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620篇 |
免费 | 1245篇 |
国内免费 | 83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6篇 |
儿科学 | 169篇 |
妇产科学 | 134篇 |
基础医学 | 991篇 |
口腔科学 | 309篇 |
临床医学 | 3237篇 |
内科学 | 1715篇 |
皮肤病学 | 348篇 |
神经病学 | 536篇 |
特种医学 | 120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1885篇 |
综合类 | 6360篇 |
预防医学 | 2564篇 |
眼科学 | 156篇 |
药学 | 3075篇 |
49篇 | |
中国医学 | 2039篇 |
肿瘤学 | 8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2篇 |
2023年 | 502篇 |
2022年 | 618篇 |
2021年 | 779篇 |
2020年 | 628篇 |
2019年 | 554篇 |
2018年 | 490篇 |
2017年 | 328篇 |
2016年 | 451篇 |
2015年 | 533篇 |
2014年 | 1060篇 |
2013年 | 1113篇 |
2012年 | 1266篇 |
2011年 | 1460篇 |
2010年 | 1464篇 |
2009年 | 1333篇 |
2008年 | 1366篇 |
2007年 | 1259篇 |
2006年 | 1136篇 |
2005年 | 1101篇 |
2004年 | 1138篇 |
2003年 | 896篇 |
2002年 | 825篇 |
2001年 | 726篇 |
2000年 | 703篇 |
1999年 | 553篇 |
1998年 | 404篇 |
1997年 | 396篇 |
1996年 | 303篇 |
1995年 | 294篇 |
1994年 | 277篇 |
1993年 | 187篇 |
1992年 | 207篇 |
1991年 | 196篇 |
1990年 | 169篇 |
1989年 | 160篇 |
1988年 | 134篇 |
1987年 | 91篇 |
1986年 | 63篇 |
1985年 | 70篇 |
1984年 | 61篇 |
1983年 | 41篇 |
1982年 | 37篇 |
1981年 | 39篇 |
1980年 | 30篇 |
1979年 | 10篇 |
1976年 | 11篇 |
1965年 | 11篇 |
1960年 | 8篇 |
1959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997年,Ikeda等[1]首次进行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2006年,Yoon等[2]将经腋窝人路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改为免充气悬吊法,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3-4].无充气腋窝入路甲状腺手术利用颈部肌肉自然间隙,无须充入C02气体,充分保护颈前区域肌肉功能,且切口美容满意度高,成为2016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发布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提高对先灭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伴睾丸间质细胞腺瘤性增生的认识。方法总结1例先天性肾上隙皮质增生伴睾丸间质细胞腺瘤性增生患者资料。患者,男,25岁。以双侧睾丸结节就诊。查体见双侧睾丸、附睾结节感,右睾丸增大,表面凹凸不平,质地硬。实验审检查睾酮(T)18.7nmol/L、17α-羟化酶(17α-(OH)P)〉20.0ng/ml、快速ACTH兴奋试验阳性、中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阳性。B超提示双睾丸弥漫性病变合并部分占位,示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睾丸活枪结果为间质细胞增生结节,免疫组化α-inhibin(+)。结果结合病史、实验室、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先大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伴睾丸间质细胞腺瘤性增生。口服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40mg/d,2周后30mg/d维持治疗,8个月后超声检查双侧睾丸结节消退。随访2年,肿物无复发。结论双侧睾丸肿块应结合病史和内分泌检查除外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伴睾凡间质细胞腺瘤性增生,经口服皮质激素替代治疗,激素敏感型睾丸间质细胞腺瘤性增生可以消退。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比分析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PD)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治疗壶腹部周围癌的近期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3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RPD组(n=28)与OPD组(n=35),评估RPD与OPD的手术效果。结果:RPD组手术时间[403(337,474)min vs.299(189,425)min,P=0.001]长于OPD组,但术中出血量[164.29(50,200)mL vs.355.14(100,500)mL,P=0.001]、输血率(25%vs.77.1%,P<0.001)、住院时间[(13.96±2.71)d vs.(18.20±8.72)d,P=0.016)]优于OPD组;两组胰瘘、胆漏、胃排空延迟、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再次手术率、病死率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PD相比,RPD术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更低,但手术时间更长,两种术式并发症发生率相当,RPD是安全、可行的,可能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94.
范新宇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13,9(1):56-58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整形外科创面修复的重要方法.组织扩张会引起皮肤软组织面积的增加和皮肤血管的新生.扩张皮肤组织血管的新生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就扩张皮肤血管新生过程的张力、缺氧和生长因子等因素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5.
小腿是临床上较为重要的皮瓣供区,可以切取皮瓣、肌皮瓣和骨瓣,既可以带蒂转移,也可以游离移植;既可以用于单纯修复创面,也可以携带感觉神经、重建皮瓣感觉.小腿相对腹部、背部和大腿等皮瓣供区来说,皮肤较薄,且柔韧性好,修复手、足部小创面有一定优势,但因小腿体积所限,切取皮瓣面积有限.最为常用的小腿穿支皮瓣为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腓动脉穿支皮瓣、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腓浅动脉穿支皮瓣和胫前动脉穿支皮瓣.下面就常用的小腿穿支皮瓣的解剖、适应证、手术方式和优缺点分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VD方案和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6月到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5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VD组(38例)和VAD组(21例),VD组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VAD组接受长春新碱、阿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分别对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VD组和VAD组治疗缓解率分别为83.78%和59.09%,VD方案优于VAD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和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较轻微,在停药和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或缓解.VAD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感染、脱发和血液毒性等,其中感染多以3~4度为主.结论 V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优于VAD方案,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胆肠吻合术(BEA)后肝脏恶性肿瘤术前肠道准备及应用抗生素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接受超声引导下MWA的BEA后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7例MWA前接受(A组)、14例(B组)未接受肠道准备及应用抗生素,对比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2组患者基线特征及原发肿瘤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1例均顺利完成MWA。MWA后A组住院时间、发热率、发热持续时间、菌血症发生率及肝脓肿发生率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 MWA治疗BEA后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肠道准备及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98.
背景与目的 假性Kaposi肉瘤,又称肢端血管性皮炎,是一种罕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本文通过报告1例静脉瓣功能障碍致假性Kaposi肉瘤病例,结合文献回顾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假性Kaposi肉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假性Kaposi肉瘤的病因、分型、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及治疗。结果 患者男性,37岁。长期从事站立性体力劳动,两踝关节内侧下方数个暗紫红色瘀斑,近1个月久站后皮损处疼痛。结合病史、病理切片及辅助检查,诊断为“假性Kaposi肉瘤”。经穿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抗凝、改善循环后,双下肢皮损处无明显疼痛,皮损较前无明显扩大或增多。结论 静脉瓣功能障碍与假性Kaposi肉瘤发生发展相关,较为罕见且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需结合皮损特点、病理及血管影像特点综合考虑,目前无特异性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比较保留左动脉与高位结扎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79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分为保留组(n=41例,保留左结肠动脉)和结扎组(n=38例,高位结扎)。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围术期相关指标、吻合口边缘动脉血流情况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保留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低于结扎组(P<0.05);保留组术后吻合口边缘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比结扎组高(P<0.05)。保留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9.5%)与结扎组(23.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留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结扎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可有效改善吻合口血供情况,减少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并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