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9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应用原位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喉癌组织中p53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5例喉癌石蜡组织切片中p53基因,结果在全部标本中90%以上的癌细胞检测到p53基因,平均拷贝数为2.24±0.23。表明该技术可用于单拷贝基因研究,并对其改进和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2.
改性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靶向治疗鼻咽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改性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CDDP-MNP)靶向治疗鼻咽癌的疗效。方法分别以浓度不同的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CNE-2细胞不同的时间,并以单纯顺铂做对照,用MTT方法定量检测CNE-2细胞在2种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凋亡的情况。同步进行体外抑瘤实验,将20只BALB/c雌性裸鼠接种CNE-2细胞建立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按照肿瘤体积随机分成单纯移植瘤对照组、顺铂治疗组、改性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治疗组、改性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联合靶向治疗组,分别用相应药物干预。治疗前后称体重、测量肿瘤大小、处死后称量瘤体重量,同时取移植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改性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对CNE2细胞的杀伤作用呈明显量效和时效关系,与顺铂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体内抑瘤实验中,给予顺铂及改性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治疗后,裸鼠体重明显减轻,肿瘤增长明显减慢。改性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治疗组与顺铂治疗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改性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联合磁靶向治疗组,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抑瘤率明显高于顺铂治疗组及改性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改性载顺铂磁性纳米药物联合磁靶向治疗鼻咽癌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3.
鼻内镜下腺样体形态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腺样体随年龄的增长发展、退化、消失的演变过程,以及其肥大的临床意义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采用鼻内镜技术对2~87岁有鼻阻塞及相关症状门诊患者2650例,3~85岁健康对照810例腺样体形态进行研究。根据鼻内镜下腺样体的大小分为0~Ⅲ度记录。镜下取腺样体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39例。结果患者组2—9岁年龄段高度肥大型(Ⅲ度)、轻中度肥大型(Ⅱ度)腺样体分别占81.1%(198/244)、18.9%(46/244),其中2~5岁66例患儿腺样体均为Ⅲ度;10岁以上各年龄段腺样体从以Ⅱ度为主逐渐向Ⅰ度萎缩型和0度消失型过渡。60~69岁腺样体消失(0度)占多数(66.5%),81岁以上达100%。腺样体消失出现的最小年龄(19岁)和Ⅲ度肥大腺样体出现的最大年龄(21岁)均发生在20岁左右。健康组各度腺样体所占比例与患者组比较,除2~9岁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Ⅲ度占57.9%(22/38),Ⅱ度占42.1%(16/38),x^2=10.373,P〈0.01],其余各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内镜下观察Ⅲ度腺样体阻塞后鼻孔的部分其外观类似于肥大的腭扁桃体,Ⅱ度形态多样,Ⅰ度基本形态为橘瓣状。组织病理学上儿童腺样体淋巴组织丰富,成人腺样体淋巴组织渐变分散而炎性反应明显。患者组各度腺样体中鼻窦炎和鼾症的发病率以Ⅲ度为高,分别为47.4%和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1.28和40.26,P值均〈0.01)。结论10岁以下儿童腺样体体积最大,低龄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异常肥大的腺样体容易造成后鼻孔阻塞;10岁以后其腺样体呈萎缩趋势,对于20岁以上患者高度肥大的“腺样体”应注意与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正常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的表现形式及建立新生儿ABR正常参考值的可行性.方法 对20例(40耳)足月产且通过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筛查的3~5天龄新生儿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观察其反应阈、潜伏期、波间期及波形随着刺激强度降低的几种表现形式,并与耳科正常青年人50例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新生儿ABR反应阈为33.67± 6.25 dB nHL,80 dB nHL刺激时,波I、III、V潜伏期分别为1.91±0.16、4.85±0.28、6.98±0.28 ms,I-V波间期为5.05±0.25 ms,III-V波间期为2.17±0.21 ms,I-III波间期为2.90±0.22 ms.其反应阈高于正常青年人,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较正常青年人延长,V/I振幅比0.55± 0.27,低于正常青年人.两组上述各观察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阈强度时,波I、III、V同时可见者占40%,仅可见波V者占25%,仅可见波III者占32.5%,仅可见波I者占2.5%.单耳波III或波I最后消失者,均为右耳.结论 相同天龄的新生儿听觉系统的成熟程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分别表现为波V、波III或波I最后消失,或在阈强度时,同时可见波I、波III及波V;同一个体左右侧发育程度亦不同步,因而难以在某一个年龄点上建立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血浆中顺铂浓度的方法来进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用Waters色谱系统。色谱条件:2487双通道紫外检测器。C18色谱柱(大连依利特ODS2分析柱,250mm×4.6mm,5μm),外接菲罗门C18(4mm×4 mm保护柱)。恒温35℃,流速1.0ml·min-1,流动相水-甲醇(28∶72),Waters 1525泵,717自动取样器,进样量为20μl,Breeze色谱工作站。血浆中的顺铂经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衍生化后,用氯仿提取其产物Pt(DDTC)2,离心后直接取氯仿层进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在254 nm处测定药物浓度。结果本法能有效地测定兔血浆中的顺铂浓度。样品各组分分离良好,顺铂线性范围为0.20768-12.468 mg.L-1,相关系数r=0.9999,日间和日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适用于顺铂药物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6.
顺铂磁性纳米药物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帅君  谢民强  王蕾  龙镇  李仲汉  张宏征 《中国药房》2008,19(25):1941-1943
目的:初步评价顺铂磁性纳米药物的安全性。方法:以昆明种小鼠和豚鼠为实验动物,经尾静脉注射顺铂磁性纳米药物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和全身过敏性实验,并以顺铂注射液为对照,比较2种制剂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过敏反应强度。结果:小鼠顺铂磁性纳米药物及顺铂注射液的LD50分别为15.618、18.087mg·kg-1,但未见前者对豚鼠有致敏作用,后者过敏反应为阳性。结论:顺铂经改性为磁性纳米药物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毒性并没有明显增加,没有致敏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经鼻内窥镜腺样体切除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 ,经鼻内窥镜腺样体切除术已逐步开展起来。我院 1 997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开展经鼻内窥镜腺样体切除术 ,现将有完整随访资料的 1 0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 0例中 ,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6~ 3 4岁 ,平均 1 7.9岁。病程 1个月~ 5年。临床表现耳闷、听力下降、鼻塞、流涕各 6例 ,打鼾 2例 ,耳鸣、间歇性耳痛各 1例。 1 0例术前全部作鼻内窥镜检查 ,确诊腺样体均为Ⅲ度肥大。 1 0例中 ,5例并发分泌性中耳炎 ,其中 2例分别伴有阻塞性睡眼呼吸暂停综合征及鼻中隔偏曲 ;4例并发慢性鼻窦炎 ,…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分析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诊治29例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采用鼻内镜检查和鼻窦高分辨率CT三维影像评估鼻腔解剖异常,并通过鼻内镜手术矫治鼻腔解剖异常,随访1年以上后观察患者头痛频率、持续时间及强度的变化.结果 产生鼻腔黏膜接触点的主要解剖异常包括鼻中隔偏曲压迫中鼻甲、下鼻甲,钩突变异压迫中鼻甲或筛泡,以及泡状中鼻甲、中鼻甲反向弯曲、筛泡过度气化.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头痛发作频率减少,平均持续时间缩短,VAS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其中8例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未复发,10例患者较术前无变化,总体有效率为65.52%(19/29).结论 鼻腔结构异常产生的鼻腔黏膜接触点与头痛发病之间存在关联,鼻内镜手术治疗有效,但接触点部位不同,手术疗效亦有差别.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tranasal anatomic abnormalitie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mucosal contact point headache, as well as the outcomes of endoscopic surger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9 patients with mucosal contact point headache,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08 and May 2010,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All cases received CT scans, endoscope examinations and local anesthesia tests. Endoscopic surgery was performed to correct the contact points for these cases. They were followed-up for at least 1 year; and the changes of intensity, duration and frequency of headache of thes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Most common anatomic abnormalities included septal spurs in contact with the turbinates, uncinate process hypertrophy,pneumatized middle turbinates, abnormal curve of middle turbinate and large ethmoid bulla. The intensity, duration and frequency of headache after surger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surgery (P<0.05). Nineteen of the 29 patients (65.52%) got benefits from surgical intervention, and 8 patients (27.59%) had complete relief of headache. Pain was the same as before the surgery in 10 cases (34.48%) in the follow-up period. Conclusion Intranasal contact points must be considered in patients who have no other obvious cause of headache. Significant relief of headache can be obtained by endoscopic surgery in selected cases.  相似文献   
50.
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并分析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 对1998年10月-2002年10月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并完成随访6个月以上、有完整病历记录的儿童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病人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按照FESS-97海口疗效评定标准,43例中治愈20例(46.5%),好转18例(41.9%),无效5例(11.6%),总有效率88.4%,其中7例发生并发症(16.3%),包括2例眶纸样板损伤,3例鼻腔粘连,2例失血过多。结论 经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术前仔细阅片、术中细心操作、处理伴发疾病、控制性降压、术后鼻内镜下换药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