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付丽慧  赵菊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48-148,F0003
目的:比较排气式和预真空两种高温压力蒸汽灭菌方法对牙科手机的灭菌效果。方法:选择20支牙科手机,经指定浓度菌悬液污染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排气式和预真空高温压力蒸汽灭菌。对灭菌前后采样细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排气式高温压力蒸汽灭菌率为99.425%,预真空高温压力蒸汽灭菌率为10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温压力蒸汽灭菌对牙科手机进行消毒灭菌的效果可靠;采用具有预真空功能的高温压力蒸汽灭菌器更为安全理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血管鞘膜切开术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对39例(39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行标准的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手术。切除后玻璃体,升高眼压以减少出血。利用一弯头的MVR刀切开内界膜,在动静脉交叉点外远端100~200μm处切开视网膜内层,然后将动脉和神经纤维行钝性分离。最后,利用MVR刀将动静脉交叉处的血管外膜切开,当动脉与其后的静脉分离,并可被挑起,表明分离成功。气一液交换后注入惰性气体0.8mL于玻璃体腔。在术后1、2.3、6、12个月进行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野及黄斑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结果39例中,有32例分支阻塞的血管获得完全再通,3例部分再通,4例血管仍然阻塞;其中视力提高者28例,视力保持不变者9例,2例因发生视网膜脱离视力下降。视野及囊样黄斑水肿较术前改善的有18例。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血管鞘膜切开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玻璃体切除联合重硅油填充治疗下方PVR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重硅油眼内填充治疗下方严重PVR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26例(26眼)诊断为合并下方PVR视网膜脱离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重硅油填充,并同时随机抽取26眼患相似类型的视网膜脱离者,在玻璃体切除术后给予眼内硅油填充作为对照治疗。术后随访7~12月,观察其视网膜复位、视力、眼压及硅油乳化等情况。结果重硅油组视网膜一次性完全复位者24眼,占92.30%,硅油组一次性视网膜完全复位者18眼,占69.23%,(P〈0.05)。视网膜完全复位者绝大部分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炎症反应。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重硅油眼内填充是治疗下方PVR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可以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对其表达的影响及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结扎左侧颈总动脉的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NAC组。每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1、6、12、24、48和72h组,每组5只,以原位杂交法检测视网膜中NF—κB和TNF-α的表达,每只大鼠处死前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测。并计算出左/右眼ERG的比值。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在6h开始检测到NF-κB和TNF—α的表达,在24h表达最强,以后逐渐减弱。缺血再灌注+NAC组在再灌注6h未能检测到NF-κB和TNF-α的表达,在第12h有NF-κB和TNF-α的表达,24h表达最强,但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O.05)。缺血再灌注组在再灌注6h后各期ERG相对恢复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NAC组(P〈0.05)。结论NF-κB及其诱导的TNF-α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NAC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5.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引起急性呼吸困难一例赵菊莲(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南昌330006)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是眼底病常规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一般都认为荧光素血管内注射是比较安全的,很少报道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作者特报告一例注射荧光素引起急性呼吸困难的病例,以引...  相似文献   
46.
弱视是一种视觉异常现象,与近视、远视、散光眼均不同,是儿童发育时期的常见眼病。其严重性不仅是视力低下,而更重要的是没有双眼单视功能,造成立体视盲。目前,有关正常人的立体视觉,国内外均有报导,而对弱视眼视力恢复正常后建立双眼视觉的有夫报道较少。本文采用同视机和颜少明立体视觉图分别检查186例弱视治愈后的远、近立体视觉,以了解弱视眼在视力恢复正常后建立双眼视觉的情况。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酒精性过敏患者行FFA检查时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安全应用该检查做出评估与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4年行FFA检查患者,把酒精性过敏、药物过敏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在行该检查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分为轻、中、重度,通过统计学分析三组间的差异.结果 酒精性过敏患者FFA检查发生不良反应率100%,且多为中度反应,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药物过敏组及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率相似(P>0.05).结论 对于酒精性过敏患者行FFA检查风险较大,临床上针对该类患者检查时宜慎重,应充分与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并做好完善的抢救准备,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8.
Behcet病并发黄斑裂孔治愈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4岁.左眼视力剧降伴视物变形2月余于2010年5月26日到我院眼科就诊.患者1年半前因双眼视力下降,反复出现口腔及生殖器溃疡到外院就诊并诊断为Behcet 病.口服环孢霉素A、泼尼松、中药等药物及局部激素和散瞳等治疗一年余,病情一直不稳定,现仍在治疗中.  相似文献   
49.
患者男 13岁因双眼视力突然下降2d于2007年10月19日来我院就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双眼视力均为0.1,矫正无提高;双眼轻度睫状充血,尘状KP(+);瞳孔大小正常,光反射存在;玻璃体尘状混浊;双眼底视乳头充血,境界欠清,视网膜广泛灰白色水肿,整个视网膜血管均由白色渗出物围绕形成白鞘,极似冬天裹着霜雪的树支,且以静脉受累明显,视网膜有散在的小片状出血.  相似文献   
50.
患儿男,6岁.因发现左眼视力差2d于2011年3月2日来我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足月顺产,否认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母亲无孕期疾病史和特殊川药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8.左跟0.06,矫正不能提高.眼压:右眼13.4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14.0 mm Hg.外眼无畸形,眼位及眼前节检查无异常.散瞳后直接检眼镜检查显示,左眼底视盘隆起约7D,视盘面积扩大约8个视盘直径(DD),呈黄白色,视盘周围见浅黄色色素环绕,约18支血管进出于视盘,无法分清动静脉,部分血管外围见白鞘,未见正常黄斑中心凹结构(图1);右眼眼底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