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锌剂局部治疗单疱角膜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锌剂局部治疗单疱角膜炎(HBK)^-的效果,对家兔实验性HSK和病人HSK分别进行了随机对照治疗观察。结果表明,0.25%硫酸锌滴眼剂治疗实验性HSK有效,其疗效优于0.1%无环鸟苷滴眼剂,对各型HSK病人,0.25%硫酸锌滴眼剂与0.1%无环鸟苷滴眼剂联合应用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后;锌离子透入治疗深层HSK的疗效优于0.25%硫酸锌滴眼剂。锌剂局部治疗HSK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利用两种保存方法的角膜供体材料行眼前段眼球壁重建术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54例(54眼)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行眼前段眼球壁重建术.其中24例应用湿房保存的新鲜角膜植片(Ⅰ组),30例应用全眼球冷冻活性保存的角膜植片(Ⅱ组).术后观察真菌复发、继发青光眼、植片排斥反应、术后视力及植片透明度等情况.结果 54眼中有50眼(92.59%)成功地保存了眼球.但Ⅰ组、Ⅱ组各2眼(7.4l%)真菌复发,最终摘除眼球.两组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7.30%和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9,P<0.05).两组透明率分别为68.18%和5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9,P>0.05).最后一次随访的最佳矫正视力,Ⅰ组:<0.1者5眼,0.1~0.2 8眼,≥o.3 9眼.Ⅱ组:<0.1者7眼,0.1~0.2 11眼,≥0.3 10眼.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P>0.05).表明两组远期视力无明显差异.结论 利用湿房保存及全眼球冷冻活性方法保存的角膜材料行眼前段眼球壁重建术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使多数患眼得到挽救,并恢复了部分视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胎儿球结膜成纤维细胞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体成纤维细胞培养为眼科有关疾病研究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模拟实验条件,为使这种模拟条件更附合正常人眼组织学特点,作者首次取材人胎儿球结膜作成纤维细胞培养,获得成功,文中具体介绍了人胎儿球结膜培养成纤维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早期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双切口提上睑肌腱膜瓣-额肌吻合术治疗15例(22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合并遮蔽性弱视的患儿,年龄4~12岁(平均6.5岁)。结果术后上睑缘高度变化具有明显规律性,术后早期上睑缘回落较快,幅度较大,一般在术后1周时,平均下降2.5mm;术后1个月时上睑缘高度又有所回升,平均1mm;术后3个月上睑缘高度再次缓慢下降,直至术后半年时稳定。随访1年,18眼上睑缘位于角膜缘下1~2mm。重睑和睑缘弧度自然美观;4眼上睑缘位于瞳孔上缘,重睑和睑缘弧度自然美观。术后睑裂闭合不全,一般在术后3个月至半年时消失。本组病例均未发生其它术后并发症。结论该手术方法适用于早期治疗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15.
徐旭  蓝平 《沈阳部队医药》2003,16(2):117-118
为探讨角膜新生血管形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建立家兔角膜碱烧模型后3天,7天、11天,14天处死动物,分别观察与测量新生血管数量与长度,VEGF表达,微血管数量,结果表明,角膜碱烧伤后不同时间内,VEGF蛋白染色强度与宏观观察新生儿血管长度及镜下测量微血管数量是同表变化;VEGF表达与新生血管发生位置一致,结论:VEGF是一种重要的新生血管形成因子,其表达与新生血管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为观察深低温保存的角膜临床应用的效果.应用“简化四步法”深低温保存的人尸角膜行穿透性移植治疗角膜溃疡穿孔35例(35只眼)。经6~23个月的随访.34只眼的角膜穿孔被修复,并控制了感染,其中20只眼术后植片保持透明,9只眼半透明,5只眼混浊;1只眼单疱性角膜炎复发,再次穿孔后失明。29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改善。重症虹膜炎(17.1%)、排异反应(17.1%)和继发青光眼(14.3%)是主要术后并发症和植片失败原因。结果表明,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穿透性移植是治疗角膜溃疡穿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 ,对 3 4例 (4 7眼 )难治性青光眼进行了手术治疗 ;术后进行了 1年的随访。结果 :术后前房均形成良好。术后 1年随访 ,Ⅰ型滤过泡 2 7眼 ,Ⅱ型 19眼 ,Ⅲ型 1眼。术后 1周、 1个月、 6个月、 1年的平均眼压值分别为 10 2 3± 6 41、 12 43± 7 62、 16 0 3± 6 19、 18 5 5± 5 95mmHg。视力增进 2 8眼 ,无变化 19眼。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低眼压性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会引起大泡性角膜病变、周边虹膜前后粘连、白内障、低眼压性黄斑病变或眼球萎缩等。因此,正确分析低眼压性浅前房发生的原因,于术前、术中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发生浅前房后及时正确的处理,就显得特别重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利用两种保存方法的角膜供体材料行眼前节球壁重建术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应用12只湿房保存的新鲜角膜植片(I组)与20只全眼球冷冻活性保存的角膜植片(II组)对32例(32眼)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行眼前节球壁重建术。术后观察真菌复发、继发青光眼、植片排斥反应、术后视力及植片透明等情况。结果表明,32例中,31例(97%)成功地保存了眼球,1例(3%)真菌复发,最终摘除眼球。术后3天内出现前房出血4例(I组和II组各2例),经1周左右的药物对症治疗,出血逐渐吸收;术后早期前房未形成6例(I组2例,II组4例),5~10天后逐渐自行恢复;继发性青光眼3例(I组1例,II组2例),经药物治疗均得到有效控制;发生并发性白内障2例(I组、II组各1例),半年后行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发生排斥反应18例(56%),其中I组10例(83.3%),平均发生于术后2.3个月,其中经药物有效控制7例,反复排斥反应导致植片混浊3例,II组8例(40.0%),平均发生于术后5.4个月,其中经药物有效控制2例,反复排斥反应导致植片混浊6例,角膜表面广泛新生血管化7例。I组植片透明率为75%(9/12),II组植片透明率为30%(6/20)。两组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透明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半年随访,除II组1例眼球摘除外,最后一次随访的最佳矫正视力,I组3眼≥0.3,4眼≥0.1,5眼<0.1;II组5眼≥0.3,6眼≥0.1,8眼<0.1。结论:利用两种方法保存的角膜材料行眼前节球壁重建术,使经抗真菌药物及其它治疗方法均无法控制的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得以保全眼球,为获得部分视功能争取了一线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