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coils,GDC)联合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脾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操作要点。方法回顾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2012年1月-2013年3月采用GDC联合微弹簧圈治疗8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脾动脉瘤位于脾动脉起始部,3例位于脾动脉中段,3例位于脾门处。瘤体平均直径(24±3.4)(20~28)mm。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性栓塞成功,共使用GDC33枚,普通弹簧圈58枚,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平均随访(11±4.5)(5~181个月,脾动脉瘤未见血流通过,无脾梗死发生。结论GDC结合微弹簧圈栓塞脾动脉瘤安全可行,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估FS-LASIK手术在制作角膜瓣过程中不透明气泡层(OBL)的发生对准分子激光机眼球旋转追踪补偿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随机抽取2019-07/09在我院行FS-LASIK手术200例400眼。统计FS-LASIK术中OBL的总体发生率、角膜瓣外OBL发生率、角膜瓣内OBL发生率、动态自旋跟踪矫正(DCC)和静态自旋追踪矫正(SCC)的运行成功率,并分析OBL对DCC和SCC运行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发生OBL 183眼,总体OBL发生率为45.8%,DCC成功运行397眼,总体DCC运行成功率为99.2%;SCC成功运行的手术共计为293眼,总体SCC运行成功率为73.2%;总体OBL、角膜瓣外OBL、角膜瓣内OBL对DCC的运行成败均无影响(P>0.05),但对SCC的运行成败均有影响(P<0.05),OBL发生会导致SCC运行失败。结论:在制作角膜瓣过程中OBL的发生可能会导致FS-LASIK准分子激光机SCC运行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累及左颈总动脉起始部的巨大真性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7年2月至2004年6月间3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胸部正中切口显出前纵隔,切开心包及其返折,显露心脏及其大血管,联合颈部切口显出动脉瘤全貌,升主动脉-颈内动脉自体静脉转流后,于主动脉弓上切除动脉瘤。结果3例均于术后7d治愈出院,分别随访8月、5年、7年无动脉瘤复发。结论利用自体静脉行升主动脉-颈内动脉移植技术,经胸部正中切口根治累及左颈总动脉起始部的巨大动脉瘤,具有显露清晰、操作方便、无须切开胸腔、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4.
Stanford B型夹层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支架重建肾动脉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59岁,因突发胸背部持续撕裂样剧痛,伴左腰胁部、右下肢压榨样疼痛于2005年12月入我院,入院时血压控制在120/70 mm Hg左右,右侧下肢皮温降低,右侧股动脉搏动减弱。主动脉CTA检查提示:Stanford B型夹层,第一裂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30 mm,主动脉真腔被假腔挤压变细。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憩室病与结肠组织中基质胶原代谢的关系。方法通过生物化学方法测定14例憩室组患者和14例对照组患者结肠组织中基质胶原的总量并分别测定基质胶原Ⅰ、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13的含量。结果两组基质胶原总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731,P>0.05)。憩室组结肠组织基质胶原Ⅰ含量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6±0.31)p·μm2和(1.61±0.34)p·μm2,两组比较,t=2.216,P<0.05。而憩室组结肠组织基质胶原Ⅲ含量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2±0.33)p·μm2和(1.41±0.39)p·μm2,两组比较,t=2.075,P<0.05。基质胶原Ⅰ/Ⅲ的比值憩室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83±0.25和1.14±0.28,两组比较,t=2.793,P<0.01。MMP-1憩室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81±0.91)p·μm2和(6.11±0.94)p·μm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458,P<0.05)。两组间MMP-13的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687,P>0.05);但MMP-13并非在所有的病例中都表达,憩室组的表达率为57.14%(8/14),对照组表达率为21.43%(3/14),两组表达率比较,χ2=4.87,P<0.01。结论憩室病患者结肠组织中基质胶原Ⅰ/Ⅲ比值的降低是导致憩室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与MMP-1和MMP-13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6.
不同病理大鼠脾切除模型腹腔感染时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不同病理大鼠脾切除模型腹腔感染后不同时相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90只SD大白鼠建立正常对照、肝硬化、免疫抑制 3组动物模型 ,脾切除术后用盲肠结扎加穿刺法 (CLP)形成腹腔感染模型 ,测定TNF -α和IL - 6的含量 ,并作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1)对照组在CLP后 3hTNF -α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1) ,6h迅速降低 ,之后平稳下降 ,2 4h降至最低。而肝硬化组和免疫抑制组则变化不一 :肝硬化组缓慢下降 ,CLP后 6h超过对照组 ,2 4h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免疫抑制组始终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2 )各组IL - 6在CLP后显著高于CLP前 (P <0 .0 1) ,6h为高峰 ,以后持续缓慢下降 ,变化较平稳 ,各组间差别也不显著 (P >0 .0 5 )。 (3)各组CLP后心、肺、肝、肾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 ,免疫抑制组病理改变最明显 ,肝硬化组次之。结论 TNF -α是导致腹腔感染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主要细胞因子 ,IL - 6可能具有保护作用。肝硬化和免疫抑制大鼠脾切除和CLP后细胞因子变化不一 ,但在腹腔感染时毒素清除能力都显著下降且更易发生MODS。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腘动脉陷迫综合征(popliteal artery entrapment syndrome,PAES)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4例PAE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20~54岁,平均35.5岁。左侧4例,右侧9例,双侧1例。10条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消失,5条患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踝肱指数0.51±0.07。病程2周~12个月,平均5.2个月。根据PAES不同诊断及分型对9例患者行腘动脉周围异常组织松解术及腔内治疗术,余5例腘动脉功能性陷迫行保守治疗。结果 1例行肌切除、闭塞动脉取栓动脉成形术者,术后5 d腘动脉再次闭塞,行插管溶栓术后再通。其余患者经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后踝肱指数上升至0.93±0.2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4,P=0.000),跛行症状均缓解。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81个月,平均29.7个月。8例行腘动脉松解术后下肢活动正常,腘动脉血流通畅;1例介入下行球囊扩张术后11个月腘动脉再狭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保守治疗后症状未见反复。5例保守治疗患者治疗后下肢活动正常,腘动脉血流通畅。结论 PAES患者早期确诊并及时外科干预能获较好近、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测定苍耳子与混伪品刺苍耳子中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通过二者含量的差异来鉴别苍耳子与刺苍耳子。方法:采用HPLC测绿原酸含量,色谱柱为ODS-HYPERSIL(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5%磷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室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总黄酮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品,于504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苍耳子中绿原酸平均含量为0.275%,RSD为0.641%,总黄酮平均含量为12.68%,RSD为0.59%;刺苍耳子中绿原酸平均含量为0.057%,RSD为1.87%,总黄酮平均含量为5.52%,RSD为0.98%。苍耳子中绿原酸含量约是刺苍耳子中绿原酸含量的4.8倍,苍耳子中总黄酮含量约是刺苍耳子中总黄酮含量的2.3倍。结论:苍耳子中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都明显高于刺苍耳子中的含量,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差异可以作为苍耳子与刺苍耳子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蒙药复方森登-4中栀子苷、芦丁及杨梅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25μm(4.6 mm×250μm)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1 mL/min,检测波长:栀子苷为240 nm,芦丁和杨梅素为300 nm,柱温30℃。结果栀子苷线性范围为0.64~6.40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9%(RSD=0.61%);芦丁的线性范围为0.024~0.240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0%(RSD=2.01%);杨梅素的线性范围为0.472~4.720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6%(RSD=1.98%)。结论所建立HPLC法可同时测定蒙药复方森登-4中栀子苷、芦丁及杨梅素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森登-4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