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8月来自我院3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用自制中药散外敷配合烤电治疗肩周炎。结果:一周治疗后,治愈20例,治愈率66.6%,两周治疗后完全治愈,有效率100%。结论:使用中药散外敷配合烤电治疗肩周炎,能达到消除疼痛,解除粘连,具有疗程短、见效快,安全可靠、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临床实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角膜异物外伤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2例(12只眼)非结核分枝杆萧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主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角膜病灶刮取物的微生物培养、抗酸染色、聚合酶链式反应、病变角膜的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以及角膜移植.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采用算术平均数法计算.结果 本组11例为同一基层医院角膜金属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感染,另1例发生于芦苇刺伤角膜后.较特征性的体征包括角膜基质灰蓝色或灰白色结晶样、多灶性浸润,可伴有溃疡形成、后弹力层放射状改变等.12例微生物培养均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鉴定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8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7例细菌阳性,3例电镜检查均见吞噬了细长杆状或短粗型的分枝杆菌的门细胞和坏死组织.10例经局部和全身应用多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利福平、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以及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2~5个月治愈,2例药物治疗6个月无明显疗效经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治愈.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机会性感染,可在角膜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流行,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可经细菌培养、抗酸染色明确诊断.该病病程长,药物治疗反应慢,大多数患者可经抗生素控制,顽固性病例需角膜移植治愈.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出术后角膜失代偿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收集91例(91眼)白内障术后角膜失代偿行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受体角膜标本,常规包埋切片,全部做HE染色,部分做PAS染色和胶性铁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角膜上皮细胞水肿,细胞间隙增宽,上皮下大泡形成,表面不规则,部分病例角膜上皮内生。前弹力层肿胀,局部破坏消失。角膜基质层增厚水肿,基质纤维间隙增宽,部分病例有炎症细胞浸润,伴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后弹力层略增厚,板层样染色不均,部分形成双层后弹力层样外观。内皮细胞扩大、退变,稀疏甚至消失。部分病例角膜后膜形成。结论角膜内皮细胞大量减少、角膜上皮内生、角膜后膜形成是导致白内障术后角膜失代偿病理改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角膜异物外伤后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2例(12只眼)非结核分枝杆萧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情况.主要的实验诊断方法包括角膜病灶刮取物的微生物培养、抗酸染色、聚合酶链式反应、病变角膜的组织病理及电镜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以及角膜移植.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采用算术平均数法计算.结果 本组11例为同一基层医院角膜金属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感染,另1例发生于芦苇刺伤角膜后.较特征性的体征包括角膜基质灰蓝色或灰白色结晶样、多灶性浸润,可伴有溃疡形成、后弹力层放射状改变等.12例微生物培养均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鉴定为龟分枝杆菌脓肿亚型),8例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7例细菌阳性,3例电镜检查均见吞噬了细长杆状或短粗型的分枝杆菌的门细胞和坏死组织.10例经局部和全身应用多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利福平、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等)以及5%碘酊病灶烧灼清创2~5个月治愈,2例药物治疗6个月无明显疗效经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治愈.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少见的机会性感染,可在角膜异物摘除术后群发流行,诊断困难,易被误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可经细菌培养、抗酸染色明确诊断.该病病程长,药物治疗反应慢,大多数患者可经抗生素控制,顽固性病例需角膜移植治愈.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经巩膜睫状体光凝+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 光眼的疗效。方法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5 年1 月—2017 年9 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80 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采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经巩膜睫状体光 凝+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经巩膜睫状体光凝+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7 天、术后1 和6 个月眼压比较,结果显示:①不同时间点患者的眼压有差异(F =23.5421,P =0.000);②两 组患者术后的眼压有差异(F =18.432,P =0.000),观察组术后眼压较对照组患者偏低,改善明显;③两组 患者眼压的变化趋势有差异(F =84.2145,P =0.000)。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经巩膜睫状体光凝+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显著,值 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自噬流(autophagic flux)是指自噬双层膜形成、自噬体形成、自噬溶酶体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的一系列动态过程。白内障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基因突变引起的晶状体先天发育异常、衰老引起的氧化损伤、糖尿病引起的糖代谢异常以及术后炎症因子刺激导致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等因素,都与白内障的形成有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自噬流调控可通过改变LECs的状态,参与白内障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为了系统地了解自噬流调控对白内障眼病的影响,本文对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索E3泛素连接酶SYVN1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中对DNA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以中波紫外线(UVB)处理的SRA01/04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培养的SRA01/04细胞分为对照组、OV-SYVN1组、UVB组、UVB+HA组和UVB+OV-SYVN1组,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YVN1和XRCC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DNA损伤标志物γH2A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NA损伤标志物γH2A的荧光强度变化。应用免疫沉淀实验验证XRCC5的泛素化修饰及其与SYVN1的相互作用。结果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OV-SYVN1组中SYVN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与对照组比较,UVB组中γH2A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00 1);与UVB+HA组比较,UVB+OV-SYVN1组中γH2A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与UVB+HA组比较,UVB+OV-SYVN1组中γH2A染色明显加强。UbiBrowser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