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9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目的探讨先天性黄斑缺损的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分析OCT对先天性黄斑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先天性黄斑缺损患者15例(20只眼)的眼底照片和OCT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OCT可显示后巩膜葡萄肿的范围和程度;(2)缺损区域脉络膜层毛细血管层光带消失;(3)缺损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明显变薄,伴有神经上皮内外层间的分离,层间有低反射带;(4)缺损边缘紧密粘连;(5)缺损累及视盘时呈类似青光眼样视盘改变。结论OCT能够显示先天性黄斑缺损患者视网膜细微的形态学改变,结合眼底彩照可对该病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使用去除后弹力层的恒河猴自体角膜为细胞载体,将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种植到角膜内表面,观察HUVEC替代恒河猴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情况以及HUVEC在恒河猴眼内生长的情况。方法 取恒河猴6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3只)、实验对照组(2只)、空白对照组(1只)。实验组:用离心沉淀法将培养的HUVEC移植到去除后弹力层的恒河猴自体角膜内表面,之后将自体角膜缝回植床;实验对照组:将撕除部分后弹力层的术眼角膜植片原位缝回植床;空白对照组:取下术眼角膜植片不做任何处理原位缝回植床。术后观察各组角膜植片透明情况;实验组及实验对照组于术后30d及60d、空白对照组于术后60d行术眼摘除,标本做病理切片、CD34免疫组化及扫描电镜,观察房角结构及HUVEC在角膜植片内表面形态分布。结果 实验组角膜植片维持了一定的厚度和透明性,而实验对照组角膜植片发生严重大泡性改变。病理切片示实验组角膜内表面可见一层细胞生长,CD34染色阳性,提示为血管内皮细胞;实验对照组角膜内表面未见任何细胞生长;空白对照组角膜植片保留完整后弹力层及内皮细胞层。扫描电镜示实验组有HUVEC单层在角膜内表面生长但有大量白细胞聚集及少量细胞碎片嵌顿于小梁网;实验对照组角膜内表面残留胶原纤维样物质,无细胞生长;空白对照组见完整六边形角膜内皮细胞层。结论 HUVEC能够在撕除后弹力层的恒河猴角膜内表面生长并发挥一定的屏障作用,维持角膜的厚度和透明性,但会产生较重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53.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用于青光眼的治疗已有近35a的历史。近年来,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以其安全、有效降眼压、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开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治疗。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新型激光手术,它应用倍频Q-开关、波长532nm的Nd:YAG激光,选择性作用于色素性小梁组织达到降低眼压目的。与氩激光小梁成形术(argonlasertrabeculoplasty,ALT)相比,两者降眼压效果相似,但是相对于ALT对小梁网的凝固性损伤,SLT选择性作用于色素性小梁细胞,无凝固性损伤,对小梁网组织轻微破坏,是一种安全且可重复治疗的手段。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眼底表现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照相及FFA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眼底特征性表现为,视盘颞侧一条索样皱襞,该部分视网膜血管分支密集、数目较多,终止与周边视网膜。周边视网膜检查可见一边界清晰的片状灰白色病灶,此处视网膜血管迂曲扩张。FFA特征为:周边视网膜FFA显示血管分支增多、迂曲扩张,呈"树枝样"改变,走行平直。血管末端发生吻合、呈扇形终止,此部分血管渗漏。结论眼底检查、FFA结合患者病史、家族史可明确诊断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55.
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儿童重度上睑下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肌力<4mm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肌力在4mm以下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58例84眼行提上睑肌缩短术,观察并分析术后上睑的高度,睑裂宽度,上睑的弧度及重睑形态。结果:本组病例中,正矫64眼(76.2%);轻度欠矫(上睑缘位于上方瞳孔缘或上方瞳孔缘下1mm)18眼(21.4%),复发(上睑缘高度较术前无提高)2眼(2.4%)。欠矫的病例中有6例伴外侧1/3重睑沟变浅。无过矫病例,无暴露性角膜炎病例。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肌力<4mm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可取得满意效果。但在手术的最低年龄及探求少部分失败病例的原因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6.
利用1mL针头连续褥式缝合虹膜根部离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1mL注射器针头连续褥式缝合虹膜根部离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1mL注射器针头的辅助下,对37例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的患者行连续褥式缝合,术后观察虹膜复位情况、瞳孔形状、视力、炎症反应等,探讨此方法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虹膜根部离断全部复位,瞳孔复圆或近圆,复视消除,视力提高。无缝线脱落,迁延不愈的炎症等并发症,复位效果好。结论:利用1mL注射器针头连续褥式缝合虹膜根部离断是一种有效的术式,复位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睫状体脱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Zeiss Visante OCT对14例(14只眼)疑为睫状体脱离病例进行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眼前节OCT发现全部病例在睫状体和巩膜之间存在宽窄不等的腔隙,脱离的范围在90&#176;~360&#176;之间,脱离高度平均0.62mm。所有病例经过手术证实了睫状体脱离的存在。结论眼前节OCT检查为非接触无创检查,操作方便,对睫状体脱离的检出率较高,同时可以精确地观察和定量测量眼前段组织。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巢蛋白(nestin)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大鼠视网膜发育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48只Wistar大鼠,其中24只大鼠分为出生后1 d,1、2、3、4、7、12、20周8组,每组3只.制作眼球矢状位冰冻切片,采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nestin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以及GFAP和GS免疫荧光染色情况.18只大鼠分为出生后id,1、2、3、4、12周,每组3只.提取大鼠视网膜总RNA,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estin、GFAP和GS mRNA表达.选择6只出生后7~12 d新生鼠,取眼球体外培养Müller细胞,行GS和(或)nestin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荧光染色情况.结果 出生后1 d,nestin免疫阳性细胞贯穿神经视网膜全层,主要定位于视网膜前体细胞放射状排列的细长纤维中,在视网膜内侧出现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出生后1周出现表达GS的Müller细胞,同时表达nestin,但不表达GFAP;GFAP阳性细胞仍然位于视网膜内侧.出生后2~12周,nestin在Mfiller细胞上的表达逐渐减少直至消失,GFAP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强度投有显著变化.体外培养的Müller细胞表达nestin,不表达GFAP.Nestin和GFAP mRNA在视网膜中的表达与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相一致.结论 随大鼠视网膜不断发育,Müller细胞上nestin表达逐渐减少,成年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不再表达nestin;新生鼠和成年鼠Müller细胞均不表达GFAP.  相似文献   
59.
探讨中间丝蛋白nestin在视神经横断大鼠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可能的意义。 方法:制作大鼠视神经横断模型,分别于术后1,3,7d取材,制作视网膜矢状位冰冻切片,进行GS/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提取视网膜总RNA行nestin Real—time PCR半定量分析。 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中几乎看不到nestin阳性染色。术后1d,在Muller细胞上出现nestin的诱导表达,术后3d,nestin在Muller细胞上的表达进一步增强,术后1wk,nestin在Muller细胞上的表达保持在较高水平,Real-timePCR半定量分析与以上结果吻合。 结论:视神经横断后nestin在Muller细胞上的诱导表达是Muller细胞对视网膜损伤产生的一种反应,Nestin的表达量在一定时间内与病程进展相一致。Nestin在Muller细胞上的诱导表达尤其在足板处的强烈表达可能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移植对急性眼表碱烧伤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行羊膜移植的急性眼表碱烧伤的患者14例14眼,术后观察羊膜的转归,角膜透明度,角膜血管化及睑球粘连程度,随访2~3个月。结果:所有羊膜无松脱,约4周后逐渐透明,6周后开始融解,7例角膜透明,3例角膜不同程度瘢痕,4例角膜血管化。3例发生小范围睑球粘连。视力0.9~0.02。结论:新鲜羊膜移植是治疗急性眼表碱烧伤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