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4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96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12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282篇
内科学   13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561篇
预防医学   297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232篇
  9篇
中国医学   310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3例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3例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1)脑血管梅毒1例,脊髓痨2例;(2)3例血和脑脊液的梅毒抗体均为阳性;脑脊液蛋白含量增加、细胞数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3)脑血管梅毒患者MRA及DSA显示左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左大脑前动脉及左大脑后动脉通过皮层支向左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代偿供血;(4)2例脊髓痨患者头颅及胸髓MRI无特殊发现,肌电图及周围神经活检不支持周围神经受损。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与其分型密切相关;首诊易误诊。临床表现及血和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是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道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多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6例38指。结果术后16例38块皮瓣全部存活。随访时间为4个月~1年,皮瓣外形优良,不臃肿,皮瓣两点分辨觉为5~9mm。供区植皮成活,掌背有环形瘢痕,少许色素沉着。结论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操作方便,易切取,损伤小,不牺牲主干动脉,手术可同时切取多块皮瓣修复多指软组织缺损,是修复多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鼻泪管阻塞的症状包括溢泪、结膜炎和黏液性分泌物。当细菌在泪囊内不流动的液体中过度增殖,泪囊炎就会发生。急性泪囊炎通常表现为痛性眶隔前蜂窝织炎;而慢性泪囊炎表现为无痛性泪囊脓性反流物。抗生素适用于急性感染,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最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计算家族评分(FS)来评价开角型青光眼(0AG)的遗传风险,FS总结了所有亲属的信息,包括他们的疾病状态、年龄、性别和血亲程度,并研究正常眼压及高眼压的0AG的遗传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86例ICVD患者与194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间的颈动脉硬化程度及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ICVD组年龄[(69±7)岁]和患有高血压(66.1%)、糖尿病(53.4%)、代谢综合征患者(44.6%)的比率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61±5)岁、48.8%、15.2%、12.9%](均P<0.001)。ICVD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计分≥2分(斑块发生率)、≥3分(血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9.3%、2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5%和5.1%(均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ICVD的危险因素之一;各种危险因素的聚集对ICVD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蝶窦居于颅底,毗邻结构复杂,常有变异。本文报告开展各类型蝶窦手术125例,并就蝶窦区域应用解剖对蝶窦手术的重要性,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