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7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经典手术方式为玻璃体切除、人工玻璃体后脱离、去除黄斑前玻璃体皮质、内界膜剥除以及眼内气体填塞, 在此基础上有一些细微的操作变化, 包括不剥除内界膜或保留中心凹的内界膜剥除, 采用或不采用气体填充、硅油长期填充等。各种手术方式均取得了一定疗效, 手术后可实现黄斑劈裂全部或部分缓解, 视力得以不同程度提高。但值得重视的是, 此类手术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是手术后发生全层黄斑裂孔甚至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针对此类并发症风险, 通过采用保留中心凹的内界膜剥除可使多数患者取得安全有效的结局, 对于手术者有顾虑在手术中或手术后发生黄斑裂孔的高危病例, 可采用硅油长期填充不剥除内界膜的术式, 以防范手术相关黄斑裂孔形成的风险。未来应继续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黄斑劈裂术式, 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与更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检眼镜下未见到视网膜病变的荧光血管造影。方法 对常规眼底检查未见到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 荧光血管造影正常44只眼,与眼底所见符合率为35.48%;异常表现共80只眼占64.52%。结论 眼底镜下未发现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眼底荧光造影出现了微血管瘤,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等早期改变。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探讨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行玻璃体手术后,虹膜红变(INV)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451例PDR(536眼)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后INV的发生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4眼(8.2%)发生INV,12眼(2.2%)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以术后1个月到半年时间段内INV发生率最高(48.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即存在INV和一次术后视网膜是否复位这两个因素与PDR患者玻璃体手术后INV的发生相关(P<0.001);PDRⅣ、Ⅴ、Ⅵ期发生率比较接近(分别为8.5%,6.1%,9.0%);术前完成全视网膜光凝的患者发生术后INV的比例更低(6.2%vs9.9%)。晶体状态为保留自身晶体的患者INV发生率最低(6.8%),与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完整组(8.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5)。结论术前合并INV和一次术后视网膜脱离是术后INV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DR严重程度与INV发生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5.
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44眼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455例(544眼)行玻璃体手术治疗的PDR连续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使用不同眼内填充物的结果。结果544眼中视力≥0.02者由术前的267眼(49.1%)增加到术后的444眼(81.6%),其中视力≥0.1者由术前的110眼(20.2%)增加到术后的283眼(52.0%);总视网膜在位眼数499眼(91.7%),其中灌注液组高达96.2%;白内障发生率在灌注液组最低,为7.9%(18/227),硅油组最高,为21.0%(17/81),气体组为14.8%(16/108);术后玻璃体出血者气体组16眼(11.6%),硅油组硅油取出后24眼(20.2%),灌注液组59眼(20.6%)。结论对于无视网膜裂孔及新生血管并发症危险的PDR患者,玻璃体手术保留灌注液即可获得良好预后;术前存在视网膜脱离的PDRⅥ期并非选择硅油或气体的指征。  相似文献   
26.
赵明威 《北京中医》2008,(5):326-327
糖尿病主要有两大并发症:一是心血管并发症,即大血管的并发症;一是微血管并发症。其中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眼病.一种是肾病。  相似文献   
27.
无眼底改变的糖尿病患者的稳态图形ERG赵明威,张承芬,黎晓新采用稳态图形视网膜电图(patternERG,PERG)检测无眼底改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探讨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的亚临床诊断价值。1.对象:无...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 )治疗黄斑水肿临床研究现状。方法收集玻璃体内注射TA治疗黄斑水肿的国内外文献,按照循证医学要求进行系统评价。检索美国MEDLIN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中、英文文献。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研究目的的文献51篇,其中,以疗效为主要研究目的的文献42篇,按照治疗性医学文献证据级别的判定标准进行证据分级。结果51篇文献中Ⅰ级证据0篇,Ⅱ级证据1篇,Ⅲ级证据7篇,Ⅳ级证据24篇,Ⅴ级证据19篇;得出的结论是:玻璃体内注射TA治疗黄斑水肿3个月内有显著效果,视力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23篇文献报告了治疗后黄斑水肿明显改善;20篇文献报道不良反应93眼次,平均发生率为31.41%,其中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TA短期内对黄斑水肿消退及视力改善有一定疗效,但目前文献缺少可作为判断治疗有效性金标准的Ⅰ级文献,缺乏判断长期有效性的研究以及再次治疗有效性和必要性的研究。对于不良事件特别是严重不良事件应予以足够重视并积极预防。(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5,21:220-223)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c—fos反义寡核苷酸(AS-ON)对兔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抑制作用。方法将9只兔(18只眼)分为c—fos—AS-ON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眼)。c—fos—AS—ON治疗组以平衡盐溶液(BSS)配制2pgc—fos—AS—ON和10μg脂质体的混合液0.1ml、对照组以0.1mlBSS分别与2.5×10^5个/ml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稀释液混合后同时注入玻璃体腔,观察两组在玻璃体腔注射后第7、14、21、28天PVR发生的程度。结果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两组PVR程度逐渐加重。第7天两组PVR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14、21、28天,c—fos—AS-ON治疗组的PVR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c—fos—AS—ON治疗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62.5%。结论c—fos—AS—ON对兔实验性PVR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0.
1 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为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1月本院眼科住院患者共 1 5例 ( 1 6只眼 )。其中男性 8例 ( 9只眼 ) ,女性 7例 ( 7只眼 )。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 5只眼 ;眼外伤后无晶状体 ,伴玻璃体混浊 4只眼 ;白内障术中有晶状体核及皮质碎屑掉入玻璃体 6只眼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 1只眼。 1 5例经B超或眼底检查均未见视网膜脱离。术前视力 0 0 5以下者 8只眼。本次手术距前次手术时间 2天至 2 9个月不等。手术方法 :玻璃体混浊需行玻璃体切割者 ,常规闭合三切口 ;无玻璃体眼 ,仅行平坦部眼内灌注。①单纯玻璃体混浊、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