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71.
大学生自杀行为相关因素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杀发生率,分析影响自杀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问卷调查9808名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 自杀未遂的报告率为1.7%;有无自杀未遂的大学生在自杀态度、所认识的人发生自杀行为的情况及所遭受负性生活事件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影响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是:近一年感到绝望的频率高(OR=4.23,95%CI:3.05~5.85),一级亲属有过自杀行为(OR=2.85,95%CI:1.72~4.73),认识的人中有自杀行为(OR=2.82,95%CI:2.05-3.88),已发生过性行为(OR=2.73,95%CI:1.88~3.96),近一个月因心理问题对学习或日常生活有影响(OR=2.53,95%CI:1.80~3.56),女性(OR=2.47,95%CI:1.77~3.45)及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有过自杀行为(OR=2.36,95%CI:1.63~3.41).结论 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受心理、生物、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自杀行为实施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伴有并发性白内障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例伴有并发性白内障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变化,视网膜状态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至最后1次随访时,13只眼中有2只眼手术前后视力无变化,其它患眼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7只眼视力达到0.02及以上。所有患者在第1次手术结束后视网膜均复位,随访过程中2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后视网膜复位。无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伴有并发性白内障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手术治疗可以保留患者眼球,其中部分患者视力可以得到较大提高,具有很好的手术价值。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和牛磺酸体外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条件和可能机制.方法 用含有105U/L青霉素、100 mg/L链霉素、10%胎牛血清(FBS)、5%自体血浆、4 mmol/L-谷氨酰胺、30 ng/ml rhEGF的Dulbeceo改良Eagle培养基与F12以1:1混合(DMEM/F-12)培养液对人脐血MSC进行原代培养,传至第3代后改用含牛磺酸的培养基进行诱导.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90、CD29、CD34、CD44及CD45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视紫红质、巢蛋白的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两组资料的卡方检验分析NSE、视察红质、巢蛋白的表达.结果 脐血MSC首次培养5~7 d,有间充质样细胞贴壁,3~4周后细胞达80%~90%融合,传代后生长加速;形态学类似骨髓源性MSC.脐血MSC均一稳定地表达MSC的相关抗原CD29、CD44、CD90,不表达CD34、CD45.经牛磺酸体外诱导后的脐血MSC中,3120个细胞中有2515个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3050个细胞中有903个细胞表达巢蛋白,3175个细胞中有1168个细胞表达视紫红质;未诱导组的2965个脐血MSC中仅有234个细胞表达NSE,其他抗原未见表达.两组间NSE、巢蛋白和视紫红质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 242.9,1 073.0,1 444.5;P值均<0.01).结论 人脐血MSC经rhEGF和牛磺酸诱导后能使部分MSC向神经元样细胞或视紫红质阳性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4.
青少年儿童型Coats病是一种致盲性视网膜血管异常性疾病,又称为渗出性视网膜炎.是由视网膜血管异常引起视网膜渗出、胆固醇结晶和视网膜血管改变为主的外层视网膜病变[1].对视力进行性损害较快,早期治疗是保存视力的关键.现将氩激光光凝治疗青少年儿童型Coats病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并初步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患者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厚度与黄斑部深浅血流密度比值(DSFR)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非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研究。纳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单眼iERM的24例患者为试验组,正常对侧眼为对照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中心凹、旁中心凹以及中心凹周围区视网膜厚度,OCT的GCC模式测量mGCC厚度,眼底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测量黄斑区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和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并计算DSFR。DSFR记录方式为ETDRS-Grid记录法。分析iERM组与对照组上述参数的统计学差异以及相关性。结果 iERM组OCT相关参数、mGCC相关参数与对侧眼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ERM组旁中心凹深浅血流密度比值(prDSFR)与mGCC平均厚度、上半部分厚度、下半部分厚度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308,r=-0.263,r=-0.307,P均<0.05)。中心凹深浅血流密度比值与下半部分mGCC厚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0.380,P<0.01)。mGCC平均厚度与...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应用爆破超声能量模式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68眼)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连续及爆破两组,分别采用连续及爆破2种不同的超声能量模式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两组术中所用的有效超声时间、超声能量,术后检查患者的视力、角膜水肿情况,并检查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连续组及爆破组术中实际使用的超声能量分别为(29.17±4.79)%和(15.86±5.33)%;有效超声时间分别为(69±18)s和(34±12)s。比较两组所用的有效超声能量及时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1天爆破组的角膜水肿情况轻于连续超声组(P<0.05),术后1周爆破组的角膜内皮丢失率明显低于连续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视力均得到提高,达到0.5及以上者爆破组50%、连续组44.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眼压爆破组平均升高0.81 mmHg、连续组平均升高1.17 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功能性滤过泡瘢痕化。结果:应用爆破模式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减少有效超声能量和时间,降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减轻术后早期角膜水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A)辅助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PPV)的手术疗效。方法:31例患者共31只眼(其中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8例)在PPV术中玻璃体腔内注入TA混悬液的颗粒。用5 ml平衡盐液通过5.0μm微孔径滤过膜联合三通管置换TA混悬液赋形剂。手术中每次注入0.5-1.0 ml,显现玻璃体、玻璃体后皮质以及内界膜。切除玻璃体和玻璃体后皮质后,根据术中需要行眼内光凝、气-液交换、C3F8混合气体或硅油填充。手术后至少随访4个月。结果:31只眼(100%)玻璃体及其后皮质能被TA清楚显现,能顺利而完全地切除,8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均可显现内界膜并成功剥离。术后最终随访31只眼有26只眼(83.8%)视力稳定或提高在2行以上,2例发生眼内压升高,白内障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TA辅助PPV手术切除玻璃体和玻璃体后皮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8.
《老年人体力活动指导手册》首发仪式于 2 0 0 3年 9月 10日在北京长富宫饭店举行。该手册由李岚清同志题词 ,卫生部副部长高强、世界卫生组织官员Dr .PekkaPuska、Dr.Kalache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办事处代表Dr.HenkBekedam作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陈可冀教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副司长肖东楼、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Dr.HenkBekedam以及部分老年人代表出席了首发式并发表讲话。在首发式上领导和专家还向老干部、老知识分子和老工人代表现场赠书。在京卫生机构和新闻媒体代表近百人出席了首发式。“运动有益…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探讨能指导临床实践的对策和措施。方法运用应付方式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及自尊量表对某医科大学2003级至2006级包括护理、救援、老年、临床、麻醉、心理专业的本科生1386人进行调查。其中,贫困生272人,非贫困生1114人。结果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应付方式、人格特征、自尊状况上无显著差异。结论贫困不是影响大学生的应付方式和人格特征及其自尊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0.
雷敏  胡丽丽  艾明 《浙江医学》2023,45(1):102-10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已成为全球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近50多年来全球糖尿病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至10.2%。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糖基化细胞因子,既参与视网膜的生理性血管生成,又参与病理性血管生成,在DR发病中所起的作用被广泛研究。本文就EPO相关通路在DR中的发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DR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