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与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方法9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胆管癌31例,转移瘤28例,原发性肝癌16例,胰头癌11例,以及壶腹部癌4例均经介入治疗。接受经皮经肝穿刺胆汁引流术(PTBIED)者43例,接受胆道支架置入术(PTIBS)者47例。所有患者术前总血清胆红素(TSB)水平与术后3~7d及10—15d者进行了比较。结果90例患者的TSB水平从术前298.4(204.3~482.6)micromol/L降至术后3~7d的281.4(76.2~482.6)micromol/L(P〈0.05)。76例患者的TSB水平从术前的298.4(204.3~482.6)micromol/L降至术后10~15d的146.2(37.6~358.6)micromole/L(P〈0.01)。PTBIED与PTIBS二者间的效果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介入治疗术对于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而且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恶性阻塞性黄疸内支架置人治疗胆管完全阻塞的方法。方法32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证实为完全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在内支架置入前采用以下步骤:通过插入的导管向阻塞处注入1%利多卡因10ml,5min后尝试通过导丝;如导丝不能通过,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外引流并输入抗生素,7d后再尝试通过导丝;如尝试仍不能通过,可经引流管每天注入5-氟尿嘧啶250mg并夹闭引流管2~3h,连续注射5—7d后再尝试通过导丝;如上述尝试均不成功,可行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5d后再尝试通过导丝。只要导丝通过阻塞段,即可行内支架置入。结果32例经导管注入利多卡因后有4例导丝通过,另28例经外引流、抗感染7d后有10例导丝通过,余18例经局部注射化疗药7d后有13例导丝获得通过。余5例再经局部注射化疗药加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1次,5d后又有3例导丝获得通过。有2例导丝通过失败,导丝通过者均成功置入内支架。结论胆管完全型阻塞主要是由于恶性肿瘤的直接侵犯、局部痉挛、炎性水肿等,经过解痉、抗感染消肿、引流、化疗等多种辅助处理,绝大多数完全型阻塞的胆管可通过导丝并成功置入内支架。  相似文献   
63.
王建明  熊蕾  孙乃学  赵世平 《眼科研究》2009,27(12):1080-1083
目的探讨全身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急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谷氨酸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大耳白兔54只,其中6只兔设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8只兔采用生理盐水前房灌注加压法建立急性高眼压模型,其中24只兔皮下注射rhEPO为EPO组,另外24只兔为模型组。分别于造模后第1、3、7、14天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视网膜谷氨酸的表达。结果正常组视网膜组织无谷氨酸表达。模型组兔眼视网膜出现谷氨酸阳性表达细胞,各观察时间点EPO组兔眼视网膜谷氨酸阳性表达细胞数较模型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第14天,模型组视网膜谷氨酸阳性表达细胞数为(3.3±1.1)个/高倍视野,EPO组为(0.3±0.2)个/高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hEPO可以下调兔眼急性高眼压引起的视网膜谷氨酸高表达,可能与rhEPO保护视网膜神经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兔眼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 BDNF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免疫反应物质在兔眼视网膜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BDNF在兔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 retinal ganglioncell,RGC)、内核层细胞、外核层细胞均有表达。结论 :RGC不仅是 BDNF的靶细胞 ,其自身也表达 BDNF。旁分泌、自分泌方式产生的 BDNF也参与了 RGC的调节  相似文献   
65.
胃底贲门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惟一可能根治的治疗手段,对不能手术治疗的晚期胃底贲门癌如何治疗,目前方法较多,但效果都不甚理想。我们采用经股动脉插管到相应的动脉支进行局部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底贲门癌,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8例中,男37例,女  相似文献   
66.
眼球冰冻切片制作方法黄莺,赵世平,孙乃学(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710004)常规眼球制片需经各种试剂处理,某些物质易被破坏,且费时;在眼科实验等科研工作中需要制作眼球的冰冻切片。而眼球本身结构精细,各部分组织软...  相似文献   
67.
尿激酶溶栓联合介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5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结合动脉溶栓后残余狭窄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51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采取超选择接触性溶栓,尿激酶(UK)用微量泵以1×104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60×104U~100×104U。在泵入尿激酶的过程中,通过导引导管造影,了解闭塞血管再通情况。结果颈动脉系统血管闭塞43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2例。脑血管造影未发现明显的血管闭塞6例。颈内动脉闭塞再通率为63.64%;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率为63.63%;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再通率为55.56%;大脑前动脉闭塞(前交通动脉未开放)的1例再通;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2例全部部分再通。动脉溶栓后颈内动脉残余明显狭窄3例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正常或有明显好转的33例(64.71%)。结论动脉内接触性溶栓结合动脉溶栓后残余狭窄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床旁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cell free ferrous protoporphyrin,FH)在鉴别良恶性胸腹水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胸腹水样本196例,所有样本由有资质的细胞病理学医生通过细胞蜡块和常规细胞涂片进行检查和细胞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结合动脉溶栓后残余狭窄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51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采取超选择接触性溶栓,尿激酶(UK)用微量泵以1×104U/min持续泵入,总量为60×104U~100×104U。在泵入尿激酶的过程中,通过导引导管造影,了解闭塞血管再通情况。结果颈动脉系统血管闭塞43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2例。脑血管造影未发现明显的血管闭塞6例。颈内动脉闭塞再通率为63.64%;大脑中动脉闭塞再通率为63.63%;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再通率为55.56%;大脑前动脉闭塞(前交通动脉未开放)的1例再通;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2例全部部分再通。动脉溶栓后颈内动脉残余明显狭窄3例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临床症状完全恢复正常或有明显好转的33例(64.71%)。结论动脉内接触性溶栓结合动脉溶栓后残余狭窄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是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前病理科广泛使用普通刀械取材 ,对于急性胆囊炎标本 ,由于囊壁水肿 ,粘膜层与肌层游离 ,很难保证组织条薄厚均匀、大小合适、组织结构完整 ,因而常常费时费力。对此 ,我们自行设计研制的双排病理取材刀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该刀已获得国家专利 ,专利号ZL95 2 19198 9。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双排病理取材刀 (图 1)、普通病理取材器械和秒表 ,2 5 0例胆囊炎手术标本。图 1 双排病理取材刀及切取的胆囊标本情况1 2 分组 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 2 5 0例胆囊炎标本分为实验组 2 0 0例、对照组 5 0例。1 3 方法 用常规方法对标本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