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与抑郁发生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预防与干预大学生自杀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2585名在校大学生,应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近1周内,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为7.9%,抑郁的患病率为39.3%,抑郁水平与自杀意念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05,P〈0.001)。患有轻度抑郁(OR=4.34)、中度抑郁(OR=23.00)或重度抑郁(OR=349.85)的大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性均高于无抑郁症者。结论大学生抑郁水平与自杀意念密切相关,及时识别大学生抑郁症对预测与预防该人群自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目的在大学生群体中设置"自杀守门员",培训防治自杀行为相关知识和技能后,评价其效果。方法采取贴海报的方式招募志愿者,24名在校大学生自愿参加本次培训。采用自编的守门员培训效果问卷,培训前后分别对"自杀守门员"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后守门员在自杀行为的预警信号、自杀误解、评估技能和对自杀知识的评价4个方面的得分均有所提高。其中,提高最显著的为自杀预警信号,得分均值由4.88提高到8.29,提高幅度为69.88%;其次是对自杀知识的评价,得分由2.23提高到3.52,提高幅度为57.85%;对自杀误解知识的得分由5.96提高到8.63,提高幅度为44.80%;提高幅度最低的是评估技能,由5.46提高到7.21,提高幅度为32.05%。培训前守门员对获得自杀详细计划的知晓率较低(16.7%),培训后"自杀守门员"对自杀预防措施知识的知晓率、询问自杀意念的能力和交流技巧以及技巧的掌握均有所提高。结论通过短期培训,可以提高守门员自杀相关知识,但还需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守门员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中学生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良好习惯形成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4所学校共1000名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H1N1流感知识调查。结果广州市大、中学生对H1N1流感总体知识回答的正确率为55.76%,19~22岁组的学生为57.83%,其次23~28岁组为54.55%,15~18岁组为52.53%(F=13.304,P<0.001),三组间进一步两两比较,仅15~18岁组与19~22岁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生(56.62%)高于男生(54.29%)(t=-2.140,P=0.033);大学生(57.76%)高于高中生(51.88%)(t=-5.222,P<0.001)。对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回答的正确率为58.36%,三个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61,P=0.001),三组间进一步两两比较,仅15~18岁组与19~22岁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大学生高于高中生(t=-3.322,P=0.001)。对甲型H1N1流感预防与治疗知...  相似文献   
64.
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遭遇负性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为及时进行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以便利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某高校大学生974名,通过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果在974名大学生中,138人曾有过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揭示,因其貌不扬而被歧视(OR=3.365),曾遭受暴力(OR=2.988),单亲家庭(OR=2.965),有饮酒、吸烟或药物依赖(OR=1.827)是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而家庭关系融洽(OR=0.618)和大学生具有自信心(OR=0.390)是预防自杀意念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大学生遭遇负性事件后可能产生自杀意念,应采取多种预防措施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不同规模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 ,为拟定全科医生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以分层抽样的方法 ,从广东省抽取 14个城市 ,按统一调查表进行调查 ,召开座谈会和进行现场实地考察。结果 绝大部分城市的总体计划已达到国家指导标准的下限值 ,一些地区的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尚有一定差距。只有江门市及茂明市社区护士与医生的比例基本达到 1∶1。结论 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偏低 ,必须把人才培养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的建设 ,全面开展全科医学教育 ,加速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6.
[目的 ]了解广州市市区小学生饮食行为 ,寻找存在问题 ,为有关部门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2年1~ 2月 ,采用问卷方式对广州市市区某小学 14 0 4名 1~ 6年级学生的饮食行为进行调查。 [结果 ] 6 43 %的学生基本上不吃早餐 ,3 1 93 %的高年级学生不喝或偶尔喝牛奶 ;18 5 1%的学生经常食用西式快餐 ;80 0 9%的学生经常吃零食 ,43 94%的学生经常喝饮料 ;家长对学生的饮食行为有较大影响。 [结论 ]小学生饮食行为存在较多问题。教育、卫生部门应重视目前城市小学生的饮食习惯问题 ,提高早餐质量 ,教育小学生多喝牛奶 ,指导家长、小学生合理选择零食、饮料。  相似文献   
67.
目的 了解广州市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 采用统一的问卷对广州市某眼科专科医院2 0 0 3~2 0 0 4年住院的眼外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在15 4例眼外伤患者中,男女发生眼外伤的性别比为4 92∶1;2 1~4 0岁是眼外伤的多发年龄段(占70 78% ) ;以农民和工人患者为多,分别占33 77%、30 5 2 %。在眼外伤的分类中,穿孔伤病例数最多(占4 0 2 6 % ) ,其次是挫伤(占17 5 3% )和破裂伤(占15 5 8% )。眼外伤常见的致伤原因是金属铁器伤(占5 0 6 5 % ) ,工作场所是眼外伤发生的高危场所(占6 1 0 4 % )。81 17%眼外伤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结论 眼外伤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农民和工人是高危人群,应重视眼外伤的预防和眼外伤发生后的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68.
在Excel中完成Delphi法评价指标的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 Delphi法评价指标的 Excel计算途径 ,结合实例在 Excel电子表格中编写、运行 Delphi法有关评价指标的计算程序 ,并与 SAS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Delphi法评价指标的 Excel计算程序直观、简单 ,与 SAS的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索茶多酚(TP)在对抗石英粉尘氧化损伤中的作用,为石英粉尘毒作用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外周静脉血红细胞膜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为评价指标,以整群抽样法抽取接触石英粉尘的陶瓷厂健康一线接尘人员107名,抽取厂矿周围居民健康志愿者45名,分别采集静脉血2ml,检测两组人群在利用TP干预前后,红细胞膜SOD活力、MDA含量及GSH-px活力的变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测定采用二硝基苯甲酸法,丙二醛(MDA)含量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法(TBA法),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膜蛋白含量的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结果在TP干预后,接尘组人员红细胞膜SOD活力明显回升(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GSH-px活力明显回升(P<0·05),在非接尘组人员中,SOD活力、MDA含量及GSH-px活力三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TP具有抗石英粉尘所致人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0.
广东省部分大中学生家庭暴力发生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暴力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以及学生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和态度,为开展宣传教育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问卷方式,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广州市和韶关市2地调查的7所大中学校2 766名学生,1 a内中学生家庭暴力发生率(62.2%)高于大学生(31.8%,x2=257.4,P<0.001),韶关地区学生家庭暴力发生率(52.1%)高于广州地区(39.1%,X2=46.4,P<0.001).学生成绩不好,父母离异、酗酒、赌博、吸毒,父母关系不好、收入低及婆媳不和,是家庭暴力的危险因素.学生在遭到家庭暴力时主要是请亲戚朋友调解,并认为是"自家事情"而不了了之,有的以离家出走的消极态度对待,只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司法援助.结论家庭暴力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大、中学生对家庭暴力的理解存在误区,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