜移植。然后在羊膜移植术后 2、7、14、2 1d处死动物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小鼠角膜烧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角膜中的分布及其平均吸光度值。结果 在对照组 ,角膜中MMP 2、MMP 9在第 2天出现表达 ,第 7天达高峰 ,以后逐渐降低。实验组各时间点MMP 2及MMP 9表达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羊膜移植术可抑制角膜细胞及浸润的炎症细胞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 ,从而抑制和延迟碱烧伤后角膜溶解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氩激光诱导色素兔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氩激光诱导色素兔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实验条件。方法:分别对3组动物实验眼用不同功率(0.4,0.8,1W)的氩激光光凝视网膜,光凝后3,7,14,28,56及91d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后处死动物,取光凝区眼球壁制作标本,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第1组未见CNV生长,第2,3组光凝后7d出现CNV,28d达高峰,56d后开始减少。结论:高功率(0.8~1W)的氩激光能有效诱导色素兔CNV,是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