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结扎颈总动脉的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分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组.每组按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为缺血再灌注1、6、12、24、48、72 h组.同时记录各期大鼠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a、b波波幅,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期视网膜的超微结构.结果缺血再灌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组各时期ERGa、b波波幅高于缺血再灌注组.视网膜超微结构显示缺血再灌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组细胞受损情况明显好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CD105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葡萄膜黑色素瘤中TGF-β1和CD105的表达,并按WHO1980年的标准进行分型梭型细胞型,类上皮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进行临床随访.以CD105的表达来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 78例中,梭型细胞型21例,类上皮细胞型34例,混合细胞型23例.TGF-β1和CD105在3种类型的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CD105主要表达于肿瘤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两者的表达强度随梭型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和类上皮细胞型依次递增.回访37例患者,其中梭型细胞型18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8.3±14.2)个月,混合细胞型10例,平均生存时间(69.0±17.3)个月,类上皮细胞型9例,平均生存时间(36.7±12.1)个月.患者生存时间与TGF-β1表达强度及新生血管密度呈负相关.结论 TGF-β1和CD105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转移,浸润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小口病一例     
患者女,24岁.自觉夜盲于2006年8月3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体健,父母非血族婚姻,家族中无类似眼病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双眼裸眼视力1.5;双外眼及眼前节正常;色觉正常.眼压右眼14.4 mm Hg(1 mm Hg=0.133kPa),左眼12.2 mm Hg.  相似文献   
24.
25.
患者,女,57岁,因右眼视物不清,逐渐减退3年而于2010年7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眼底检查于右眼底发现颞下方见高低不均局限性隆起,表面呈黄白色,左眼球无异常,全身情况无异常。超声检查:右眼玻璃体内可见低回声肿物,大小约0.8 cm×0.6 cm,形状呈圆形,自球壁向玻璃体内突起,边界光滑锐利,内部回声均,内见稍丰富血流信号,其前部可见膜样强回声带(见图1);左眼形态结构正常。提示右眼玻璃体内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脉络膜黑色素瘤,右眼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眼眶MRI:右侧眼球后壁颞侧结节状异常信号影,增强后强化明显,宽基底,大小约1.0 cm×0.6 cm,局部眼环增厚且见强化现象,考虑肿瘤占位(见图2)。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成像的特点.方法 分析62例(68眼)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的临床资料及OCT图像,依据Gass分期的原则进行分期.结果 68只患眼Gass分期:Ⅰ期4只眼,Ⅱ期14只眼,Ⅲ期32只眼,Ⅳ期18只眼.结论 OCT能精确地显示IMH的形态特征,并准确地对其进行分期和追踪观察,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HIF-1α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肿瘤血管形成、浸润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蛋白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呈高表达,HIF-1α阳性细胞为肿瘤细胞核染色、部分胞浆染色,HIF-1α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其表达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HIF-1α二者表达存在正相关(rs=0.946,P<0.001).结论 HIF-1α的高表达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新生血管形成、肿瘤的浸润、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例1男,15岁.2010年1月2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因头部白癜风于7h前在当地医院行头皮下注射曲安奈德混悬液,注射后即出现头晕不适,双眼视物不清,视力剧降至无光感,立即予以吸氧及药物治疗(具体药物名称不详),无明显好转,失明7h后来我院眼科.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病史.  相似文献   
29.
本文回顾分析近年来在我院施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而诊断为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病变的70例82只眼资料,根据其荧光血管造影病变出现荧光的时间,观察造影早期的各种病变形态。在82只眼荧光血管造影中,72只眼病变区于动脉前期至静脉早期出现荧光充盈,新生血管形态分别呈花边状、颗粒状、绒球状、辐轮状及不规则形等荧光图像,与视网膜血管毫无联系。10只眼由于病灶区出血较多而未见早期荧光显现。82只眼中,中心血管膜50只眼,傍中心血管膜24只眼,离心血管膜8只眼。29只眼病变范围大于1PD,53只眼病变范围小于或等于1PD。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病变荧光血管造影于动脉早期至静脉早期出现荧光,其新生血管形态不一,以中心病变居多。  相似文献   
30.
黄斑部视网膜下新血管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分析近年来在我院施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而诊断为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病变的70例82只眼资料,根据其荧光血管造影病变出现荧光的时间,观察造影早期的各种病变形态。在82只眼荧光血管造影中,72只眼病变区于动脉前期至静脉早期出现荧光充盈,新生血管形态呈花边状,颗粒状,绒球状,辐轮状及不规则形等荧光图像,与视网膜血管毫无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