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髋部手术全麻患者硝普钠或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髋部手术全麻患者硝普钠或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方法择期行髋部手术全麻患者20例,随机分为Ⅰ组(硝普钠组,n=10)和Ⅱ组(尼卡地平组,n=10)。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分别于手术开始时静脉输注硝普钠(0.5-8 μg·kg-1·min-1)或尼卡地平(1-8μg·kg-1· min-1),使平均动脉压降至55-65 mm Hg,并维持此水平至术毕。用食管超声多普勒血流监测仪监测血液动力学变化,记录降压前即刻(基础值)、降压15 min、30 min、60 min及停降压药后15 min、30 min时主动脉血流量(ABF)、心输出量(CO)、主动脉每搏流量(SVa)、左室射血时间(LVETi)、左室射血峰速度 (PV)、血流加速度(Acc)、主动脉内全身血管阻力(TSVRa);记录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尿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及需异体输血情况;于术前和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测定肝肾功能。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降压过程中及停降压药后MAP及TSVRa降低,降压过程中HR增快,Ⅰ组降压过程中CVP降低, ABF、CO升高,LVETi延长(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停降压药后30 min时MAP升高,LVETi延长, 降压时间及升压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和异体输血率降低(P<0.05或O.01)。两种药物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硝普钠及尼卡地平均可安全地用于全身麻醉患者控制性降压,但硝普钠降压的可控性优于尼卡地平,且能更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72.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选择全麻下择期开腹手术时间超过2 h患者,年龄18~64岁,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D组病人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1μg/kg,C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给药后10 min内Ramsay镇静评分SpO2和呼吸频率(RR)。静脉注射异丙酚和芬太尼进行全麻诱导,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记录诱导期间异丙酚用量、术中芬太尼和异氟烷用量,以2 h内MAC曲线下面积反映异氟烷用量。观察血压、心率、MAC,根据病人的应激反应调节麻醉深度。在麻醉结束时,由麻醉科医师根据经验判定麻醉质量满意程度,。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记录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尿量和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术后24 h肝肾功能情况。结果C组完成病例104例,D组完成108例。给药后10 min内D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C组(P〈0.01)。D组给药后10 min内RR、SpO2较C组下降(P〈0.05)。与C组比较,D组麻醉诱导期间异丙酚用量、术中芬太尼及异氟烷用量均减少(P〈0.01)。2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尿量和麻醉质量满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中收缩压、HR均较C组降低(P〈0.05)。2组术后24 h肝肾功能的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产生一定的镇静作用,麻醉中可节俭异丙酚、芬太尼和异氟烷的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3.
脑电双频谱指数反馈调控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评价BIS作为异丙酚靶控输注的反馈控制变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 40例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反馈靶控输注组和靶控输注组,每组20人。BIS作为反馈控制变量设定在50。诱导前3min一次性静注芬太尼3μg/kg,异丙酚的血浆靶浓度设定为3μg/ml,诱导及维持期间保持不变。记录并比较两组间的实时BIS值、术中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最高值和最低值、附加药物剂量、呼唤睁眼反应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知晓情况和异丙酚的单位标准化使用剂量。结果 反馈组的异丙酚总剂量低于靶控组(P<0.01),单位标准化剂量亦较低(P<0.01),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所用升压药少(P<0.01),停药药呼唤反应恢复时间较短(P<0.05),但定向力恢复时间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BIS的最高值、最低值及清醒值、定向力恢复时的数值,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芬太尼均可以使反馈输注组BIS值和靶控输注组BIS值显著下降(P<0.01)。结论 BIS作为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的反馈控制变量是可行的,具有这种特性的输注系统能够满足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要求,具有异丙酚用药量少、苏醒快、术中血压比较稳定的优点,使得麻醉深度的调控更加精确。由于不同药物对BIS的影响不同,BIS作为麻醉深度监测指标仅对某些药物是特异的。  相似文献   
74.
罗哌卡因(ropivacaine)是一种新型、长效的局部麻醉药,目前国际上已用于临床,国内尚未见到相应的文献报道。为了研究此药在国人体内的药物代谢状况,我们建立了测定罗哌卡因血药浓度的气相色谱法,并对其在硬膜外阻滞时血药浓度的变化进行了测定。1材料与...  相似文献   
75.
本实验以氚水和Na_2~(35)SO_4为标记物,观察了内毒素对兔骨骼肌细胞外液容积(ECV)、Na~+、K~+含量以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动物静注内毒素(0.5mg/kg)后10小时骨骼肌ECV、Na~+、K~+含量和(Na~+-K~+)-ATP酶活性均无显著变化;但血K~+浓度自内毒素注射后3小时即有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6.
宋琳琳  许幸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784-178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病人术中降压药使用剂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择期超声乳化术术中出现血压异常升高(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的连续80例白内障病人,年龄45~88岁。予降压药控制术中血压〈180/100mmHg。首先静注乌拉地尔,当其总量达25mg后,改用尼卡地平。收集研究因素数据,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因素与降压药使用剂量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研究因素与使用尼卡地平的关系。【结果】64例病人术中使用了乌拉地尔,剂量平均为(13.9±5.0)mg;其余16例术中使用了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尼卡地平剂量平均为(0.98±0.51)mg。与使用尼卡地平显著相关的因素为入室前收缩压(P=0.034),体重指数与乌拉地尔剂量呈正相关(P=0.026)。与降压药校正总剂量显著相关的因素为年龄(P=0.028)和入室前收缩压(P=0.026)。【结论】随入室前收缩压升高和年龄降低,术中降压药使用剂量逐渐增加。入室前收缩压与术中使用尼卡地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7.
全麻术后交接流程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全麻术后病人交接流程基本设计思路、管理、监控和改进等技术细节,旨在探索围手术期患者交接过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协助管理者和医务工作者真正从本质上理解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理解任何管理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必须要考虑到它的适用性、有效性、稳定性、成本和效益、监控点选择以及相关制度保证,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围手术期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最终实现病人对所获得的医疗服务满意度最大化。  相似文献   
78.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时血药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79.
瑞芬太尼的临床药理学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新合成的阿片类药瑞芬太尼因化学结构独特而具有起效快、清除快等特点 ,适于临床输注给药 ,不论输注时间多长 ,停药后药效能够很快终止 ,而无术后恢复延迟之虑 ,是第一个“超短效”阿片类药 ,瑞芬太尼的应用将为静脉麻醉带来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评价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C)组、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R)组及异丙酚芬太尼靶控(F)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观察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拔管后1、3和24h的意识状态(OAAS),认知功能测试(MMSE),疼痛评分(VRS)及主诉需要阿片药镇痛的时间;观察恶心呕吐等副反应,记录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和病人满意度等。结果 ①C组诱导时的舒张压低于R组和F组,低血压者多于R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R组。F组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R组。②三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F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术后恢复室(PACU)的时间早于C组。F组病人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时、拔管后1h和3h的OAAS评分高于C组,R组病人离开PACU时的OAAS评分高于C组。F组病人拔管后1h的MMSE评分高于C组。R组病人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时、拔管后1h和术后24h的VBS评分高于C组和F组,需要阿片药镇痛者R组多于其他两组。三组病人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