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测量白内障患者的眼轴长度、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及角膜曲率,并分析其相关性,为眼部手术提供解剖基础。方法:采用A型超声、角膜测厚及角膜曲率仪为白内障患者1199眼的眼轴长度(OAL)、角膜厚度(CT)、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及角膜曲率(CC)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OAL:23.38±2.26mm;CT:中央(CT1)为505.00±42.38μm,周边以下方最厚678.18±54.50μm、鼻侧最薄627.44±79.05μm;ACD:2.91±0.46mm;LT:4.55±0.90mm;角膜曲率:水平径线(HK)44.09±1.75D、垂直径线(VK):44.13±1.61D。结论:白内障患者CT1与正常人相同,男女之间有差别,但年龄与其无相关关系。ACD与CT1是正相关(r=0.138,P=0.016),ACD与OAL是正相关(r=0.249,P<0.001),与LT是负相关(r=-0.290,P<0.001),LT较正常人眼厚。VK与HK呈正相关(r=0.685,P<0.001)而与LT无关。年龄与CT,VK,HK,ACD,LT及OAL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四物五子汤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青岛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物五子汤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内皮素-1(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白细胞介素8(IL-8)、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浆黏度水平,检测患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CFD)、视网膜中心凹无血管区旁宽300μm区的血流密度(FD300)、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观察黄斑水肿消退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CP-1、ET-1、sICAM-1和VEGF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MMP-2、TNF-α和IL-8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IMP-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红细胞沉降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四物五子汤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效果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05/2020-11我院眼科收治的湿性ARMD患者60例60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30例30眼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观察组30例30眼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物五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mo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情况、黄斑部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复合体(CBRC)及视网膜神经上皮层(RNL)厚度、未消退新生血管数目、血清VEGF、TGF-β1、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3(IL-13)水平及总体疗效。
结果:治疗3mo后,两组患者BCVA、眼底出血、渗出情况、CBRC及RNL厚度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3mo后血清VEGF、TGF-β1、IL-6、IL-13均降低(P<0.001),且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TGF-β1、IL-6和IL-1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37)。
结论:四物五子汤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能消退湿性ARMD患者眼底新生血管,降低血清VEGF、TGF-β1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眼部微循环,促进湿性ARMD患者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镰刀菌属、曲霉菌属和链格孢霉属3种常见菌属导致的真菌性角膜炎( FK)的临床特征及其致病危险因素等相关特点,旨在为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例因3种常见菌属感染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易感人群特点、感染危险因素、感染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种常见菌属感染所致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伪足(7例)、前房积浓(4例)、卫星灶(3例)、苔被(2例)、内皮斑(1例)和免疫环(1例)。镰刀菌属的感染灶面积为18.22±15.37mm2,曲霉菌属为14.59±14.62mm2,链格孢霉属为16.32±32.78mm2,3种菌属的感染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并发症有合并细菌感染(其中镰刀菌属1例,曲霉菌属1例)、合并角膜穿孔(其中镰刀菌属1例,曲霉菌属1例)、合并继发性青光眼(其中镰刀菌属3例,曲霉菌属2例,链格孢霉属1例)。结论:镰刀菌属与曲霉菌属所致FK的病情进展快,其中镰刀菌属感染面积较大,主要有伪足和卫星灶等临床表现,曲霉菌属主要表现为前房积脓、苔被、内皮斑和伪足,链格孢霉属主要表现为伪足、前房积脓和卫星灶。研究3种感染菌属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