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何洁云  谢美娜  彭涛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2):2264-2268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高度近视(high myopia,HM)患者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的短期效果,评估康柏西普治疗高度近视性CNV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6-04/2018-02于我院眼科确诊为HM性CNV患者19例19眼,其中男8例8眼,女11例11眼; 年龄35~73(平均55.40±11.75)岁; 屈光度-19.00~-7.50(平均-12.70±3.23)D,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mg/0.05mL,1次/mo,连续治疗3mo。治疗前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全身疾病、眼压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并行眼底荧光血管(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造影观察CNV渗漏情况,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黄斑中心区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随访并观察记录每次治疗后1d,1wk,1mo的BCVA和眼压,以及每次治疗后1wk,1mo的CMT,并结合治疗前与末次玻璃体腔注药后1mo FFA、BCVA及CMT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并注意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应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HM性CNV患者各项指标差异。

结果:治疗后19例患者平均BCVA(LogMAR)和平均CM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末次玻璃体腔注药后1mo,患者平均BCVA(LogMAR)由治疗前基线值0.98±0.29改善为0.64±0.16,且每月治疗后各个时间点平均BCVA(LogMAR)值与治疗前基线值相比均有改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玻璃体腔注药后1mo,患者平均CMT由治疗前基线值324.9±55.6μm降低至248.7±17.7μm,且每次治疗后各个时间点平均CMT较治疗前基线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每次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后各个随访时间点平均BCVA及CMT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眼出现结膜下出血,且在治疗后2wk完全吸收,其他患者均未发生眼压升高、并发性白内障、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HM性CNV安全有效,可以提高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降低CMT,在结构和功能上达到治疗HM性CNV的目的,且首次治疗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通过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测急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超声乳化手术前后前房结构变化,探讨影响不同类型PACG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PACG患者163例178眼,其中急性PACG (APACG)87例92眼、慢性PACG (CPACG) 76例86眼,均行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根据病情辅以房角分离.比较手术前和术后6mo视力、眼压、前房角镜检查结果以及Pentacam检测的中央前房深度(ACD,单位mm)、前房容积(ACV,单位μm3)、前房角(ACA,单位°,下同).结果:APACG与CPACG术后眼压均显著下降(P<0.Ol),APACG为51.17±6.58mmHg vs 14.32±2.66mmHg,CPACG为33.25±5.45mmHg vs 15.86±3.54mmHg,且APACG降压效果优于CPACG(P<O.0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改善明显(P<0.01),APACG视力改善要优于CPACG(P<0.05).术后房角镜检查,两组患者房角均显著增宽,房角粘连显著改善.Pentacam显示术后所有APACG和CPACG患者ACD、ACV和ACA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APACG:ACD为2.83±0.10mm vs l.69±0.14mm,ACV为145.85士14.36μm3 vs 68.34±14.02μm3,ACA为30.50°±4.23° vs 18.28°±4.46°;CPACG:ACD为2.82±0.10mm vs 1.96±0.20mm,ACV为141.28±14.64μm3 vs88.19±15.86μm3,ACA为31.65°±4.62°vs 22.03°±4.48°.术前APACG组患者ACD、ACV和ACA均显著低于CPACG组(P<0.01),而术后除ACV外,ACD、ACA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ACD、ACV和ACA术前术后的变化值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Ol).结论:Pentacam能有效观察PACG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前后的眼前节结构变化,提示眼前节结构可能与PACG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其变化是超声乳化能显著改善PACG症状的重要原因.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慢性PACG不同的临床效果可能与其不同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软硅胶管在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本院45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行泪小管吻合术的患者,术中植入软硅胶管,术后给予激素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定期活动软硅胶管并行泪道冲洗,3个月后取除硅胶管。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留置硅胶管无自行脱落,其中43例治愈,好转1例,无泪小点豁裂及泪小点内外翻。结论泪小管吻合术中留置软硅胶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同时在围手术期,不影响患者容貌。  相似文献   
15.
外科手术是治疗眼科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易给患儿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尽管患儿在手术前已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手术后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患儿的心理活动,给手术效果带来了不确定因素[1]。眼科手术患儿在术后给予适宜、有效的干预方式,对减轻患儿心理应激反应和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2]。近年来,家庭协作护理模式逐渐用于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广泛用于哮喘、残疾儿童、慢性肾病儿童及需特殊照顾的儿童等[3]。本文对40例进行眼科手术的患儿采用家庭协作护理模式干预,探讨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术前或术中辅助降压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效果。

方法:收治87例9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入院时眼压均在45.0mmHg以上,术前通过全身及局部使用最大剂量降眼压药物处理,眼压能降至25.0mmHg以下者于降压后2~3d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60眼),如眼压依然高于30.0mmHg且前房深度尚可者,术前先行前房穿刺降压并于降压后1~2d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并前房角分离术(25眼),如药物降压后眼压仍高于35.0mmHg且前房较浅,则手术时行玻璃体腔穿刺抽取部分玻璃体腔液后再前房穿刺实现降眼压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并前房角分离术(7眼)。对术前检查和术后6mo随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包括眼压、视力、手术并发症及中央前房深度和前房角宽度等。

结果:随访6mo~2a,全部病例在随访期间眼压均可控制在20.0mmHg以下,其中有2眼在6mo时需20g/L卡替洛尔滴眼液点眼。术前视力均低于0.3,术后视力:<0.1者5眼,0.1~0.3者22眼,<0.3~0.5者50眼,>0.5者15眼。前房及房角:术后前房均明显加深,房角全部开放者8眼,开放大于270度者23眼,开放≥180度者56眼,开放<180度者5眼。术后并发症:60眼出现较明显的前房反应,其中有16眼出现前房纤维素性渗出。

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急性发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良好的疗效,能及时控制眼压并挽救患者的视功能。前房穿刺或玻璃体穿刺是术前眼压控制不良者有效降眼压手段,有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置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09至2013-10收治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共92眼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置入联合房角黏弹剂分离术治疗的效果。所有患者根据术前局部用药眼压控制与房角关闭及粘连情况分4组: G1组(术前用药后眼压≤25.0 mmHg,房角关闭≤270°)42眼、G2组(术前用药后眼压≤25.0 mmHg,房角关闭>270°)12眼、G3组(术前用药后眼压>25.0 mmHg,房角关闭≤270°)10眼和G4组(术前用药后眼压>25.0 mmHg,房角关闭>270°)28眼。比较分析术前、术后各组视力、眼压以及中央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 angle,ACV)和前房角宽度(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等眼前节结构变化。术后随访12~60个月,平均33个月。结果 术后各组患者视力显著改善、眼压也显著下降(P<0.01),术后视力改善情况:G1组、G2组 优于 G3组、G4组(P<0.01),G3组 也优于 G4组(P<0.01);眼压情况则除G4组[(22.98±4.54)mmHg]仍高于正常外,G1组、G2组和G3组均下降至正常水平,且G1组、G2组眼压下降较G3组(P<0.05)、G4组(P<0.01)明显,G3组也好于G4组(P<0.05),但G1组与G2组在视力和眼压差异均未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神经萎缩,并且与病程相关,术后仍有20眼(G3组2眼,G4组18眼)未达到有效眼压控制,需加用药物及手术干预。眼前节结构:术后各组ACD、ACA、ACV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各组间,ACD变化最为显著,其中G1组、G2组显著深于G3组、G4组(P<0.01),G3组也较G4组深(P<0.05),G1组、G2组则明显差别(P<0.05);ACA则仅G1组宽于G4组(P<0.01),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ACV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置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视力,远期眼压控制效果确切,但疗效与术前眼压控制情况、房角关闭和粘连范围以及病程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只眼压正常大鼠以烧灼巩膜上静脉法构建高眼压模型大鼠,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实验组,各12只;另选10只眼压正常SD大鼠为对照组。建模1周后实验组大鼠灌服500 mg·kg-1黄芪多糖,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则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2周。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及各层厚度;以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视网膜组织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以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视网膜组织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大鼠视网膜全层厚度分别为(162.35±10.09),(274.19±13.64),(201.22±12.11)μm;内颗粒层厚度分别为(23.97±2.21),(51.02±3.45),(40.23±3.03)μm;外颗粒层厚度分别为(49.87±3.12),(103.52±9.85),(81.24±7.66)μm;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分别为(33.17±2.96),(69.08±4.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弱视临床特点、病因调查与干预对策,以期为指导儿童视力保护、弱视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 月-2019 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5 320例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明确为弱视的260例患儿从临床特点、病因分析进行归纳,均进行多媒体训练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调节幅度、调节灵活...  相似文献   
20.
首先通过开环反应,将2, 9, 16, 23-四氨基取代的锌酞菁(ZnTAPc)键合在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的侧基上,制得键合有氨基锌酞菁(ZnAPc)的聚合物ZnAPc-PGMA。然后使ZnAPc-PGMA侧基上的氨基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DMAB)发生席夫碱反应,制得侧基含芳环席夫碱基团的锌酞菁(ZnABPc)的聚合物ZnABPc-PGMA。通过测定氨基锌酞菁在PGMA上的键合度,重点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催化剂种类对ZnTAPc在PGMA上键合过程的影响。测定了ZnAPc-PGMA和ZnABPc-PGMA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考察了其光物理学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nAPc-PGMA和ZnABPc-PGMA均具有ZnTAPc的特征电子吸收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同时也显示出锌酞菁键合到聚合物上的特征。ZnTAPc键合到PGMA上后,有效地减弱了其聚集性。此外,随着ZnAPc在PGMA上键合度的增大,荧光吸收光谱强度增强。同时,ZnAPc-PGMA的荧光光谱还显现了一定的高分子效应,随着ZnAPc-PGMA中ZnAPc键合度的增大,ZnAPc侧链单元间会发生能量转移,使荧光发射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