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摘要]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单独或分别复合咪达唑仑、氯胺酮作为儿童术前用药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行择期手术患儿75例,年龄2~12岁,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右美托咪定复合咪达唑仑组(DM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组(DK组)。术前30 min右美托咪啶1 μg/kg、右美托咪啶1 μg/kg+咪达唑仑0.2 mg/kg和右美托咪定1 μg/kg+氯胺酮3 mg/kg分别滴鼻给药,观察给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25 min(T5)、30 min(T6)时患儿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氧饱和度(SpO2)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D组比较,DK和DM组T1~T6时心率降低(P<0.05);与D组、DK组比较,DM组T1~T6时收缩压降低(P<0.05);与D组、DK组比较,DM组T1~T6时舒张压降低(P<0.05)。与D组比较,DK组和DM组T1~T6时镇静评分升高(P<0.05);与DM组比较,DK组T2~T6时镇静评分降低(P<0.05),无镇静过度。结论:在小儿麻醉前给予右美托咪定 1 μg/kg +氯胺酮3 mg/kg滴鼻可以产生良好的镇静效果且无滴鼻刺激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综合治疗睑缘炎相关角结膜病变(BKC)的短期疗效。

方法:选择2020-12/2021-12就诊于沧州爱尔眼科医院确诊为BKC的患者66例66眼(均选择病情严重的一眼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接受的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30眼,治疗组36例36眼,两组均在接受药物(给予0.1%氟米龙滴眼液、0.3%玻璃酸钠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点眼)治疗后1wk,以眼表状态作为基线水平,对照组继续进行药物治疗(给予0.1%氟米龙滴眼液、0.3%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需在医院内定期进行IPL综合治疗(雾化熏蒸+IPL+睑板腺按摩+睑缘清洁+冷敷),每2wk 1次,共治疗4次。在药物治疗1wk后、IPL第1次治疗前(基线水平V1)和IPL第3次治疗前(V2)、IPL第4次治疗后2wk(V3)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收集眼表疾病指数(OSDI)、裂隙灯下观察睑缘形态、睑板腺(MG)分泌物性质和分泌物排出难易程度、泪膜破裂时间(NIBUT)、眼红指数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等数据,同时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前节及眼底,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OSDI、睑缘形态、MG分泌物性质和分泌物排出难易程度、NIBUT、眼表充血、角膜荧光素染色各项评分相比均无差异(P>0.05)。在V2、V3时,两组患者OSDI、睑缘形态、MG分泌物性质和分泌物排出难易程度、眼表充血分析、角膜荧光素染色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V1)下降,NIBUT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更明显。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

结论:IPL综合治疗可以减轻眼表炎症,改善睑板腺功能,可作为BKC物理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