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高位咽旁隙肿瘤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上海长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年5月~2016年5月诊断为咽旁隙肿瘤的患者13例,根据肿瘤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术径路,全麻后,沿术前设计切口切开组织,暴露肿瘤,在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肿瘤,其中经颈侧径路7例,经口径路6例。术中出血前者约40 ml后者约80 ml,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接受了60 Gy剂量放疗。结果13例患者肿瘤均完全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示良性肿瘤12例(多形性腺瘤8例、神经鞘膜瘤2例、脉管瘤1例、脑膜瘤1例),恶性肿瘤1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13例患者随访2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高位咽旁隙肿瘤,能清晰暴露深部不可直视的肿瘤,达到完全切除的效果,手术局部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强化铁营养对缺铁大鼠耳蜗膜性组织肌动蛋白(actin)、肌球蛋白(myosin)、结蛋白(desmin)和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重25~35g、健康、无耳疾、ABR阔值正常的1~2周龄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20只,喂以标准饲料16周;缺铁大鼠组100只.喂以缺铁饲料8周后,复制出至少有一耳ABR阈值改变≥15 dB的大鼠共41只,再将该41只大鼠随机分成缺铁耳聋组20只和强化铁治疗组21只.缺铁耳聋组继续喂以缺铁饲料8周、强化铁治疗组喂以强化铁饲料8周后,取大鼠耳蜗膜性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对各组间actin、myosin、desmin和HSP表达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缺铁耳聋组大鼠耳蜗膜性组织中的actin、myosin及HSP种类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并出现特异蛋白质desmin;强化铁治疗组大鼠耳蜗膜性组织myosin和HSP种类较缺铁耳聋组增加,actin种类末见明显改变,desmin消失.结论 铁缺乏导致的耳蜗actin、myosin及HSP种类减少,以及出现特异性蛋白质desmin,可能与缺铁性聋的发生发展有关;强化铁营养町使缺铁耳聋大鼠耳蜗myosin和HSP种类增加,desmin消失.  相似文献   
14.
邓月  张金莎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0):1855-1858

目的:探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效果,以及对房水中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C(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C,PDGF-C)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11/2017-11在我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NVG患者90例93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PRP治疗,观察组使用PRP联合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mo的临床疗效、虹膜新生血管和视力恢复情况。并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1mo视网膜静脉循环时间、眼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视野缺损值、房水中VEGF和PDGF-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1mo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虹膜新生血管消失情况和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mo观察组的视网膜静脉循环时间、眼压、视野缺损值、房水VEGF和PDGF-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RNFL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NVG患者使用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可更有效抑制血管生成,恢复视网膜功能,具有更好的疗效,这可能与联合治疗具有更佳的下调VEGF与PDGF-C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孕妇先兆早产与下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无合并症但出现先兆早产的孕妇下生殖道分泌物所进行的细菌培养、念珠菌、滴虫、支原体、淋球菌培养及衣原体DNA检测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本组62例孕妇中,病原体检出48例,检出率为77.42%,其中细菌培养阳性22例(占35.48%)、念珠菌阳性15例(占24.19%)、滴虫0例;而支原体阳性28例(占45.16%),其中包括解脲支原体25例(占40.32%)、人型支原体3例(占4.83%);另外衣原体阳性2例(占3.22%)、淋球菌阳性0例。同时合并两种感染有9例,有3种感染的5例。结论先兆早产孕妇下生殖道感染临床较常见,因此对孕妇决定是否行下生殖道检查和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50岁。因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9.5℃)且双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2周入院。入院查体:颈部两侧扪及数枚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大小约1cm×2cm,活动可,无明显压痛,腋窝、腹股沟未触及明显淋巴结。实验室检查:RBC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Ki67、nm23蛋白在鼻咽慢性炎症、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Ki67、nm23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检测23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和59例鼻咽癌病理组织中Ki67、nm23的表达情况,再对Ki67、nm23的不同程度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与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相比,鼻咽癌患者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较高,nm23阳性表达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鼻咽癌患者中Ki67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之间呈正相关;生存期>5年的患者Ki67阳性率低于生存期<5年的患者。③鼻咽癌患者nm23基因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之间呈负相关;生存期>5年的患者nm23阳性率高于生存期<5年的患者。④Ki67与nm23两者的表达有相关性。通过生存曲线分析发现,Ki67蛋白低表达同时nm23蛋白高表达患者比Ki67蛋白高表达同时nm23蛋白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更长。结论鼻咽癌中Ki67、nm23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两者有望成为评估预后的相关指标。(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5,15:20-24)  相似文献   
19.
面神经运动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方法制作面神经切断和阻断30s的Wistar大鼠面瘫模型,应用链霉素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检测术后1d至4周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面神经切断组面神经运动神经元caspase-3表达先上升后下降,其中切断后第7天最高,1—7dcaspase-3的阳性率为25%-62%,7—28d caspase-3的阳性率为0~62%;面神经阻断组面神经运动神经元caspase-3的表达与面神经切断组相似,1—7d caspase-3的阳性率为23%-58%,7—28d caspase-3的阳性率为0~58%。结论caspase-3可反应面神经运动神经元的凋亡情况,提示可以利用调控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干预凋亡,达到治疗面神经损伤造成的面瘫。(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12.14)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TCT)、阴道镜下活体组织活检(活检)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2011年1~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TCT检查者共6 835例,且对选择TCT异常并同时行阴道镜下活检的269例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实施TCT检查的6 835例中,发现细胞学异常476例(约占6.96%),其中ASC-US 338例(占4.95%),ASC-H 16例(占0.23%),LSIL 79例(占1.16%),HSIL 35例(占0.51%),AGC 8例(占0.12%).施行阴道镜下活检患者269例,组织学CIN检出率114例(42.38%),而CINⅡ及更高级宫颈病变检出率ASC-U为6例(4.35%),ASC-H为9例(56.25%),LSIL为11例(12.3%),HSIL为23例(65.71%);其中浸润癌3例(8.57%),AGC 3例(37.50%),1例腺癌(12.50%).结论 TCT作为初筛手段是高效的,但须经阴道镜检查验证宫颈病变是否存在,并需在其指引下取宫颈组织活检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