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38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27篇 |
预防医学 | 9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8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3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蛇葡萄素钠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人正常胚肺MRC-5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MTT法实验表明,蛇葡萄素钠、卡铂显著抑制SPC-A-1细胞的增殖,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57.18±9.42 ug/ml、33.56±11.2 ug/ml,但对MRC-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IC50分别大于5000 ug/ml及500ug/ml;流式细胞检测分析表明,25~100ug/ml的蛇葡萄素钠可使SPC-A-1细胞增殖阻滞于S期,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且呈浓度依赖性,50、100 ug/ml的蛇葡萄素钠可使SPC-A-1细胞发生明显凋亡,而蛇葡萄素钠对MRC-5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不明显。蛇葡萄素钠浓度为50、100ug/ml时,透射电镜下可见SPC-A-1细胞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特征,而MRC-5细胞变化不明显。结论:蛇葡萄素钠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毒作用,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比较缺血时猫脑不同部位脑血流、氮基酸的变化并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持续监测猫脑不同部位(颞叶、枕叶)在脑缺血时脑皮层表面的血流变化;利用微透析技术,测定相同位置细胞间隙中的氨基酸变化。结果 在阻断猫大脑中动脉(MCA)后,颞叶和枕叶部位的脑血流迅速下降,分别为正常值的21.44%和23.61%,并在2h内缓慢下降;微透析液中谷氨酸浓度迅速增加,可达到正常值的80余倍。结论 缺血时猫颞叶和枕叶的脑血流与谷氨酸浓度变化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颞叶癫痫的疗效。方法首先建立大鼠的海人酸颞叶癫痫模型。然后从胚胎大鼠的海马中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将预诱导的、向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方向分化的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入颞叶癫痫模型的海马内,在移植后1w、2w、3w和4w分别进行移植癫痫大鼠的癫痫最低阂值的测定、海马中氨基丁酸的测定和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体内分化情况的鉴定。结果移植后的癫痫最低阈值和海马中的氨基丁酸逐渐增加,接近但未达到正常值,预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全部分化为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颞叶癫痫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Schwann细胞移植于电针损伤的中脑后是否有新生的髓鞘。方法新生大鼠坐骨神经Schwann细胞体外培养 ,5溴 脱氧尿嘧啶 (BrdU)标记后移植至电针损伤的大鼠中脑网状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位后行半薄切片 ,天青 美蓝髓鞘染色 ,油镜下观察新生的髓鞘。结果Schwann细胞移植后 8个月仍可见BrdU阳性细胞 ,并主要向大脑皮层迁移 ;在损伤的脑干区域内 ,移植后 1个月就可见新生的髓鞘。结论Schwann细胞移植可促进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再生 相似文献
85.
87.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后对脑组织中氧自由基变化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重锤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在外伤后对大鼠分别进行33℃、31℃、29℃的亚低温治疗1小时,观察大鼠皮层中氧自由基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 大鼠颅脑损伤后,伤侧及时侧皮层中MDA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经过亚低温治疗皮层中MDA水平明显下降,对侧皮层中MDA接近正常脑组织水平,伤侧皮层MDA水平亦下降。与单纯损伤组比较差异显著,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同时脑水肿亦减轻。结论 亚低温治疗可抑制损伤后脑组织中氧自由基的产生是其保护损伤大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8.
89.
应用p5G1(γ-晶体蛋白基因)探针,对20例正常人和先天性白内障两个家系成员的γ-晶体蛋白基因区存在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发现了国人该基因区存在3个多态性TauqI等位片段位点,可产生3种多态片段。在两个家系成员中发现了6个单体型,通过RFLPs连锁分析,未发现γ-晶体蛋白基因簇与白内障的位点有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90.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分析恒定性外斜视(XT)和间歇性外斜视(IXT)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及厚度特征。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就诊的患者72例(144眼),其中XT25例(50眼)作为XT组、IXT22例(44眼)作为IXT组,正常对照组25例(50眼)。通过OCTA测量黄斑区3mm×3mm范围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和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内外层视网膜厚度。各参数组内(研究眼和对侧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广义线性模型方差分析,并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研究密度和厚度各参数之间以及与斜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XT组研究眼总SCP和旁中心凹上方区域SCP血流密度均低于对侧眼(t=-2.10,P=0.047;t=-2.28,P=0.032),旁中心凹上方和下方区域DCP血流密度均低于对侧眼(t=-2.26,P=0.033;t=-2.43,P=0.023);IXT组两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总体比较发现研究眼总SCP和旁中心凹上方区域SCP血流密度,以及总DCP和除鼻侧外的其他旁中心凹区域DCP血流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发现XT组研究眼总SCP和旁中心凹上方区域SCP血流密度,以及总DCP和除鼻侧外的其他旁中心凹区域DCP 血流密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IXT组研究眼总DCP和旁中心凹上下方区域DCP血流密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XT组中研究眼旁中心凹颞侧内层视网膜厚度低于对侧眼(t=-2.84,P=0.009)。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内层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远、近斜视度均呈负相关(r=-0.36,P=0.012;r=-0.37,P=0.010)。结论:利用OCTA发现XT患者主斜眼与对侧眼相比有更低的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和更薄的旁中心凹颞侧区域内层视网膜厚度。IXT患者较正常对照者有更低的黄斑区DCP血流密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