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5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95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娜琴  程飚  陈阿梅 《中国临床康复》2011,(11):2051-2054
背景:应激与疾病的关系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应激研究的基础。但在应激动物建模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目的:就各类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建立模型后应激效果的评价进行综述,并分析模型建立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应用计算机柃索PubMed数据库(2000/2010),以“stress,animal model,mudne,evaluate”为检索词:检索重庆维普数据库(2000/2010),以“应激,动物模型”为检索词。文章所述内容需与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应用、评价,及应激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研究密切相关,排除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共收集417篇关于应激动物模型的文献,中文115篇,英文302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发表时间较早、重复及类似的研究,纳入3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目前用于研究的应激动物模型种类繁多,但造模方法还没有统一标准,对应激的程度也没仃呵量化的指标,在应激的评价方面存在缺陷。随着神经科学、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学等的飞速发展,应激研究领域正在向分予水平深入和整体网络水平延伸。转基因技术、基因敲除模型、蛋白缺失实验等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为应激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手段。  相似文献   
102.
唐建兵  李勤  程飚 《广东医学》2007,28(7):1185-1185
毛母质瘤是一种毛源性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低,整形科医生多对其认识不足,导致临床上经常出现漏误诊.现将我科2003年以来漏误诊的8例毛母质瘤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减少临床漏误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Objective: To elongate human nerve axon in culture and search for suitable support matrices for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Human embryo cortical neuronal cells, seeded on poly (D, L-lactide-co-glycolide) (PLGA) membrane scaffolds, were elongated with a self-made neuro-axon extending device. The growth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neuron axons were observed to measure axolemmal permeability after elongation. Neurofilament protein was stain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Results: Human embryo neuron axon could be elongated and cultured on the PLGA membrane and retain their normal form and function. Conclusions: Three dimensional scaffolds with elongated neuron axon hav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rtificial nerves, indicating a fundemental theory of nerve repair with elongated neuron axon.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β-内啡肽和μ-阿片受体(MOR)在人正常皮肤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方法 采取10例正常人皮肤组织和10例痛痒症状明显的增殖期增生性瘢痕患者病变处皮肤与非病变处正常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所取标本进行β-内啡肽和MOR荧光染色,并应用RT-PCR方法检测皮肤组织中MOR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所有被检测的皮肤组织标本中,真表皮内均发现β-内啡肽和MOR的阳性表达.其中正常人皮肤与瘢痕患者非病变处来源组织真皮与表皮内的β-内啡肽和MO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增生性瘢痕患处组织真皮与表皮内β-内啡肽和MOR的表达明显强于其他两组(P<0.01).同时,PCR的结果显示,瘢痕组织中MORmRNA的含量也远远高于正常皮肤.结论 β-内啡肽和MOB在正常皮肤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分布存在差异,这可能是造成瘢痕愈合后感觉异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采用胰蛋白酶+I型胶原酶预消化后连续组织块法进行SD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并和Zuk的胶原酶消化法培养效果相比较,为脂肪来源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取1月龄SD大鼠腹股沟处脂肪组织,分A、B两组.A组使用D-Hank's液冲洗净后剪成8mm3左右组织块.0.25%胰蛋白酶消化5min后,0.1%I型胶原酶消化组织块20min,将组织块置于孔径1mm的尼龙网放至培养皿贴壁培养,3-4d后将组织块连同滤网放至下一培养皿中以连续组织块法培养3-4次.B组使用Zuk的胶原酶消化法培养.采用MTT检测方法对细胞增殖活性进行比较,流式细胞仪检测脂肪干细胞表面标志.结果 A、B两组培养的细胞均具有典型的干细胞形态特征,生长曲线相似,脂肪干细胞标志CD105、CD44呈阳性表达.结论 采用酶预消化连续组织块法可以进行脂肪来源干细胞的培养,并且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多个脂肪干细胞样本,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ACE)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特征,比较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AngII)在人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产生的变化及其对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CE在18例增生性瘢痕和7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规律,用ELISA法测定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ngII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正常皮肤中,ACE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皮肤附件包括毛囊和汗腺。在增生活跃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CE表达增强,阳性染色信号仍定位于表皮层,在成纤维细胞中未见阳性染色信号。随瘢痕逐渐成熟,ACE表达逐渐减弱,但仍高于正常皮肤。ELISA法测定结果显示正常皮肤可检测到AngII,含量为(15.36±5.40)pmol/mg蛋白,在增生活跃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ngII产生明显增加约是正常皮肤的4倍(63.58±12.30pmol/mg蛋白,P<0.05),在成熟的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ngII的含量下降(27.64±7.50pmol/mg蛋白,P<0.05)。结论:皮肤组织具有独立合成AngII的能力;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ACE表达和AngII产生的变化规律提示,在瘢痕形成和成熟过程中Ang系统被激活,AngII可能参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进一步研究AngII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将有助于理解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索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人工神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作为支架与成年兔雪旺细胞培养2周,以雪旺细胞胶原膜复合物的形式修复自体神经缺损,8周后对所获得的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进行形态学研究。结果:成年兔雪旺细胞在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上生长良好并均匀分布于支架表面,形成bungner带,且基质分泌旺盛,神经已通过移植物长入远端,胶原膜已吸收,结论:雪旺细胞可以在医用组织引导再生胶原膜上得到扩增,形成的三维立体结构具有人工神经的基本特性,本研究为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长段神经缺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采用特殊染色法研究幼儿与成人大面积重度烧伤后瘢痕组织表皮细胞表达β1整和素和角蛋白19、14以及10的特征与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表皮干细胞及短暂扩充细胞分布、数量的差异以及这些改变与瘢痕愈合关系.方法分别取幼儿及成人健康皮肤与大面积深度烧伤后瘢痕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干细胞、短暂扩充细胞特异表达β1整和素和角蛋白19(K19)以及分化表皮细胞表达的角蛋白14与10(K14、K10).结果瘢痕组织表皮基底层表达β1整和素与K19的阳性细胞数较健康皮肤明显减少,阳性强度降低.瘢痕组织表皮中表达K14的阳性细胞仅位于表皮底部2~3层,明显少于健康皮肤,而K10表达阳性细胞则较健康皮肤分布广泛.结论实验结果提示,瘢痕组织表皮基底层具有增殖能力的表皮干细胞和短暂扩充细胞明显少于健康皮肤,且瘢痕组织表皮干细胞的分化过程与健康皮肤不同,处于有丝分裂后细胞阶段的细胞比例降低,而终末分化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提示瘢痕组织表皮的增殖能力下降,细胞的分化行为紊乱,这可能是瘢痕组织表皮结构与功能改变、愈合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9.
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状况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端侧神经吻合后,神经再生的可能性和再生纤维的类型.方法将失神经后的兔耳大神经制成端侧吻合模型,12只动物被分成2、4、6、8和12周5个实验组和1个正常对照组,在受神经侧注入HRP逆行示踪,实验到期后对耳大神经纤维和相应的神经节进行HRP染色和CGRP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结果逆行示踪显示,神经端侧吻合2~4周时,供神经侧C2、C3背根神经节内无HRP标记阳性的细胞,至第6周,背根神经节内开始出现HRP阳性细胞,8~12周阳性细胞的数量更多,尤其是胞体直径在50μm以上的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2~4周时CGRP免疫组化的染色显示,背根神经节内的CGRP阳性标记细胞逐步增强,6周以后阳性标记的细胞数量增加,阳性细胞的胞体直径在12~40 μm范围内,属于中小直径的细胞胞体,同时观察到供神经纤维内的CGRP阳性纤维逐步增多,并跨越神经吻合口长入受神经体内,8~12周背根神经节内的CGRP阳性标记细胞的增加不显著,吻合口及受神经体内的神经纤维也增加不明显.结论端侧神经吻合后再生纤维可长入移植体,纤维再生的顺序是细小类的纤维首先再生.  相似文献   
110.
生长因子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修复细胞上广泛存在的神经肽受体同样影响着修复的结局.神经肽与生长因子之间关系密切,一起参与了损伤后的调控.但目前对两者相互间作用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和完善.随着创伤愈合的研究进入分子基因水平,将信号传导系统中的调控机制引入到创伤修复的研究,阐明神经肽在生长因子作用下的信号传导系统中的角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