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 评价阿莫西林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双交叉设计.空腹及餐后试验各纳入24例受试者,每周期单次空腹或餐后口服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250 mg,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阿莫西林血药浓度,用Phoenix WinNolin 8.0版软...  相似文献   
52.
影像导航下鼻内窥镜眼眶手术影像漂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影像导航下鼻内窥镜眼眶手术的经验,分析产生影像漂移的原因,提出避免及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方法:回顾研究影像导航下鼻内窥镜眼眶手术的病例,按一定的导航操作规范进行术前计划及术中导航,记录、分析并解决所发生的影像漂移现象。结果:在2008-08/2010-12我们共完成影像导航下鼻内窥镜眼眶手术13例,发生影像漂移4例,发生率为31%。其中2例为标记点影像漂移,2例为术中组织改变性影像漂移。标记点影像漂移全部得到纠正,术中组织改变性影像漂移未能得到纠正,但手术亦顺利完成。结论:对于标记点影像漂移,可通过严格导航及手术操作,选择最佳注册点来避免,并可通过体表标志的增加注册加以纠正;对于组织改变性影像漂移,主要通过术中细致操作以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CDFI)对伴有缺血性眼病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或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前、后颈部血管及眼部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检查,以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对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比较CEA和CAS这2种不同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对缺血性眼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7年...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中青年单眼白内障临床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共26例(26只眼),其中男11例(11只眼),女15例(15只眼),年龄21-48岁,平均37.5岁。除1例(1只眼)术前视力为0.6外,其余手术眼视力均〈0.4,而非手术眼视力均在0.6以上。其中合并远视力3只眼,合并有高度近视9只眼(其中准分子激光治疗术后2只眼,有角膜散光〉-1.00 D者3只眼),合并糖尿病3只眼,合并葡萄膜炎3只眼,眼外伤2只眼,玻璃体切割术后1只眼,无明显诱因3只眼。术前常规检查及人工晶状体度数测量,局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3例(3只眼)植入散光型人工晶状体(Acrysof Toric IOL)。26例患者非手术眼佩戴隐形眼镜者7例(7只眼),2例(2只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结果所有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无明显诱因者术后视力达1.2。3例(3只眼)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者,不仅视力提高,追踪半年以上,人工晶状体表袋内视轴稳定,无明显不适。屈光参差较大者,非手术眼屈光不正配戴隐形眼镜或准分子激光治疗,均获得较好双眼单视功能。结论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中青年单眼白内障患者,效果肯定,无明显并发症;根据中青年年龄特点、非手术眼屈光度情况及工作生活需要,可适当放宽手术眼在视力上的适应证。而对于术后双眼屈光参差较严重者,可根据非手术眼屈光度配戴隐形眼镜或行准分子激光治疗,以建立双眼单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探讨椭圆形撕囊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特点和安全性。方法对比椭圆形撕囊和传统正圆形撕囊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100例(10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接受手术,随机分配至椭圆形撕囊组50只眼和正圆形撕囊组50只眼,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对比脱核时间,脱核次数以及术后3个月裸眼远视力。结果脱核时间:椭圆组(10.36±2.49)s,正圆组(15.06±2.46)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79,P=0.00);脱核次数(中位数):椭圆组1次,正圆组1.5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13,P=0.00);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无统计学差异(t=-1.796,P=0.076)。结论椭圆形撕囊安全、有效,脱核效率高、时间短,也利于处理后囊膜破裂的术中并发症。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利用介入神经放射技术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在眼科的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高度怀疑的病人,利用德国产MULTISTAR PLUS/TOP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及瘘口部位,行血管内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结果:眼部及颅内血管杂音消失,眼部充血明显好转,突眼恢复正常,眼球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眼底视盘清晰,例一视神经萎缩视力无提高,例二视力无进一步损害。结论:明确的颅脑外伤史,特征性的眼部表现,先进的介入神经放射技术的利用,是眼科诊断和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平均角膜中央曲率与所制角膜瓣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例(38只眼)近视患者术前行眼前节分析仪及A超仪检查测得中央角膜曲率及中央角膜厚度,采用HANSTOME 160μm微型角膜板层刀、直径8.5cm吸附环,制作角膜瓣后,掀开角膜瓣,测量基质床中央角膜厚度,即得到所制角膜瓣厚度,所有患者手术先做右眼后做左眼。结果中央区最大角膜曲率(K_1)均值为44.3875D,中央区最小角膜曲率(K_2)为43.225D,角膜中央厚度为(529±16.1)μm,角膜瓣厚度为:右眼(112.33±8.2)μm,左眼(100.889±3.1)μm,平均角膜基质床厚度:右眼(402.5±12.1)μm,左眼(415.22±14.7)μm。平均中央角膜曲率、角膜中央厚度分别与角膜瓣厚度值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而右眼与左眼角膜瓣厚度差,P<0.05,右眼角膜瓣厚度大于左眼。结论平均中央角膜曲率与角膜瓣厚度之间无相关。右眼与左眼的角膜瓣厚度之间均有差异性,提示中央角膜曲率不是影响角膜瓣厚度的因素;左眼中央角膜厚度比右眼厚时可考虑先行左眼角膜瓣的制作,以尽可能保留更多的角膜基质床。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视感知觉训练在正常视力和不同近视青少年知觉眼位异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8月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人民医院眼科门诊的青少年患者。根据患者等效球镜分为轻度近视组(30例),中度近视组(30例),高度近视组(30例)。另募集裸眼视力0~0.50 D且知觉眼位异常的3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正常视力组)。对四组研究对象进行视感知觉训练,记录训练前及训练后1周、1个月、3个月数据。结果:通过视感知觉训练后,四组研究对象水平知觉眼位降幅像素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5.400,P时间<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99.450,P组间<0.05),时间和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交互=67.620,P交互<0.05);训练后1周、1个月、3个月水平知觉眼位像素与其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四组研究对象垂直知觉眼位像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  相似文献   
60.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眼底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峰  窦晓燕 《眼科研究》1999,17(5):364-366
探讨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眼底改变特性及其视力预后。方法采用眼底彩照和荧光血管造影对65例患者进行检查,其中15例,作了眼底形态和视力的随访观察。结果依据患者的眼底及FFA改变特征将其分为Ⅰ、Ⅱ、Ⅲ期;68.3%的患眼视力≥0.5。所有随访患超的视均保持稳定。结论因病程不同,眼底可有多种改变,但大部分患眼的视力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