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9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有重要的作用,但剂量效应关系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通过MTT比色试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0,2,4,8,16 U/mL不同浓度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同时收集培养液作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检测。 结果与结论:随着加入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的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逐渐升高,以16 U/mL组最高。加入2,4,8,16 U/mL促红细胞生成素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期比例及增殖指数均逐渐增高,增殖指数较未加入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增高(P < 0.05);细胞培养液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却逐渐下降,以16 U/mL组下降最明显。说明在2~16 U/mL促红细胞生成素呈剂量依赖性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力。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预防性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对颅中窝骨折致迟发型面瘫的效果。方法 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颅中窝骨折272例,其中138例入院开始预防性应用甲基强地松龙(观察组),134例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迟发型面瘫的发生率(10.1%,14/138)明显低于对照组(19.4%,26/134;P<0.05)。观察组预后恢复良好(House-Brackmann面瘫分级2级以下)率(71.4%,10/14)明显高于对照组(38.5%,10/26;P<0.05)。结论 对于典型颅中窝骨折,预防性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可减少迟发型面瘫的发生率,降低面瘫程度。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我院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应用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本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患者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数据,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NSAIDs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购药金额、用药品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DDs排序前两位的药品为塞来昔布胶囊和醋氯芬酸分散片;购药金额排序较前的药品为塞来昔布胶囊、醋氯芬酸分散片和氯诺昔康分散片,消耗金额增幅最大的是依托考昔片.结论:塞来昔布胶囊稳占主导地位,特异性COX2抑制剂应用广泛,发展前景好;我院患者非甾体抗炎药使用较合理,疗程基本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104.
纳洛酮鉴别诊断急性乙醇中毒合并颅脑损伤1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急诊中,我们经常遇到乙醇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因两者均具呕吐、意识障碍等共同症状,故易导致误诊和漏诊。我科2006-01/2008—12共收治乙醇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患者118例,并应用纳洛酮予以鉴别,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一直是室间隔缺损封堵的难点,成功率不高,对其造影特点和使用国产封堵器封堵成功病例报道少见.观察嵴内型室间隔缺损造影特点及使用国产封堵器的封堵治疗效果.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有介入适应证的嵴内型室间隔缺损患者46例,按主动脉短轴切面缺损口部位分成4组:A组为11点半-12点,B组为12点-12点半,C组为12点半-1点,D组为1点-1点半.对不同组别采用不同体位造影显示室间隔缺损,依此制定封堵策略,选择封堵器和封堵方式.结果:46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成功率100%,无相关并发症发生.46例嵴内型室间隔缺损患者中A组10例,B组13例,C组16例,D组7例.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左心室造影左前斜投照角度大,而且随着缺损部位变化(A组至D组)逐渐加大.根据缺损口大小及分组分别使用对称型、偏心型、零偏心型封堵器,均封堵成功.改良猪尾导管在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封堵过程中效果显著.结论:嵴内型室间隔缺损左心室造影特点是左前斜投照角度大,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嵴内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费用低,可作为有封堵适应证室间隔缺损患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6.
近二年来是我国出台与医院有关的改革措施最多的时期,包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实行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医药费用收入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以及药品收入分开核算、逐渐过渡为医药分家等。这些改革措施的实行,给医院带来一种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132株嗜血性流行性感冒杆菌(Hi)进行鉴定、生物分型、β-内酰胺酶试验,抗生素耐药性测定。方法 用巧克力平板分离嗜血杆菌,用纸片法测定β-内酰胺酶,用ATBNH进行耐药性测定,用生化试验进行生物分型。结果 嗜血杆菌分离率为30.3%。Hi分离率为15.7%,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15.9%。Hi菌株对阿莫西林,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59.1%,58.3%和57.5%的。结论 Hi以生物2型为主。半数以上对阿莫西林,红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  相似文献   
108.
赖爱娣  程永樟 《检验医学》2001,16(5):313-313
为了了解β内酰胺酶在分离自新生儿败血症的葡萄球菌中的分布状况,我们对其中分离出的132株葡萄球菌测定了β内酰胺酶,进行了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苯唑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苯唑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苯唑西林敏感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的分类,并作了初步耐药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2000年7月~2000年12月期间,年龄在28 d以内,临床拟为败血症的门诊及住院患儿2 560例,在用抗生素前抽取静脉或动脉血,在VITAL细菌培养仪上自动培养,最后分离鉴定 .抗生素敏感性和β内酰胺酶用GPS-101卡检测,药敏同时还用K-B法对照(纸片由杭州天和生物试剂公司提供);用梅里埃的进口试纸检测MRSA. 二、结果 132例葡萄球菌中,产β内酰胺酶菌株占95.5%(126/132),耐苯唑西林的菌株占65%(86/132),金黄色萄球菌占21.2%(28/132).检出的28株金葡菌中产β内酰胺酶的占96.4%(27/28),MRSA占 32.1%(9/28).结果见表1,2.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柱凝集抗球蛋白试验在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等疾病和交叉配血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传统试管法(CTT)和柱凝集法(CAT)对547例样本同时进行抗球蛋白试验。交叉配血试验前柱凝集法直接抗球蛋白试验(CAT-DAT)初筛阳性85例,同时做手工聚凝胺法(MPT)和CAT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CTT、CAT两种方法的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率分别为6.8%和25.2%。CTT阳性结果较为集中,主要见于新生儿溶血病、AIHA;而CAT阳性结果较为分散,除常见的新生儿溶血病、AIHA外,尚有再生障碍性贫血、Evan’s综合征、败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腺病毒感染、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等。51例经临床确诊的AIHA患者,测定CTT-DAT阳性24例,而CAT-DAT均为阳性,两种方法测定AIHA患者DAT的差异有显著性。CAT-DAT阳性样本用CAT法交叉配血次侧均为阳性,而MPT法只有20%为阳性;MPT法次侧阳性用CAT法检测相应结果均为强阳性,这两种交叉配血方法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与传统试管法相比,柱凝集抗球蛋白试验在诊断AIHA时有更高的敏感性;与手工聚凝胺法相比,柱凝集抗球蛋白试验交叉配血亦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0.
利福平硫酸钙植入剂的研制与相关性能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人工骨缓释材料-利福平硫酸钙植入剂.方法:以硫酸钙、PLGA为载体,用有机溶剂注模法制造多孔缓释材料并检测其药物稳定性、孔隙率、孔径等相关性能.结果:缓释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利福平稳定,材料的平均孔隙率为(47.43 0.34)%,平均孔径为(250.86 25.27)μm.结论:材料的孔隙率、孔径都符合骨生长的要求,有利于新骨的长入及体液的流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