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影响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视力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影响光动力疗法(PDT) 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治疗后患者远视力的相关因素。 方法 观察135例(135只眼)行PDT治疗的CNV患者,记录性别、治疗前远视力、治疗前近视力、病程、病因、CNV面积、CNV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分型、CNV治疗后FFA变化等8项因素,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视力的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 结果 在治疗后1个月内远视力与治疗前远视力、CNV的面积、CNV 治疗后FFA变化相关 (P=0.000,0.030,0.062);在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远、近视力与CNV治疗后FFA变化相关(P=0.000,0.054,0.034);在治疗后1个月内远视力是否提高与 CNV的FFA分型、病程有关(P=0.018,0.080)。 结论 CNV面积较小的患者会获得较好的治疗后视力;典型性CNV 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的比例较大;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尽早治疗可能获得较好的视力改善。(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292-294)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CMVR)患者房水中CMV-DNA载量和IL-8水平,初步探讨房水CMV-DNA载量和IL-8水平对Allo-HSCT后CMVR患者治疗后疗效终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Allo-HSCT后CMVR患者14例22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在确诊后给予玻璃体腔注射60 mg/ml更昔洛韦0.05 ml(含更昔洛韦3 mg)治疗。负荷阶段为2次/周,共4次;维持阶段为1次/周。每周于首次更昔洛韦注射的同时抽取前房水,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其中CMV-DNA载量和IL-8水平。若房水中CMV-DNA载量转阴(<10^3拷贝/ml)或IL-8水平<30 pg/ml则终止眼局部治疗,其后每2周随诊1次,至少6个月。每次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前和随访时均行BCVA、眼压、眼底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基线、末次随访时BCVA和眼压比较采用Student t配对检验。结果14例22只眼中,单眼6例6只眼,双眼8例16只眼。CMVR确诊时,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814±0.563;平均眼压为(17.2±7.8)mmHg(1 mmHg=0.133 kPa);房水平均CMV-DNA载量为(3.43±4.96)×10^5拷贝/ml,平均IL-8水平为(518±541)pg/ml。眼局部治疗终止时,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中位次数为5次。房水中CMV-DNA载量转阴者9只眼,其中IL-8水平同时<30 pg/ml者7只眼;CMV-DNA载量阳性但IL-8水平<30 pg/ml者13只眼。视网膜病灶完全瘢痕化1只眼。治疗终止后6个月时,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812±0.691;平均眼压为(14.8±5.4)mmHg。与基线时logMAR BCVA、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07、1.517,P=0.916、0.137)。因系统性Epstein-Barr病毒感染致CMVR复发1只眼;视网膜病灶完全瘢痕化20只眼。22只眼中,因治疗过程中血小板计数过低(<30×10^9个/ml)而发生医源性玻璃体积血4只眼;治疗终止6个月时,积血吸收眼底清晰可见。CMVR确诊时发现晶状体后囊下混浊2只眼(9%),结合病史考虑可能为Allo-HSCT后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所致。结论房水CMV-DNA载量和IL-8水平可用于定量监测Allo-HSCT后CMVR患者的治疗效果;可安全有效地确定眼局部治疗终点。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有不同并发症的进展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进行玻璃体手术的结果。方法将患有Ⅰ、Ⅱ型糖尿病进展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314只眼分为玻璃体积血合并局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组;广泛纤维血管膜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组;牵拉孔源混合性视网膜脱离组;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合并老年性白内障行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玻璃体积血合并局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组中Ⅰ、Ⅱ型糖尿病患 者手术后获得0.1以上视力的分别占39.4%和66.7%,广泛纤维血管膜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组中Ⅰ、Ⅱ型糖尿病患者手术后获得0.1以上视力的分别占31.6%和51.6%,牵拉孔源混合性视网膜脱离组手术后获得0.1以上视力者占31.6%,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合并老年性白内障行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组手术后获得0.1以上视力者占62.5%。首要的术中 并发症是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后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结论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能有效地改善进展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71-174)  相似文献   
74.
背景 视网膜相对周边屈光度(RPR)状态与近视进展的关系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尚缺乏对中国近视人群中视网膜RPR状态及散光分量的研究.因此,有必要针对中国青少年近视患者的视网膜RPR类型及散光分量进行分型研究. 目的 研究中国青少年近视患者视网膜RPR和散光分量的曲线类型.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青少年近视患者301例301眼.以5°作为间隔,采用WAM-5500型开放视野红外验光仪采集从水平视野鼻侧30°至颞侧30°的周边屈光度数据.仅选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各个角度的等效球镜度(SER),用中央SER减去水平周边SER即为视网膜RPR(以离焦表示).依据视网膜RPR曲线的不同形态及鼻侧与颞侧的相对关系将视网膜RPR整理分型.采用傅里叶分解法将各个角度的散光分解为J0和J45分量,分析散光分量的曲线类型.结果 视网膜RPR曲线可分为7种类型,分别为负离焦型、颞侧正离焦鼻侧平坦型、颞侧正离焦鼻侧负离焦型、颞侧平坦鼻侧负离焦型、平坦型、颞侧负离焦鼻侧平坦型和正离焦型.散光分量Jo和J45可分为9型.中高度近视在Ⅰ型RPR(负离焦型)中的分布明显高于低度近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770,P<0.05);低度近视在Ⅲ型RPR(颞侧正离焦鼻侧负离焦型)中的分布明显高于中高度近视(X2=12.500,P<0.05). 结论 低度近视与中高度近视的RPR曲线类型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散光绝对值在水平方向周边区域呈现鼻侧、颞侧不对称性.在视网膜鼻侧,随着注视角度的增加,其所对应的散光绝对值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鼻侧10°除外).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使用角膜塑形镜(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的患者不同用眼行为对控制眼轴长度增长效果的影响。方法 队列研究,纳入了2018年10月~2021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配戴OK镜且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的5~13岁儿童青少年85例(170眼),收集其1年内不同用眼行为相关信息。将近距离用眼时间≥7 h/d、网课时间≥1.5 h/d、电子产品时间≥1.5 h/d、单次最长用眼时间≥2 h/d归为不良用眼行为。将每个受试者的不良用眼行为进行计数,范围是0~4,进一步将其划分为≥2个不良用眼行为和≤1个不良用眼行为,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评估用眼行为与眼轴长度增长之间的关联。结果 以左眼眼轴长度变化为例,在4种单一用眼行为中,拥有良好用眼行为的患者眼轴长度增长较慢,尤其是与单次用眼最长时间≥1.5 h/d相比,<1.5 h/d的患者在第3个月眼轴长度增长相对减少0.071 mm(β=-0.071, P=0.034)。综合用眼≤1种不良行为的患者,1年后眼轴长度增长相对减少0.184 mm(β=-0.184, P=0.025)。结论 良好的用眼行为对于使用OK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控制眼轴长...  相似文献   
76.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是最常见的眼后段疾病之一,属临床自限性疾病,有关其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如何治疗一直存在争议。光动力疗法(PDT)治疗“中浆”的进展,再次引发了国内眼科医生的关注。现对“中浆”发病机制认识的改变以及对“中浆”治疗理念的变迁进行探讨,对“中浆”是否需要治疗、PDT治疗“中浆”是否更具有优势、经济上是否值得以及治疗安全性等问题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筛选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免疫反应过程中的核心基因与关键通路。 方法通过文本挖掘数据库pubmed2ensembl检索dry AMD和immune reaction的基因数据集。利用GeneCodis工具依次进行基因本体数据库(GO)功能富集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应用基于互联网的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关系,并应用Cytoscape软件的CytoHubba及分子复合物检测插件(MCODE)功能分别筛选PPI网络中的枢纽基因及显著基因模块,再通过DAVID数据库平台筛选出相关枢纽基因及基因模块,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 结果通过文本挖掘,获得了与干性AMD相关的47个基因,与免疫反应相关的2410个基因,其中与两个关键词均相关的基因31个。经GO功能富集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得到66个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共包含22个基因。经Cytohubba筛选,分数值排名前10的枢纽基因依次为白细胞介素(IL)10、趋化因子8(CXCL8)、肿瘤坏死因子(TNF)、IL18、IL6、肿瘤蛋白P53(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DKN1A)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从PPI网络MCODE功能筛选出1个显著基因模块,包含IL10、CXCL8、TNF、IL18及IL6等5个与枢纽基因相重合的基因。GO分析显示显著基因模块的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对脂多糖反应及2型免疫反应等;KEGG通路分析显示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炎症性肠病、哮喘、移植物抗宿主病及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等信号通路。 结论文本挖掘结合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与干性AMD免疫反应过程相关的1个核心基因模块和5个关键信号通路,可为其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CMVR)患眼房水中CMV-DNA载量, 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Allo-HSCT后CMVR患者19例2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 男性8例12只眼, 女性11例16只眼;中位年龄28岁;单眼10例, 双眼9例。患者治疗及随访过程中血液CMV-DNA持续保持阴性状态。患者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60 mg/ml更昔洛韦0.05 ml(含更昔洛韦3 mg)治疗。诱导期为2次/周, 共4次;维持期为1次/周。每次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IVG)前抽取房水测定其中CMV-DNA载量。从第4次IVG开始, 若房水CMV-DNA载量转阴则终止治疗, 并连续随访至少6个月。依据治疗过程中患眼房水CMV-DNA载量是否存在一过性升高, 将患眼分为持续下降组和非持续下降组。观察并分析两组间房水CMV-DNA载量及眼部检查表现的差异。房水CMV-DNA载量与IVG次数和治疗时长相关性采用Pearson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治疗终止时, 患眼IVG中位次数...  相似文献   
79.
目的对比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和激光光凝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长期随访的视功能和眼底结构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首诊且随访时间≥5年的ROP患儿35例6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 男性21例36只眼, 女性14例27只眼;出生胎龄(GA)(29.30±1.77)周。急进型ROP (A-ROP)12只眼;阈值前1型ROP 51只眼。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所有患眼仅接受单一抗VEGF药物或激光光凝治疗, 并据此分为抗VEGF治疗组、激光治疗组, 分别为20例35只眼、15例28只眼。两组患儿GA、出生体重、首次接受治疗时矫正胎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44、0.859、0.694);A-ROP、阈值前1型ROP眼数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随访期间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状态、视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小数视力表进行, 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屈光度以等效球镜度(SE)表...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不同治疗方法与高危病理因素(HHF)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1999年至2018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双眼RB患儿73例7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 男性50例(68.5%, 50/73), 男性23例(31.5%, 23/73 );有家族遗传史11例。首次确诊年龄(14.8±15.6)个月;首次干预时间(3.97±4.74)个月。按照眼内RB国际分期分级标准, 73只眼中分期为C、D、E期者分别为2 (2.7%, 2/73)、15 (20.5%, 15/73)、56 (76.7%, 56/73)只眼。全身麻醉下应用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行双眼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首次治疗行眼球摘除或保眼治疗, 包括全身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为化疗)联合眼动脉内化疗(IAC )、玻璃体腔注射化疗药物、冷冻、激光光凝、经瞳孔温热疗法、放射治疗等局部治疗。保眼治疗失败后行眼球摘除手术。摘除的眼球标本制作成切片, 眼病理医生阅片并评判是否存在HHF。变量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治疗方式的HHF发生率及其他分类变量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