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3篇 |
综合类 | 20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眼科学 | 12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42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蔡某,女,72岁,2004年6月12日入院。患者自2003年6月起发现双眼球突出,渐加重伴颌下腺肿大,在当地医院予以抗炎治疗未效。行左颌下腺肿物穿刺活检示:见多量淋巴、单核细胞,考虑颌下腺炎。眼眶部CT检查示:双眼眶炎性假瘤、右侧筛窦炎(少量积液)。予皮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后,患者出现心慌、心跳,全身乏力而中断治疗。此后患者双眼球突出加重,伴双跟视力下降,颌下肿物增大明显,遂来本院诊治。诊见:患者倦怠乏力,心悸,牙痛,口干口渴,睡眠差,饮食可,二便调,眼干、视物模糊,舌质淡、少苔,脉沉细。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消炎1号对兔实验性葡萄膜炎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I地,以CD3、CD4、CD8、CD14和CD20单克隆抗体标记实验性葡萄膜炎兔的虹膜、脉络膜、视网膜组织,并对阳性细胞表达进行比较。结果: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虹膜和脉络膜,视网膜中未见明显阳性细胞。与生理盐水对照,中药组及皮质类固醇组均有CD3、CD4、CD20、CD8阳性细胞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皮质类固醇 相似文献
43.
绪言随着细胞融合法的普及,成功地制作了针对各种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并且被广泛地使用于各种疾病的免疫学分析。其中被最深入研究的单克隆抗体有与人体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发生反应OK(Ortho Keli)系统单克隆抗体。免疫学者认为:OKT_3是末梢成熟T淋巴细胞;OKT_4是诱导辅助T淋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活血化瘀中药三七和丹参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5/2003-06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完成。C57BL/6J幼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三七组、丹参组,每组10只。建立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幼鼠模型,模型对照组、三七组、丹参组动物均置于密闭容器内,容器内氧气分压控制为75%;正常对照组在正常空气环境下饲养。5d后将动物取出置于正常空气环境下饲养,三七组每天腹腔注射血栓通注射液(三七总皂苷35g/L)1次,丹参组每天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1次,按10mL/kg体质量给药,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1次。5d后所有动物自眼球取血,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结果:实验小鼠4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丹参组低于模型对照组[(15.65±2.51),(19.34±4.88)ng/L,P<0.05];三七组和正常对照组低于模型对照组[(12.87±3.26),(9.28±1.26)ng/L,P<0.01]。结论:活血化瘀药物三七和丹参能减少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小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可通过改善局部缺氧环境或影响各种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而阻止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主题词:视网膜新生血管化/中药疗法;三七/药理学;丹参/药物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对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溶剂法分离提取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加入H2O2与总生物碱(或粗多糖)共培养24 h;分别在培养后6、12、18、24 h共4个时段于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晶状体混浊度的改变;检测晶状体水溶性蛋白、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的活性.[结果]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均能减轻晶状体混浊度.并能显著升高晶状体水溶性蛋白、CSH含量及T-SOD活性,降低MDA的活性(均P<0.05),其中石斛总生物碱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在体外均有一定的抗白内障作用,其机制与拮抗晶状体的氧化损伤有关,而总生物碱的效果优于粗多糖. 相似文献
46.
本文报道视神经萎缩44例计71眼,其病因以视神经炎及外伤所致者为多,分别为47.7%及22.7%。采用中药治疗,其中有光感以上视功能者57眼,经治疗后有视功能改善者32眼,14只无光感眼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45%。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存在者45眼,有效26眼(57.8%),黄斑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者26眼,有效6眼(23.1%),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视力损害与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及疗效相关,故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存在与否对中医治疗视神经萎缩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7.
远达性创伤性视网膜血管病变(Purtscher 病)是由身体远隔部位遭受损伤后在眼球发生的一种特殊的视网膜病变。Purtscher 病的眼底改变,以渗出、出血、水肿和黄斑改变为特征。本病尚属少见,且无特殊疗法。本文报道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1例远达性创伤性视网膜血管病变,中医治以活血祛瘀、补益肝肾,方用桃红四物汤加二至丸、石菖蒲、北芪,配合西药多种维生素、肌苷等,治疗26天,患者视力提高,眼底出血已吸收,黄斑部水肿消失,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针刺对家兔慢性高眼压及慢性高眼压下前房角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用后房注射2%α-糜蛋白酶溶液0.1 ml的方法建立家兔实验性慢性青光眼模型。将具有实验性慢性高眼压的36只家兔随机分为针刺组、噻吗心安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用针刺治疗、滴用0.5%噻吗心安眼液和不予任何治疗,观察每组家兔的眼压变化和前房角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针刺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眼压明显下降(P〈0.01),与噻吗心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针刺组的小梁网和Schlemm管结构较对照组清晰,小梁网缩窄减轻。结论针刺具有降低家兔实验性慢性高眼压的作用,针刺能够改善小梁网功能。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