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眼科学   14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51.
本文对245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入院的患者进行了对侧眼的回顾性研究,以了解促使对侧眼急性发作的可能因素。用急性发作率表示对侧眼发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危险。急性发作率=对侧眼发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百分率所观察时期的天数,即每天每100只对侧眼中急性发作的眼数。结果,245例中58例(23.6%)对侧眼急性  相似文献   
52.
小梁切除术的术中并发症注意得很少。本文根据文献和作者95例小梁切除术的经验,就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及预防和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3.
观察青光眼视盘出血是为研究该出血与视野缺损及全身病的关系,特别是血液动力学危象、血管病、低血压和糖尿病,及其在青光眼预后中的重要性。不同作者报告的视盘出血的发生率不同,这可部分归因于检查方法和次数及青光眼类型的不同。只用眼底镜,特别在缩瞳时,有时会遗漏视盘出血。为了精确了解青光眼视盘出血,本文作者调查了1829张彩色视盘照片。  相似文献   
54.
Stickler综合征又称遗传性关节一眼病(Hereditary arthro-ophthalmopathy),主要以眼部、关节、口面部及听力损伤为特征[1-3].其中约90%的患者表现为近视,60%的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84%的患者合并面中部扁平、腭裂和小颌等面部异常,70%的患者出现听力损伤,90%的患者出现骨关节病变[4].  相似文献   
55.
既往使用的视力损伤及盲的定义是1972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召集的防盲研究组制定的。视力损伤级别中1级和2级为低视力,3级、4级和5级为盲。如果考虑视野范围,即使中心视力没有损伤,以中央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10°,但〉5°时为3级盲;视野半径≤5°时为4级盲。这一定义有利于以统一的、可比较的方式收集人群为基础的盲和视力损伤的资料,  相似文献   
56.
57.
Stickler综合征又称遗传性关节一眼病(Hereditary arthro-ophthalmopathy),主要以眼部、关节、口面部及听力损伤为特征[1-3].其中约90%的患者表现为近视,60%的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84%的患者合并面中部扁平、腭裂和小颌等面部异常,70%的患者出现听力损伤,90%的患者出现骨关节病变[4].  相似文献   
58.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该病是一种特殊的视神经病变,而眼压升高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青光眼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就是眼压与视神经耐受性之间不平衡,造成相对  相似文献   
59.
加强青光眼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青光眼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赵家良青光眼是常见病,也是我国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的眼科工作者在青光眼的临床、基础和预防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眼部病变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房水、泪液病毒学检测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的223例HIV/AIDS患者的眼部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其中男性157例, 女性66例; 平均年龄(39.2±9.7)岁(8.0~78.0岁)。对所有患者的感染方式、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23例HIV/AIDS患者中, 有眼部并发症者99例(44.4%), 共156只眼, 其中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视网膜炎64只眼(40例), HIV视网膜病变54只眼(35例), HIV/梅毒双重感染合并眼底病变20只眼(13例), 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 IRIS)16只眼(10例), 慢性泪腺炎2只眼(1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50/mm3的HIV/AIDS患者泪液分泌低于正常人(P=0.008)。在行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治疗有效且血浆HIV检测为阴性的16例HIV/AIDS患者的泪液中发现HIV-1病毒, 中位病毒载量为2291(519, 6667)拷贝/ml。  结论  在HIV/AIDS患者眼部病变中, CMV视网膜炎是AIDS晚期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 早期发现和及时给予全身及眼部治疗, 可改善患者的视力预后。患者血液HIV检测阴性时, 房水和泪液HIV仍持续阳性, 提示防止HIV病毒播散,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