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3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综合类 | 132篇 |
预防医学 | 21篇 |
眼科学 | 359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48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01.
硝基左旋精氨酸甲脂对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及作用;观察局部应用硝基左旋精氨酸甲脂(LNAME)对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A组为治疗I组,B组为治疗Ⅱ组,C组为治疗Ⅲ组,D组为对照组和E组为正常组。治疗组(A、B、C组)碱烧伤后分别滴用0.3%,1%,3%的硝基左旋精氨酸甲脂滴眼液,对照组(D组)滴赋形剂,E组滴用30g·L-1的硝基左旋精氨酸甲脂滴眼液。采用裂隙灯照相,免疫组化染色,多媒体彩色图像病理分析系统分别计算8h、1,4,7,14,28d共6个不同时间点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免组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并观察局部用药的毒副反应。结果:碱烧伤后大鼠角膜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主要表达于基质层中浸润的炎性细胞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iNOS的表达与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在治疗组B、C组与治疗组A和对照组之间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重复局部给药良好耐受。结论:局部应用LNAME对炎性角膜新生血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iNOS表达水平与炎性角膜新生血管明显相关;局部应用LNAME无明显毒副作用,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102.
氩激光诱导色素兔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氩激光诱导色素兔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实验条件。方法:分别对3组动物实验眼用不同功率(0.4,0.8,1W)的氩激光光凝视网膜,光凝后3,7,14,28,56及91d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后处死动物,取光凝区眼球壁制作标本,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第1组未见CNV生长,第2,3组光凝后7d出现CNV,28d达高峰,56d后开始减少。结论:高功率(0.8~1W)的氩激光能有效诱导色素兔CNV,是较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3.
实验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观察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角膜后的组织病理改变。方法:BALB/c小鼠眼角膜接种HSV-1(KOS株)以诱发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分别收集正常眼球及感染后第2、7、14天的感染眼球,组织学观察结膜及角膜的病理过程。结果:感染后第2天,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其他单核细胞浸润结膜并在第7-14天间快速向中央角膜扩散。结论:在HSK发展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导致进行性的组织破坏。 相似文献
104.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基因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是指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或视网膜复位手术后 ,以及眼球穿通伤后 ,由于玻璃体内以及视网膜表面的细胞增生和收缩 ,造成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病变。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不及时治疗 ,终将导致全视网膜脱离而失明。近 30年来玻璃体手术虽快速发展 ,手术技巧已有很大提高 ,但PVR的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随着对PVR病因学认识的深入和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快速进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 ,应用基因治疗PVR已成为一个新…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 观察并初步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患者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厚度与黄斑部深浅血流密度比值(DSFR)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非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研究。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单眼iERM的24例患者为试验组,正常对侧眼为对照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中心凹、旁中心凹以及中心凹周围区视网膜厚度,OCT的GCC模式测量mGCC厚度,眼底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测量黄斑区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并计算DSFR。DSFR记录方式为ETDRS-Grid记录法。分析iERM组与对照组上述参数的统计学差异以及相关性。结果 iERM组OCT相关参数、mGCC相关参数与对侧眼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ERM组旁中心凹深浅血流密度比值(prDSFR)与mGCC平均厚度、上半部分厚度、下半部分厚度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308,r=-0.263,r=-0.307,P均<0.05)。中心凹深浅血流密度比值与下半部分mGCC厚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0.380,P<0.01)。mGCC平均厚度与... 相似文献
107.
暴力犯罪者人格障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暴力犯罪者的人格障碍。方法:随机抽取在重庆市女子监狱服刑的女性暴力罪犯204名,在重庆市监狱服刑的男性暴力罪犯294名,用人格诊断问卷(PDQ-R)、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测查。结果:男性在反社会型因子上得分高于女性(2±4/0±0,P=0.008);女性在偏执型、分裂样、回避型因子上得分均高于男性(4±2/3±2、3±2/2±2、3±3/3±2,P=0.044、0.041、0.047)。结论:暴力犯罪者存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 相似文献
108.
大学生自杀行为相关因素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杀发生率,分析影响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问卷调查9808名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自杀未遂的报告率为1.7%;有无自杀未遂的大学生在自杀态度、所认识的人发生自杀行为的情况及所遭受负性生活事件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影响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是:近一年感到绝望的频率高(OR=4.23,95%CI:3.05~5.85),一级亲属有过自杀行为(OR=2.85,95%CI:1.72~4.73),认识的人中有自杀行为(OR=2.82,95%CI:2.05-3.88),已发生过性行为(OR=2.73,95%CI:1.88~3.96),近一个月因心理问题对学习或日常生活有影响(OR=2.53,95%CI:1.80~3.56),女性(OR=2.47,95%CI:1.77~3.45)及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有过自杀行为(OR=2.36,95%CI:1.63~3.41).结论 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受心理、生物、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自杀行为实施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转移伤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PTSD症状自评量表,在地震灾后40d对按照多级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转移到重庆市11所医院的386名伤员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4份,探讨影响PTSD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获得完整资料354份,其中男性伤员154人(43.6%),女性伤员200人(56.4%),年龄为(43.76±21.22)岁;汉族236人(66.7%),羌族114人(32.2%),其他4人(1.1%);未婚92人(26.1%),已婚253人(71.7%),其他9人(2.2%).女性伤员PTSD的症状要比男性严重,在反复而痛苦的梦及此事件(t=2.46,P=0.014)、强烈的心理痛苦烦恼(t=2.02,P=0.044)、难以集中注意力(t=2.04,P=0.042)、警觉性过高(t=2.465,P=0.014)及总分(0=2.489,P=0.013)等条目上有差异.地震中被掩埋伤员PTSD症状的严重程度大于没有被掩埋者;在避免有关此创伤的思想、感受、或谈话(0=2.661,P=0.008)、避免会促使回忆起此创伤的活动、地点、或人物(t=2.705,P=0.007)、不能回忆此创伤的重要方面(t=2.775,P=0.006)、情感范围有所限制(t=3.017,P=0.003)、对未来没有远大的设想(t=2.979,P=0.003)及总分(t=3.175,P=0.002)等条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目睹了地震中有人被埋或有人死亡的PTSD症状比没有目睹的严重,均在有脱离他人或觉得他人很陌生的感受,情感范围有所限制,激惹或易发怒等条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三大核心症状平均记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50,P<0.001).结论 不同暴露条件下转移伤员的PTSD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且症状彼此之间存在相互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的特点及在其发生过程中晶状体纤维细胞mdr1a mRNA与P-糖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A、B2组:A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B组为实验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观察2组注射后7d、15d、21d、29d时大鼠的血糖浓度、体质量、晶状体混浊情况,并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晶状体纤维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及主要受损部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印迹法检测P-糖蛋白及mdr1a mRNA表达量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B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7d后,血糖浓度大于16·7mmol·L-1,随时间的延长,血糖浓度不断升高;晶状体混浊加重,混浊部位主要在赤道部距周边囊膜100μm处;晶状体纤维细胞首先表现为肿胀、细胞内有空泡形成,最终表现为纤维细胞的崩解、破裂;mdr1a mRNA与P-糖蛋白的表达增加,15d时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大鼠晶状体特定部位发生混浊,晶状体纤维细胞也发生特征性改变;P-糖蛋白与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